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善良很貴,遇見「3種人」,請務必收起你的善良

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話:

「沒有邊界的心軟, 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毫無原則的仁慈, 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

這個世界是需要尺度的, 人有度, 方可決勝千里;

事有度, 才能收放自如, 善意也應如此。

為人一世, 應善得有度, 善得其所, 為愛和付出找到恰當的歸宿。

不思進取的「弱者」

有句話說:

「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

大多數的弱者都不是真的認知水準低, 而是不願意走出舒適圈。

一個人若是自己不想改變, 別人幫再多忙都是徒勞。

古人常說:

「救急不救窮, 幫困不幫懶」

如果一個人偶然落了難, 幫他是應該的,

幫人也是幫己。

但如果一個人窮困潦倒還不思進取, 你的幫助只會加重他的依賴。

俄羅斯有一個雜貨鋪的店主, 他偶然遇到一個拮據的老婦人, 於是動了惻隱之心, 決定免費向領養老金的老人提供麵包。

漸漸地, 消息不脛而走, 鎮上的殘障人, 窮人都開始來他的雜貨鋪領取免費麵包。

店主的雜貨鋪平均每個月要送出兩千個白麵包和一千個黑麥麵包。

隨著來換取免費麵包的人越來越多, 店主只能盡自己所能每天提供一定數量的麵包。

有時候麵包很早就領完了, 來遲了的鎮民便會破口大駡。

還有一次, 因為送貨的麵包車在半路壞了, 麵包沒能及時送到店裡。

幾位憤怒的鎮民甚至砸開了他的店門。

中國有句俗語:

「斗米養恩, 擔米養仇。 」

當善良沒了邊界和原則時, 只會滋生惡意。

行善需要理性的鋒芒, 一味地付出給予, 只會助長他人的貪欲和依賴心。

佛蘭克林曾言:

「懶惰像生銹一樣, 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經常用的鑰匙, 總是亮閃閃的。 」

人生從來不是沒有曲折的坦途, 有時是上坡, 有時是下坡。

一個習慣走下坡路的人, 最終定會跌落谷底。

只有自己學會爬坡的人, 才有機會見到山頂的日出。

當一個人不思進取, 一味索取幫助時, 請及時收起你的善良。

心術不正的「強者」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 有真誠也有虛偽, 有至死不渝也有忘恩負義。

古道熱腸固然是好的, 但人心有時卻是個無底洞, 需要在心裡設起一定的城防, 不能過度地善良。

《遙遠的救世主》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商業怪才」丁元英運營著一家音響公司, 和他略有交情的音像店店主劉冰, 在丁元英的幫助下也成了股東之一。

不久, 公司被捲入了一場官司, 股東們紛紛退股。

而公司勝訴後, 劉冰卻對自己失去的股東身份念念不忘,

心理極度不平衡。

丁元英察覺到了劉冰的心術不正, 但念及舊情, 他打算考驗一下劉冰, 只要他通過考驗, 就分給他股份。

他給了劉冰一封密封的檔, 告訴他這是可以推翻剛剛勝訴的那場官司判決的新證據, 並再三強調, 這份檔關係到公司未來。

果不其然, 劉冰轉臉就以這份檔為籌碼要脅公司, 要求重新成為股東並升為總經理。

結果打開檔後才發現, 裡面只是一遝白紙, 接受不了這個結果的他, 崩潰後選擇了一了百了。

人性, 是比太陽更加難以直視的東西, 因為它往往經不起考驗。

跟忠厚老實的人交朋友, 可以放鬆自在地相處, 跟擅於權謀的人, 卻要謹慎再謹慎的面對。

因為沒有棱角的善良, 容易消耗自己的福報,

讓善良有尺, 遠離行為不端, 心術不正之人。

不懂感恩的「普通人」

宮崎駿說過:

「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相守無論誰都不會一帆風順, 只有一顆捨得付出懂得感恩的心, 才能擁有一生的愛和幸福。 」

懂得感恩, 是這個世界上一日不可或缺的珍貴質量。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兩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在沙漠裡走路。

途中兩個人發生了矛盾,甲打了乙一巴掌。

乙非常傷心,在沙子上寫下了一句話:

「今天我和好朋友吵架,他打了我一巴掌。」

寫完後他們繼續在沙漠裡行走。

當走到一塊沼澤地的時候,乙踩到了沼澤裡面,甲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乙救上來。

乙特別感激,於是找了一個石頭,寫下了一句話:

「很慶倖我有這樣一個好朋友,今天他救了我一命。」

甲疑惑地問:

「為什麼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寫在了沙子上,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卻把它刻在了石頭上?」

乙笑了笑:

「當別人對我有誤會,或者做了對我不好的事情,我就把它記在最容易遺忘、最容易消失不見的地方,由風把它抹掉。

當朋友有恩于我,或者對我很好的時候,我就把它記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就算風吹雨打也不會被忘掉了。」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

他投之以桃,你要報之以李;他雪中送炭,你也要仗義相助。

一個人,只有擁有了一顆懂得感恩的心,才能隨時體會到幸福的滋味。

這個世界需要真誠、信任、慈悲,更需要生生不息的愛與善良。

生而為人,不必一定能成就豐功偉業,但一定要懂得,心懷感恩是應有的良知和修養。

願你善得其所,鋒芒有度,不辜負別人,也不被辜負。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兩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在沙漠裡走路。

途中兩個人發生了矛盾,甲打了乙一巴掌。

乙非常傷心,在沙子上寫下了一句話:

「今天我和好朋友吵架,他打了我一巴掌。」

寫完後他們繼續在沙漠裡行走。

當走到一塊沼澤地的時候,乙踩到了沼澤裡面,甲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乙救上來。

乙特別感激,於是找了一個石頭,寫下了一句話:

「很慶倖我有這樣一個好朋友,今天他救了我一命。」

甲疑惑地問:

「為什麼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寫在了沙子上,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卻把它刻在了石頭上?」

乙笑了笑:

「當別人對我有誤會,或者做了對我不好的事情,我就把它記在最容易遺忘、最容易消失不見的地方,由風把它抹掉。

當朋友有恩于我,或者對我很好的時候,我就把它記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就算風吹雨打也不會被忘掉了。」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

他投之以桃,你要報之以李;他雪中送炭,你也要仗義相助。

一個人,只有擁有了一顆懂得感恩的心,才能隨時體會到幸福的滋味。

這個世界需要真誠、信任、慈悲,更需要生生不息的愛與善良。

生而為人,不必一定能成就豐功偉業,但一定要懂得,心懷感恩是應有的良知和修養。

願你善得其所,鋒芒有度,不辜負別人,也不被辜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