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有一種勇敢表現,看似瞎折騰,實則了不起

人生在世, 不論是遭遇困境, 亦或是風生水起, 不外乎都是與生活為伴, 與生命為鄰。 我們曾經嘗試著去駕馭自己的命運, 但總是適得其反, 因為生活沒有那麼簡單。

想讓自己在社會上站穩腳跟, 就必須讓自己勇敢起來, 勇於接受來自生活的挑戰。

真正厲害的人, 往往有一種勇敢表現, 看似是瞎折騰, 其實是了不起, 這種勇敢表現就是:從不會讓自己太舒服, 而是能逼自己跳出「舒適區」。

跳出舒適區, 在有些人看來可能是瞎折騰, 可事實上卻是一種勇敢的表現, 也是一種自律之道。 自律並不只是保持現狀, 也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的過程, 這就要求我們敢於走出自己舒適區, 去改變自己的環境, 去挑戰自己, 去強大自己的內心, 不能讓自己太舒服。

而習慣呆在舒適區裡的人, 即使再自律, 也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 頂多只能保持現狀。 當然, 人要走出固有的舒適圈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 需要強大的勇氣, 也需要一種強大的信念。

現實生活中, 很多人難以放棄對舒適區的依賴, 無法消除沒有舒適區的恐懼, 只想著眼下的舒服, 卻忽視了對未來的考慮。 其實, 只要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 告訴自己直面恐懼,

即使害怕, 仍要去做。

在這點上, 前美國國務卿康多莉紮·賴斯的故事十分啟迪人心。

賴斯的母親從小就重視對她的教育, 3歲時她開始學習鋼琴, 很快就座在母親彈風琴的凳子旁, 進行母女合奏。 4歲時, 她已掌握了一些曲子, 開了第一個獨奏會, 之後便應邀在這個或者那個活動中演奏。

16歲時, 她考人了丹佛大學音樂學院, 當時的她, 最大的夢想其實是成為一名鋼琴家。 那知道, 大學裡的一堂國際關係課改變了她的人生, 那堂課所講的主題是「列寧的繼承者史達林」, 在聽課的過程中, 賴斯發現「政治居然那麼有意思」, 於是毅然決然地改變了未來的路。

對於賴斯的這一決定, 母親是反對的, 認為這是瞎折騰: 「十幾年的學習和努力, 你也彈得夠好了, 現在不能放棄。 」但賴斯還是從自己的舒適區中跳了出來, 踏人了國際關係政治學領域, 學習政治學和俄語。

她學習很刻苦, 為了全面掌握有關俄國的各種事務, 她不滿足于課堂老師教授的知識, 經常去圖書館查閱資料, 也時常關注各種新聞事件。

19歲時, 她獲得了丹佛大學政治學學士學位。

通過賴斯的故事不難看出, 跳出「舒適區」雖然會讓自己不舒服, 會被有些人視為瞎折騰, 但卻是一個讓人獲益匪淺的過程, 會讓自己更加瞭解自己, 有哪些特長, 適合什麼工作。

如果你願意走出「舒適區」 , 嘗試接觸新事物,開始新的生活,你會收穫成長和進步,獲得新機會的可能也會更大,令自我煥然一新。

機會都是給勇敢的人準備的,如果你連拿出勇氣的決心都沒有的話,怎麼能抓住機會呢?

所以我們要勇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只有這樣,你才能看見更加廣闊的天地!

嘗試接觸新事物,開始新的生活,你會收穫成長和進步,獲得新機會的可能也會更大,令自我煥然一新。

機會都是給勇敢的人準備的,如果你連拿出勇氣的決心都沒有的話,怎麼能抓住機會呢?

所以我們要勇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只有這樣,你才能看見更加廣闊的天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