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朱安:被魯迅視為「禮物」,獨守空房40年,晚年靠許廣平接濟度日

在魯迅的感情生活中, 有著兩位不得不提的女子。

一位是與他同為革命作家的許廣平,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許廣平無畏流言,

對魯迅登報示愛, 決心與他相守一生。

另一位, 便是魯迅先生的結髮妻子——朱安。

魯迅曾說過:「朱安, 是母親贈我的一件禮物。 」

魯迅此言之意, 並非感謝母親的饋贈, 而是自與朱安結婚後, 兩人只有夫妻之名, 卻無夫妻之實。

整日不見魯迅的朱安, 始終守護在魯迅母親的身邊。

對於魯迅來說, 朱安確是一件禮物, 是一件由母親贈予的, 陪在母親身邊的, 讓自己麻木履行義務的禮物。

年輕時的朱安, 雖稱不上出身於大戶人家, 卻也是家人眼中的掌上明珠。

朱安的父母為他挑選夫婿的眼光十分苛刻, 一來二去, 朱安便到了20多歲的年紀, 在當時已是急於出嫁的年齡。

所以, 當朱父朱母從媒人那得知, 提親的物件是周家的長子周樹人後, 滿心歡喜, 當即定下了婚約。

但當時的魯迅還在外遊學, 一心探求學術、發揚新文化新思想的他無心感情, 更對包辦婚姻的傳統舊習沒有好感。

但是面對家中的催促, 他也只能推脫稱:等回去之後再行成婚。

在從小受封建教育長大的朱安看來, 她既已與魯迅許下婚約,

便此生都忠於周家, 做周家永遠的兒媳, 於是, 她便心無旁騖地等待著魯迅的歸來。

或許在朱安的心中, 只要丈夫回來了, 便能從此與她共同度過安穩溫馨的家庭生活。

這一等便是七年, 他們七年未見, 但時有通信。

其實, 受新思潮鼓動的進步青年,

與舊式教育下成長的女性之間, 並非全然不能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曾經的文學才子聞一多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他的寫信勸說下, 未曾受過高等教育的妻子高孝貞, 前往女子學校進行學習, 接受了新文化思想的薰陶, 與他結成了良緣佳偶, 廝守終身。

在外求學的魯迅, 也曾這樣想過。

他給家中的朱安寫信, 勸說她去學堂進行學習, 期盼著朱安能夠與自己產生精神的共鳴, 能有更多的共同話題相互交流。

他還時常勸說朱安摒棄裹小腳的陋習, 不要再繼續纏足, 鼓勵她接受先進的西方文化。

然而, 對於朱安和她的家庭來說, 這些舉動都太過不同尋常, 讓他們難以接受。

在朱安看來, 接受教育是從未想過之事,

放大腳更是對自己、對家人的忤逆。

七年時間, 她便始終堅守著封建禮教, 與前二十年的人生別無二致地過著。

只是偶爾, 朱安需要給魯迅回信, 便去街頭找寫字先生給她代筆, 因為她從來不曾識字。

七年後, 魯迅學成歸來, 期盼著朱安有所轉變, 或許能與自己產生共鳴的他,見到毫無變化的未婚妻之後大失所望。

她仍是那封建守舊的模樣,而他終是要娶她為妻,別無他法。

1906年7月,在魯迅深深的無奈中,他們舉行了婚禮,一場遵循著舊式傳統的中式婚禮。

在外遊學多年,思想先進的魯迅當時已剪短了頭髮,家人們為了婚禮儀式,急忙為他戴上了一頂帶著假辮子的帽子,讓他換上傳統的婚禮服制。

魯迅已無心反抗勸說,麻木地遵循著這些舊式的規定,走入了拜堂的房間。

朱安的家人知道魯迅曾多次勸告她放棄纏足,所以在成親那天,他們特意給朱安穿上了一雙大鞋,並在她的小腳周圍墊了許多棉花,希望魯迅能夠高興一些。

誰想,當朱安走到魯迅的面前準備拜堂之時,她的繡花鞋便因為太大而從腳上滑落,露出了多年纏足的小腳。

魯迅對此已是心灰意冷,畢竟在相去甚遠的思想面前,是否纏足已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但這突如其來的事件卻將朱安的臉色嚇得鐵青。

因為在穿上特製的大鞋後,她一直擔心著自己的鞋是否會掉落,如今真的如此,她認為是不祥之兆。

魯迅的母親也是這般認為,新娘的繡花鞋在拜堂前掉落,她覺得很不吉利,便草草催促魯迅與朱安拜堂,匆忙讓兩人進了洞房。

那一晚,魯迅掩面而泣,背對著朱安躺在床上,淚水濡濕了枕頭。

成親的第三天早上,魯迅便再次出發奔赴日本,逃離了這讓他絕望的一切。

這場婚禮,這個不願改變的新娘,讓魯迅從此放棄了與她深情相伴的想法,也放棄了對於愛情的期待。

作為一位丈夫,出於義務,魯迅定時為朱安寄去生活費用,保證她與母親的日常開支。

他曾努力想要去讓她與自己接近,但終究不可。

於是,他便選擇了離開。

魯迅說,「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這是母親送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負有一種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可見他是多麼的心灰意冷,只能麻木地堅持著這段對他而言毫無愛情的婚姻。

在魯迅離去的三年中,朱安確如他所說,像魯迅母親的太太一般,在身邊照顧著她。

朱安自然能夠體會到丈夫的冷漠,但她既已嫁入了周家,便早已決心要做好周家的兒媳。

此後,朱安每天為婆婆忙碌照顧、洗衣做飯,數年如一日地在家中辛勤操勞。

那時的她,心中尚存著些許希望。

朱安覺得,只要自己如此堅持下去,終有一日,能夠打動丈夫,走入他的內心,與他相守餘生。

以她所受過的僅有的教育,她也只能做到如此,在日夜的家務忙碌中,癡癡地等待著。

三年後,魯迅回家了,他們仍然毫無共同話題。

魯迅對於朱安,沒有愛意,也沒有厭倦,只是終日懷抱著一顆麻木冰冷的心,毫無感情地與她共處一室。

魯迅的母親也發現了兩人的相處十分生疏,他們如同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的陌生人,各自生活,連話都不多說一句。

母親問魯迅,朱安到底哪裡不好,讓他如此嫌棄。

魯迅只淡淡地回答:「與她談不到一塊去。」

他們每天的對話只有三句:

第一句,早上朱安叫醒魯迅,魯迅回答:「嗯。」

第二句,睡前朱安詢問魯迅,是否要關北房過道的中門,魯迅回答「關」或「不關」。

第三句,朱安向魯迅尋求家中生活費用,魯迅詢問「多少」,然後如數給出。

正如魯迅所言,他們確實談不到一起去,對於他這樣以文學為事業的男子,如此任勞任怨,卻無法和自己交流的朱安,只能讓他像這樣履行著最後的職責。

他也曾試圖努力與朱安說些日常的話題,嘗試拉近夫妻之間的距離。

一次,他試圖與她分享曾經的經歷,向她談到自己曾在日本吃過的一種美食。

朱安沒有吃過那種食物,甚至未曾聽聞過,但她向魯迅附和道:「是的,是的,我也吃過。」

魯迅知道,這種食物別說在當時的紹興,就是在中國也鮮有出現,朱安是在騙他,他便更覺得無趣無奈,沒有再說過任何類似的話題。

點滴的不合日積月累,在夫妻二人之間,已逐漸形成了難以跨越的隔閡。

但朱安的性格與成長環境,讓她無法理解,這層無形的隔閡是多麼堅固,她仍努力地守在家中,想方設法地守護著這段婚姻。

魯迅不與她說話,不與她談論自己的興趣愛好,她便根據自己每日的觀察來判斷魯迅愛吃的食物,盡力換著花樣為他做飯。

1919年,魯迅賣掉了浙江的老房子,朱安便一路跟隨著他遷居北京。

前前後後,從八道灣搬到四三條胡同,她始終緊抓著心中最後的期待,盼望著能夠走進他的心中。

她照顧魯迅與婆婆的生活起居,操勞家中大小事務,為拜訪魯迅的客人接待端茶,無怨無悔。

在那兩年的時光中,雖然魯迅依然從未真正將她視作知己愛人。

但對於朱安而言,能夠每日陪伴在他的身邊,而不是空虛地想念著遙遠大洋彼岸的他,便已經可遇不可求了。

朱安也曾遺憾,沒有為魯迅傳宗接代,沒能替周家生下一兒半女,無法體會身為一個母親的快樂與滿足。

但她也終究無計可施,只能傷感地向他人抱怨:老太太嫌我沒有兒子,但大先生終年不同我說話,又怎麼會有兒子呢?

朱安如同一隻從牆底開始,努力而緩慢地向上爬行的蝸牛,期待著那無邊的將來,期待著登頂的那一天。

她未曾想過去學習,去接受魯迅所傳播的思想和理念,始終固步自封,眼看著門前知識份子來來往往,也不願踏入那個陌生的世界一步。

在朱安的心中,自己已將努力做到了極致,總有一天,她能感動丈夫。

她不明白,愛不是感動,亦不是順從,是靈魂的交融。

她不願邁出他所期待的那一步,是她的清高,亦是她的可悲。

朱安就這樣守著內心無望的執著,向著那個望不到盡頭的牆頂,頑固地攀登。

直到1925年,許廣平走入了魯迅的世界。

許廣平的愛是那樣熱烈,那樣勇敢,那樣一往無前,衝破了一切束縛與流言,周身綻放著愛的光彩,站在了魯迅的面前。

她的到來,拯救了他多年以來沉寂灰暗的心靈,也帶走了朱安最後的期待。

魯迅與許廣平同居了,接受了她熾熱的愛意,牽起了她的手,共同邁向了屬於進步文人的未來。

朱安終於明白,一切的期待都已泯滅,他給了她夫妻之名,給了她生活支撐,卻唯獨給不了她一份溫柔的愛。

那夢想中的牆頭終是不可攀登的,她終於接受了這無奈的現實,向朋友說出了心裡話:「我沒力氣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沒用。」

她便只能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照顧婆婆上,在她的心目中,自己活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

面對丈夫的離去,她決絕地說:「後半生我就是侍奉我的婆母。」

後來,許廣平為魯迅誕下一子,取名周海嬰。

朱安的內心感到寬慰了許多,看著丈夫能夠延續香火,她亦覺得些許滿足。

她沒能給他的,有人給他了。

朱安沒有感到妒忌,而是替魯迅高興,因為許廣平終是一個值得的人。

1943年,魯迅的母親與世長辭,魯迅更是在七年前便先走一步。

此後,朱安的餘生便都用來養活自己。

雖然婆婆在臨終前立下遺囑,將自己的財產留給朱安,讓她維持生計,但在那個物價飛漲的年代,她的生活日益貧困,難以果腹。

雖然魯迅去世後,他的弟弟周作人時常給她寄錢支援,但無力自己工作賺取收入的朱安,仍過著極為困難的生活。

她每日的飲食都是硬邦邦的窩頭,配著一道簡單可憐的小菜,或是一小碟蝦油黃瓜,或是一盤霉豆腐。

潦倒至極的她,負債上千元,身體也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而逐漸衰弱,形容枯槁,瘦得不成人形。

在這時,她想出了一個辦法:出售家中魯迅的藏書。

其實這在當時是一個艱難的,讓人難以理解的決定。

魯迅的藏書都是十分珍貴的財富,貿然出售,確實令人難以接受。

當年浙江兵難,朱自清的妻子武鐘謙,帶著一家老小四處逃難時,即便是在那樣性命攸關的時刻,她也始終不曾放棄朱自清的藏書。

聽聞朱安想要售書的舉動,無數文人與魯迅先生的粉絲蜂擁而至,勸說朱安,讓她不要捨棄先生如此寶貴的珍藏。

但那時的朱安,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維持,面對人們如同道德綁架般的勸告,她終於崩潰了。

她向眾人吶喊:「你們總說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魯迅的遺物,你們也保存我啊!」

朱安第一次傾訴了內心的不甘,也是一生中唯一一次。

聽聞她此舉的許廣平,第一次寫信給了她,給了這個自己愛人的髮妻。

許廣平告訴朱安,自己會每月給她寄錢,盡力保證她的生活,勸她不要賣掉先生的藏書。

後來,許廣平如約做到了,朱安也將已經賣出去的書以法律管道取回。

在這中間,還曾發生過一個誤會。

魯迅的友人內山完造,在寫信勸告朱安不要將先生的藏書賣出後,收到了朱安的回信,信中盡是對許廣平的抱怨與對周作人的感激。

信中寫道,周老太太曾經請求許廣平每月為她增加20元生活費,但許廣平沒有做到。

在現實中對周老太太不甚過問的周作人,在這封信中卻被讚揚為一心照顧老太太的孝順之人。

很難想象,一生勤儉自持,勤勤懇懇的朱安,會在找人代筆時,寫下如此刻薄的語句,如此污蔑許廣平。

許廣平知道了這封信的內容,大受震動,中斷了給予朱安的生活費。

但後來,人們意識到,那時的許廣平正被汪偽機關逮捕,而周作人在傳言中,正是為日本賣命的一員。

朱安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向來對許廣平的支援感到無比感激,而對接受周作人的錢而感到羞恥,而這封信的內容與她本人的態度判若兩人。

想必,這封書信是他人為了達到目的,而假裝朱安回給內山完造的一封。

誤會得以解開,許廣平的心結也打開了,又恢復了給朱安寄錢,履行著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

朱安曾經不甘,曾經遺憾,但最終,一切都已諒解,並對許廣平充滿了感激。

在她去世的前一日,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說:「周先生對我並不算壞,彼此間沒有爭吵,各有各的人生,我應該原諒他。」

「許先生(許廣平)待我極好,她懂得我的想法,她肯維持我……她的確是個好人。」

她希望自己死後能與婆婆葬在一起,繼續守護在魯迅母親的身邊,就像生前的許多年那樣。

所有的委屈都已煙消雲散了,生命盡頭,只留下諒解,留下感激。

朱安的一生,雖是固步自封,終是豁然寬容。

或許能與自己產生共鳴的他,見到毫無變化的未婚妻之後大失所望。

她仍是那封建守舊的模樣,而他終是要娶她為妻,別無他法。

1906年7月,在魯迅深深的無奈中,他們舉行了婚禮,一場遵循著舊式傳統的中式婚禮。

在外遊學多年,思想先進的魯迅當時已剪短了頭髮,家人們為了婚禮儀式,急忙為他戴上了一頂帶著假辮子的帽子,讓他換上傳統的婚禮服制。

魯迅已無心反抗勸說,麻木地遵循著這些舊式的規定,走入了拜堂的房間。

朱安的家人知道魯迅曾多次勸告她放棄纏足,所以在成親那天,他們特意給朱安穿上了一雙大鞋,並在她的小腳周圍墊了許多棉花,希望魯迅能夠高興一些。

誰想,當朱安走到魯迅的面前準備拜堂之時,她的繡花鞋便因為太大而從腳上滑落,露出了多年纏足的小腳。

魯迅對此已是心灰意冷,畢竟在相去甚遠的思想面前,是否纏足已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但這突如其來的事件卻將朱安的臉色嚇得鐵青。

因為在穿上特製的大鞋後,她一直擔心著自己的鞋是否會掉落,如今真的如此,她認為是不祥之兆。

魯迅的母親也是這般認為,新娘的繡花鞋在拜堂前掉落,她覺得很不吉利,便草草催促魯迅與朱安拜堂,匆忙讓兩人進了洞房。

那一晚,魯迅掩面而泣,背對著朱安躺在床上,淚水濡濕了枕頭。

成親的第三天早上,魯迅便再次出發奔赴日本,逃離了這讓他絕望的一切。

這場婚禮,這個不願改變的新娘,讓魯迅從此放棄了與她深情相伴的想法,也放棄了對於愛情的期待。

作為一位丈夫,出於義務,魯迅定時為朱安寄去生活費用,保證她與母親的日常開支。

他曾努力想要去讓她與自己接近,但終究不可。

於是,他便選擇了離開。

魯迅說,「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這是母親送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負有一種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可見他是多麼的心灰意冷,只能麻木地堅持著這段對他而言毫無愛情的婚姻。

在魯迅離去的三年中,朱安確如他所說,像魯迅母親的太太一般,在身邊照顧著她。

朱安自然能夠體會到丈夫的冷漠,但她既已嫁入了周家,便早已決心要做好周家的兒媳。

此後,朱安每天為婆婆忙碌照顧、洗衣做飯,數年如一日地在家中辛勤操勞。

那時的她,心中尚存著些許希望。

朱安覺得,只要自己如此堅持下去,終有一日,能夠打動丈夫,走入他的內心,與他相守餘生。

以她所受過的僅有的教育,她也只能做到如此,在日夜的家務忙碌中,癡癡地等待著。

三年後,魯迅回家了,他們仍然毫無共同話題。

魯迅對於朱安,沒有愛意,也沒有厭倦,只是終日懷抱著一顆麻木冰冷的心,毫無感情地與她共處一室。

魯迅的母親也發現了兩人的相處十分生疏,他們如同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的陌生人,各自生活,連話都不多說一句。

母親問魯迅,朱安到底哪裡不好,讓他如此嫌棄。

魯迅只淡淡地回答:「與她談不到一塊去。」

他們每天的對話只有三句:

第一句,早上朱安叫醒魯迅,魯迅回答:「嗯。」

第二句,睡前朱安詢問魯迅,是否要關北房過道的中門,魯迅回答「關」或「不關」。

第三句,朱安向魯迅尋求家中生活費用,魯迅詢問「多少」,然後如數給出。

正如魯迅所言,他們確實談不到一起去,對於他這樣以文學為事業的男子,如此任勞任怨,卻無法和自己交流的朱安,只能讓他像這樣履行著最後的職責。

他也曾試圖努力與朱安說些日常的話題,嘗試拉近夫妻之間的距離。

一次,他試圖與她分享曾經的經歷,向她談到自己曾在日本吃過的一種美食。

朱安沒有吃過那種食物,甚至未曾聽聞過,但她向魯迅附和道:「是的,是的,我也吃過。」

魯迅知道,這種食物別說在當時的紹興,就是在中國也鮮有出現,朱安是在騙他,他便更覺得無趣無奈,沒有再說過任何類似的話題。

點滴的不合日積月累,在夫妻二人之間,已逐漸形成了難以跨越的隔閡。

但朱安的性格與成長環境,讓她無法理解,這層無形的隔閡是多麼堅固,她仍努力地守在家中,想方設法地守護著這段婚姻。

魯迅不與她說話,不與她談論自己的興趣愛好,她便根據自己每日的觀察來判斷魯迅愛吃的食物,盡力換著花樣為他做飯。

1919年,魯迅賣掉了浙江的老房子,朱安便一路跟隨著他遷居北京。

前前後後,從八道灣搬到四三條胡同,她始終緊抓著心中最後的期待,盼望著能夠走進他的心中。

她照顧魯迅與婆婆的生活起居,操勞家中大小事務,為拜訪魯迅的客人接待端茶,無怨無悔。

在那兩年的時光中,雖然魯迅依然從未真正將她視作知己愛人。

但對於朱安而言,能夠每日陪伴在他的身邊,而不是空虛地想念著遙遠大洋彼岸的他,便已經可遇不可求了。

朱安也曾遺憾,沒有為魯迅傳宗接代,沒能替周家生下一兒半女,無法體會身為一個母親的快樂與滿足。

但她也終究無計可施,只能傷感地向他人抱怨:老太太嫌我沒有兒子,但大先生終年不同我說話,又怎麼會有兒子呢?

朱安如同一隻從牆底開始,努力而緩慢地向上爬行的蝸牛,期待著那無邊的將來,期待著登頂的那一天。

她未曾想過去學習,去接受魯迅所傳播的思想和理念,始終固步自封,眼看著門前知識份子來來往往,也不願踏入那個陌生的世界一步。

在朱安的心中,自己已將努力做到了極致,總有一天,她能感動丈夫。

她不明白,愛不是感動,亦不是順從,是靈魂的交融。

她不願邁出他所期待的那一步,是她的清高,亦是她的可悲。

朱安就這樣守著內心無望的執著,向著那個望不到盡頭的牆頂,頑固地攀登。

直到1925年,許廣平走入了魯迅的世界。

許廣平的愛是那樣熱烈,那樣勇敢,那樣一往無前,衝破了一切束縛與流言,周身綻放著愛的光彩,站在了魯迅的面前。

她的到來,拯救了他多年以來沉寂灰暗的心靈,也帶走了朱安最後的期待。

魯迅與許廣平同居了,接受了她熾熱的愛意,牽起了她的手,共同邁向了屬於進步文人的未來。

朱安終於明白,一切的期待都已泯滅,他給了她夫妻之名,給了她生活支撐,卻唯獨給不了她一份溫柔的愛。

那夢想中的牆頭終是不可攀登的,她終於接受了這無奈的現實,向朋友說出了心裡話:「我沒力氣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沒用。」

她便只能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照顧婆婆上,在她的心目中,自己活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

面對丈夫的離去,她決絕地說:「後半生我就是侍奉我的婆母。」

後來,許廣平為魯迅誕下一子,取名周海嬰。

朱安的內心感到寬慰了許多,看著丈夫能夠延續香火,她亦覺得些許滿足。

她沒能給他的,有人給他了。

朱安沒有感到妒忌,而是替魯迅高興,因為許廣平終是一個值得的人。

1943年,魯迅的母親與世長辭,魯迅更是在七年前便先走一步。

此後,朱安的餘生便都用來養活自己。

雖然婆婆在臨終前立下遺囑,將自己的財產留給朱安,讓她維持生計,但在那個物價飛漲的年代,她的生活日益貧困,難以果腹。

雖然魯迅去世後,他的弟弟周作人時常給她寄錢支援,但無力自己工作賺取收入的朱安,仍過著極為困難的生活。

她每日的飲食都是硬邦邦的窩頭,配著一道簡單可憐的小菜,或是一小碟蝦油黃瓜,或是一盤霉豆腐。

潦倒至極的她,負債上千元,身體也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而逐漸衰弱,形容枯槁,瘦得不成人形。

在這時,她想出了一個辦法:出售家中魯迅的藏書。

其實這在當時是一個艱難的,讓人難以理解的決定。

魯迅的藏書都是十分珍貴的財富,貿然出售,確實令人難以接受。

當年浙江兵難,朱自清的妻子武鐘謙,帶著一家老小四處逃難時,即便是在那樣性命攸關的時刻,她也始終不曾放棄朱自清的藏書。

聽聞朱安想要售書的舉動,無數文人與魯迅先生的粉絲蜂擁而至,勸說朱安,讓她不要捨棄先生如此寶貴的珍藏。

但那時的朱安,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維持,面對人們如同道德綁架般的勸告,她終於崩潰了。

她向眾人吶喊:「你們總說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魯迅的遺物,你們也保存我啊!」

朱安第一次傾訴了內心的不甘,也是一生中唯一一次。

聽聞她此舉的許廣平,第一次寫信給了她,給了這個自己愛人的髮妻。

許廣平告訴朱安,自己會每月給她寄錢,盡力保證她的生活,勸她不要賣掉先生的藏書。

後來,許廣平如約做到了,朱安也將已經賣出去的書以法律管道取回。

在這中間,還曾發生過一個誤會。

魯迅的友人內山完造,在寫信勸告朱安不要將先生的藏書賣出後,收到了朱安的回信,信中盡是對許廣平的抱怨與對周作人的感激。

信中寫道,周老太太曾經請求許廣平每月為她增加20元生活費,但許廣平沒有做到。

在現實中對周老太太不甚過問的周作人,在這封信中卻被讚揚為一心照顧老太太的孝順之人。

很難想象,一生勤儉自持,勤勤懇懇的朱安,會在找人代筆時,寫下如此刻薄的語句,如此污蔑許廣平。

許廣平知道了這封信的內容,大受震動,中斷了給予朱安的生活費。

但後來,人們意識到,那時的許廣平正被汪偽機關逮捕,而周作人在傳言中,正是為日本賣命的一員。

朱安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向來對許廣平的支援感到無比感激,而對接受周作人的錢而感到羞恥,而這封信的內容與她本人的態度判若兩人。

想必,這封書信是他人為了達到目的,而假裝朱安回給內山完造的一封。

誤會得以解開,許廣平的心結也打開了,又恢復了給朱安寄錢,履行著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

朱安曾經不甘,曾經遺憾,但最終,一切都已諒解,並對許廣平充滿了感激。

在她去世的前一日,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說:「周先生對我並不算壞,彼此間沒有爭吵,各有各的人生,我應該原諒他。」

「許先生(許廣平)待我極好,她懂得我的想法,她肯維持我……她的確是個好人。」

她希望自己死後能與婆婆葬在一起,繼續守護在魯迅母親的身邊,就像生前的許多年那樣。

所有的委屈都已煙消雲散了,生命盡頭,只留下諒解,留下感激。

朱安的一生,雖是固步自封,終是豁然寬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