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鞋櫃化」玄關越來越流行!用3段懸空木板替代了,看似簡易,實際輕巧好用

對很多家庭來說, 玄關, 好像就是充當個鞋櫃的作用, 只要能把進門後的鞋子, 全數收納在這裡, 就很完美了。

但現在,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去鞋櫃化」, 真正用完後發現, 玄關除了放鞋, 更重要的是要有它本身的功能, 看完本期內容, 相信會給你一些新的想法和啟發。

什麼是「去鞋櫃化」

玄關的功能不僅是放鞋, 而是重新回歸玄關本來的意義, 隔斷、進屋儀式、進出收納。

①隔斷, 也是玄關最重要的功能

因為東亞傳統建築中, 有「藏」的概念, 因此設計玄關的主要目的, 就是為了讓屋內和屋外隔開, 也就是起到「隔斷」的作用。

②進屋儀式, 進門後在這裡經歷第一輪「洗禮」

主人、客人進門, 玄關呈現的是整個家的第一印象, 在這裡, 我們會進行換鞋、脫衣, 舉行了簡單的「進屋儀式」後, 才會進入內屋。

③進出收納, 是最次之的功能需求

脫掉的鞋子、換下來的衣服、鑰匙等雜物,

可以順便收納在這裡, 方便整齊。

因此, 玄關的作用, 絕不僅僅是做鞋櫃這麼簡單, 隨著我們對本真生活的追求,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去鞋櫃化」的設計思路, 實用新穎, 非常值得借鑒!

玄關設計見過不少, 但只靠幾塊木板就搞定的, 真的是全社區頭一家!還專門設計成了階梯形, 總共3段, 一截比一截高, 這是我見過最簡易的玄關設計了, 「去鞋櫃化設計」實用性卻不輸裝櫃子!

★木板最矮的一層自然是作為換鞋凳了, 懸空於牆面, 從外觀上來看, 真的好輕巧。

當然在穩固性方面也不用愁, 牢牢地嵌入牆面, 就可以坐在上面換鞋了, 避免了彎腰蹲下的動作, 對於家裡有老人和小孩來說, 大大提升了舒適度。

不用操心起身, 高點的木板檯面, 可以做扶手, 手撐在上面, 起身輕輕鬆松。 或者像下面這樣, 旁邊加根桿子, 也是起身的好助手。 細節的設計, 真的很加分。

★轉移視線, 木板中間一截和最高一截的檯面, 則可以作為收納區了, 像是出入的鑰匙、手機等等, 統統都可以置放在這裡, 出門的時候隨手一拿好方便。 也可以放自己喜歡的裝飾品等等, 裝飾效果簡直不要太好。

★除了木板檯面之外, 側邊也沒有浪費。 木板上鑽幾個孔, 則是雨傘收納區了,雨傘掛在上面,地面放個集水盒,這樣就不會因為到處走動,雨水把家裡地面弄濕了,歸置整齊好拿好放,好用極了。

★至於木板下面的空間,不也是放鞋的好地方嗎?不管是拖鞋、長靴等等,長度不一,放在對應的高度木板下面完全剛剛好,滿足多方面需求。平時清理衛生,懸空於地面的木板,把些挪走,掃地機也能在這進進出出,靈活得很。

當然啦,玄關處面積大小不一樣,所以木板去掉一截也可以,2層的階梯性設計,也能同時滿足換鞋、收納、掛傘的需求,反正自己怎麼喜歡怎麼來就行。

還可以這樣設計:

1、玄關小型儲物間

空間允許的話,在玄關處規劃一個小小的儲物間,裡面設計好收納架,回來換下的鞋子、衣服等都可以放進去,一點不顯得淩亂。

平日裡用不上的雜物,也能收納在裡面,既能當玄關儲物間,還能當整屋的雜物間。

折疊門的設計,還有一丟丟日式的感覺,大大提升進門後的第一感受。

2、洞洞板+換鞋凳+鏡子

沒有設計儲物間的條件,可以將玄關處做一個統籌規劃:

一個小小的換鞋凳,就充當了換鞋區的功能,既不用蹲著換鞋,脫下的鞋子還能隨手放進下麵的鞋架上,整齊有序。

鏡子裝在這裡,出門前方便整理妝容,儀式感滿滿。

洞洞板上牆,收納進出門的隨手小物,搭配掛鉤,就能掛上包包、帽子等,搭配小的收納盒,鑰匙、剪刀等日常雜物就可以收納起來。

洞洞板最大的優勢就是—無孔不入,配件靈活,而且都是小模組組成的,可以根據家裡的牆面大小隨機組合,逐漸延伸。

3.玄關地面材質分割

比較適合國內的玄關分隔需求,造價也在可接受范圍內,主要就是通過地面材質進行分隔。

地墊分隔:裝修好以後,在玄關處鋪上不同風格的地墊,就能將玄關和室內分隔開來。

瓷磚分隔:不管室內鋪的木地板還是瓷磚,均可在玄關處選擇不同花色的瓷磚,起到分隔作用,而且,相比地墊,瓷磚也更好清潔。

4、與餐邊櫃連為一體

如果玄關和餐廳緊挨,或者玄關處足夠長,不妨考慮將玄關和餐邊櫃連為一體。

靠門一側為鞋櫃,靠室內一側為餐邊櫃,規劃為西廚區,極大釋放了廚房內的部分空間。

則是雨傘收納區了,雨傘掛在上面,地面放個集水盒,這樣就不會因為到處走動,雨水把家裡地面弄濕了,歸置整齊好拿好放,好用極了。

★至於木板下面的空間,不也是放鞋的好地方嗎?不管是拖鞋、長靴等等,長度不一,放在對應的高度木板下面完全剛剛好,滿足多方面需求。平時清理衛生,懸空於地面的木板,把些挪走,掃地機也能在這進進出出,靈活得很。

當然啦,玄關處面積大小不一樣,所以木板去掉一截也可以,2層的階梯性設計,也能同時滿足換鞋、收納、掛傘的需求,反正自己怎麼喜歡怎麼來就行。

還可以這樣設計:

1、玄關小型儲物間

空間允許的話,在玄關處規劃一個小小的儲物間,裡面設計好收納架,回來換下的鞋子、衣服等都可以放進去,一點不顯得淩亂。

平日裡用不上的雜物,也能收納在裡面,既能當玄關儲物間,還能當整屋的雜物間。

折疊門的設計,還有一丟丟日式的感覺,大大提升進門後的第一感受。

2、洞洞板+換鞋凳+鏡子

沒有設計儲物間的條件,可以將玄關處做一個統籌規劃:

一個小小的換鞋凳,就充當了換鞋區的功能,既不用蹲著換鞋,脫下的鞋子還能隨手放進下麵的鞋架上,整齊有序。

鏡子裝在這裡,出門前方便整理妝容,儀式感滿滿。

洞洞板上牆,收納進出門的隨手小物,搭配掛鉤,就能掛上包包、帽子等,搭配小的收納盒,鑰匙、剪刀等日常雜物就可以收納起來。

洞洞板最大的優勢就是—無孔不入,配件靈活,而且都是小模組組成的,可以根據家裡的牆面大小隨機組合,逐漸延伸。

3.玄關地面材質分割

比較適合國內的玄關分隔需求,造價也在可接受范圍內,主要就是通過地面材質進行分隔。

地墊分隔:裝修好以後,在玄關處鋪上不同風格的地墊,就能將玄關和室內分隔開來。

瓷磚分隔:不管室內鋪的木地板還是瓷磚,均可在玄關處選擇不同花色的瓷磚,起到分隔作用,而且,相比地墊,瓷磚也更好清潔。

4、與餐邊櫃連為一體

如果玄關和餐廳緊挨,或者玄關處足夠長,不妨考慮將玄關和餐邊櫃連為一體。

靠門一側為鞋櫃,靠室內一側為餐邊櫃,規劃為西廚區,極大釋放了廚房內的部分空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