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到五十,儘量少做兩件事,小心晚年的福氣慢慢溜走

最近, 我遇到了一位歷經世事滄桑, 有豐富人生閱歷的老朋友。 他剛剛六十歲, 但是看起來卻老態龍鍾, 顯然是晚年生活過得並不如意。

按理說, 他在退休前非常成功, 過去總是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

而且他享受著很好的退休福利和待遇, 本可以頤養天年, 為什麼卻給人一種萎靡不振, 甚至落魄潦倒的感覺, 我百思不得其解。

這位朋友告訴我, 他在五十歲的時候, 因為人生太順利, 所以傲慢自大, 做錯了幾件事, 導致了自己晚年淒涼的結果。

他還忠告我, 人到五十, 儘量少做這二件事, 小心晚年的福氣慢慢溜走。

一、惡語傷人的事情

我的這位朋友, 大家都叫他老李, 在他工作的單位, 位置非常重要, 有很大的話語權。

很多關鍵的事情, 都需要他來做決策, 凡是他安排佈置的事情, 下屬都會不折不扣的執行。

老李跟別人交往時, 總是擺出一副上位者的姿態,

自己高高在上的俯視著別人。

在工作中, 長期都是他說得算, 所以他在說話時, 從來都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

而是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只圖自己痛快, 而不管別人能不能接受。

老李說他在不經意間, 說過很多傷害別人的話, 這為他招惹了不少仇怨。

當他還在位的時候, 別人就算受了委屈, 心裡不痛快, 也不敢表現出不滿。

等到他退休了之後, 很多人看他失了勢, 都對他說一些冷嘲熱諷的話, 這讓他萬分痛苦。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 」

人到五十, 如果還沒有學會人情世故, 總是心直口快的說一些傷人的話, 自己很容易跟別人產生紛爭。

如果總是身處是非之中, 晚年的福氣就會慢慢溜走, 我們一定要重視了。

二、不留後路的事情

「路徑窄處, 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 減三分讓人嘗。 」

這是曾國藩非常推崇的一句話, 他在成功之後, 經常給他的弟弟曾國荃寫家書, 分享自己總結的處世經驗。

這句話, 就是他在家書中, 鄭重告誡家族子弟的智慧箴言。

人生中, 少一個對手,

就少一分風險;多一個朋友, 就多一分助力。

人生要想自己的路越走越寬, 一定要懂得一個道理, 就是多個朋友多條路, 朋友多了路好走。

所以曾國藩才說, 人生永遠也不要把路走絕了。

就算是跟別人狹路相逢, 也不要針鋒相對, 而是要給別人留一線生機。

俗話說:「兔子急了還會咬人。 」給對手留點餘地, 這樣他才不會困獸猶鬥, 跟我們魚死網破。

在人際交往中, 懂得不把事情做絕的人, 看起來是善待了別人, 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了後路。

在我們遇到困境的時候, 別人才有可能放我們一馬。

我們要記住曾國藩的一句忠告:「待人接物, 凡事留有餘地, 得意不宜再往。 」

特別是人到五十, 為了晚年的福氣著想, 既要考慮眼前的利益,

更要思量身後的得失, 不留後路的事情儘量少做, 一定要重視了。

一個人能夠懂得不做惡語傷人的事情, 才能避免禍從口出。

最好說話時懂得察言觀色, 因人施言, 這樣才能把話說到別人心坎上。

會說話的人, 才能夠贏得別人的好感, 自己擁有了好人緣, 福氣不請自來。

一個人能夠懂得不做不留後路的事情,這其實是處世的智慧。

不僅有利可圖的時候,便宜不能占盡,就算是善待別人的事情,也不能毫無保留。

人與人之間關係再好,也要留有空間和距離,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人到五十,如果能夠做到這二樣,就是福氣來臨的祥兆,恭喜了。

福氣不請自來。

一個人能夠懂得不做不留後路的事情,這其實是處世的智慧。

不僅有利可圖的時候,便宜不能占盡,就算是善待別人的事情,也不能毫無保留。

人與人之間關係再好,也要留有空間和距離,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人到五十,如果能夠做到這二樣,就是福氣來臨的祥兆,恭喜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