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為祖國節省上萬億?北航校長霸氣宣佈:掃除大飛機關鍵短板

中國製造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一大話題, 近幾年中國製造的威名可謂享譽全球, 中國製造的高鐵、地鐵紛紛走出國門, 甚至一些西方國家都已經首選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的標準同時也受到了國際的認可, 中國核電站成為了西方新建核電站的首選, 這些成績無疑是對中國製造最大的認可。 然而我們不得不清楚認識到現實, 中國製造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差距。

大家都知道中國存在著三大短板, 第一中國足球, 第二中國半導體, 第三中國航空發動機。 中國製造在半導體和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此次中興事件就足以暴露出半導體差距的問題。 今天小編主要帶大家一起瞭解一下中國航空發動機方面的差距以及中國剛剛取得的重大突破。

中國航發的發展在近幾年還是相當迅速的, 不過航發需要的技術積累遠遠要比其他產品高得多。 航空發動機的製造對於材料和工藝的要求比較高, 特別是耐高溫材料的研製, 由於材料產業的落後導致中國航發一直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就拿2016年中國剛剛突破的單晶渦輪葉片技術來說, 此前這一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 而作為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所在, 中國每年不得不從國外高價進口這一材料, 不僅花費大量的資金更是影響到了中國的戰略安全。

為了儘快解決中國航發材料的短板, 中國科研人員早已默默開始了追趕。 近日中國航發再次傳來了好消息,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惠彬公開透露, 目前已經突破了航發葉片隔熱的核心技術。 眾所周知, 航發材料研製的難點就是耐高溫, 數千攝氏度的高溫下材料的穩定性決定了發動機的功率和穩定性。

此次徐惠彬院士的突破其實就是解決這一關鍵性問題, 在發動機葉片塗抹一層耐熱材料, 這種材料可以保證發動機葉片在高溫高壓下穩定工作, 大大提高國產航空發動機的壽命以及穩定性。 這一突破直接打破了此前波音和空客在這方面的壟斷地位, 要知道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最為關鍵的耐熱材料的研究,

而現在徐惠彬院士的突破使得中國在這一關鍵裝備上不再受制於人, 甚至有不少媒體評論這項突破未來將給中國節省上萬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