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肝硬化心肌病,你瞭解多少?

肝硬化心肌病(CCM)與門靜脈高壓和肝硬化有關, 特徵是心肌結構和功能的內在亞臨床改變, 沒有其他原因(如缺血)引起的明顯結構異常。

本文主要概述了CCM的臨床表現、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法。 值得注意的內容有:2020年新修訂了CCM的診斷標準。 CCM可能增加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後和肝移植後主要心臟事件的風險, 因此有必要對肝硬化心肌病患者進行超聲心動圖隨訪。

CCM的臨床表現

由於CCM的心功能在靜息狀態下接近正常, 因此它的診斷很困難。 通常情況下, 直到臨床失代償發生時才能識別到這種綜合征,

此時患者通常表現為高輸出量心力衰竭或舒張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發展分為4個階段。 階段A:存在風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 肝硬化或代謝綜合征患者無器質性心臟病;階段B:存在無臨床表現的結構改變(如心臟重塑), 影像學檢查顯示左心室重構和/或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 無心力衰竭癥狀;階段C:出現臨床表現(左心室重塑和/或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既往或當前存在心力衰竭癥狀);階段D:出現難治性臨床表現(需要特殊干預的難治性心力衰竭)。

CCM的診斷標準

2005年的診斷標準:2005年世界胃腸病學大會將CCM的收縮功能障礙定義為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降低為<55%, 或在藥物或生理誘導的應激狀態下收縮反應不佳;CCM的舒張功能障礙定義為舒張早期到晚期的二尖瓣血流速度(E/A)<1,

等容舒張時間>200毫秒, 或減速時間>80毫秒。

2020年的診斷標準:CCM的收縮功能障礙定義為LVEF降低(≤50%)或整體縱向應變(GLS)下降(絕對值<>舒張功能障礙定義為至少具備以下3項條件:舒張早期二尖瓣血流至舒張早期二尖瓣環血流速度(E/e’)≥15, 左心房容積指數(LAVI)>34 mL/m2, 間隔e’<7 cm/s, 或無肺動脈高壓時三尖瓣反流最大流速>2.8 m/s。

CCM的治療管理

CCM通常表現為終末期肝病(ESLD)患者的亞臨床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 隨著TIPS後或肝移植後心臟負擔的增加, 這種改變可能變得更加明顯。 TIPS置入導致前負荷增加, 在CCM患者中可能導致明顯的心力衰竭(即心臟失代償)。 因此, 如果對CCM患者進行TIPS治療, 在最初幾個月內進行超聲心動圖監測可能是有益的,

這有助於確保心功能不會出現亞臨床惡化。

當越來越多的患者出現完全或部分代謝綜合征時, 肝移植後心力衰竭的風險可進一步增加。 此時, 有效控制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和肥胖對於降低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血管病風險至關重要。

患有CCM的移植受者在等待肝移植時, 建議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全面的超聲心動圖監測, 並且持續到移植後的24個月。

未來的研究方向

儘管CCM在過去幾年中一直被研究, 但仍有多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這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了多個機會。 首先, 由於CCM研究主要集中在肝移植受者中, 因此CCM在所有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中的真實患病率尚不清楚。 其次, 以往研究發現CCM與肝腎綜合征有關, 然而, 這種相關性需要根據新的標準重新評估。

因此, 在未來研究中, 研究者需要探索肝移植後CCM的演變以及預測CCM逆轉和持續的因素, 以確定哪些患者可以從早期干預中受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