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孤單的獨角鯨,冷戰尾聲中,德國海軍最神秘的唯一

“獨角鯨”, Narwal, 就是其中一員, 它是二戰之後聯邦德國研製的眾多型號潛艇中孤獨的“唯一”。 僅僅建造了一艘, 並且匆匆退役, 鮮為人知。


“獨角鯨”號示意圖

在冷戰期間, 鐵幕之下的德國海軍對於華約組織海軍裝備的武器系統有著非常強烈的“求知欲”, 一直試圖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對方的裝備資料。 位於冷戰對抗最前沿的德國, 往往有機會在最接近的距離上觀察和監視華約各國的軍事演習, 這其中也包括華約諸國在北海和波羅的海舉行的海上演習。


“獨角鯨”

據德國海軍觀察, 在這些海軍演習中, 時常會有一些演習用彈藥,

包括導彈和魚雷的實彈, 在發射之後墜入海中, 因為往往是減裝藥的訓練彈, 這些武器在墜海後有時候還能保持完好無損, 同時因為種種限制, 它們無法被發射這些彈藥的艦艇及時回收, 只能就此沉在水底。


“獨角鯨”艙室示意圖

因此, 在70年代後期, 德國海軍就已經決定開發一種水下航行器, 能夠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 秘密的打撈回收那些坐沉海底的敵方彈藥用以研究。

到了80年代, 海軍又給這個專案增添了新的任務規劃, 這種小型潛水器需要能夠搭載蛙人出航, 除了打撈作業之外, 也能夠擔負“水下運輸載具, UWTG”的任務。

1986年海軍正式立案, 1987年與供應商簽訂合約, 規定在36個月之內完成“水下載具”的研製生產。


“獨角鯨”, 微型潛艇的造型

1990年9月4日, 這種“水下載具”, 實際上的一艘微型潛艇, 在萊姆韋爾德爾下水, 製造商是Abeking&Rasmussen, 這艘潛艇被命名為“獨角鯨”。


獨角鯨, 一種神奇稀有的物種

後續設備的安裝和測試則是在位於埃克爾恩弗爾德的國防技術處71(Wehrtechnischen Dienststelle 71, WTD 71)完成的。

1991年9月, 歷時一年的舾裝測試後, “獨角鯨”被正式移交給了聯邦國防軍。


上部艙蓋


後部桅杆位置

全電驅動的“獨角鯨”的艇體被分成三部分, 前後兩個艙段主要用於安置潛艇用的電池組, 中間艙段是駕駛艙/載人艙, 駕駛艙部分供兩名駕駛員並列乘坐, 其後的載員艙可以容納3名蛙人。 所有乘員可以通過潛艇頂部的艙門進出潛艇。 潛艇底部另有介面裝置, 顯示其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和其他航行器進行對接,

估計主要是和作為“母艦”的大型潛艇配合。

潛艇後部有一具伸縮桅杆, 其上裝有光學觀測設備。 潛艇上也可安裝機械臂用於打撈作業。


五葉槳


十字舵

“獨角鯨”作為一款微型潛艇, 本來將會用於執行“秘密”的水下任務, 用於打撈敵方技術裝備以及運送蛙人執行滲透任務, 應該是高度機密的存在。

然而, “獨角鯨”真正服役時, 兩德統一都已經快一年了, 而華約組織也正處在解體前的最後辰光, 當初被賦予“獨角鯨”的可能任務, 不再必須。

聯邦德國海軍不再需要一種執行“隱秘”行動的微型潛艇。


潛艇首部

整個項目斷斷續續的又持續了若干年, 直到1996年12月才正式終止, 此後“獨角鯨”被公諸於眾, 潛艇本身被送入位於德累斯頓的國防軍軍事歷史博物館展出。

“獨角鯨”註定孤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