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你的三角式真的做對了嗎?

瑜伽課堂中, 三角式無疑算是一個出鏡率比較高的體式了, 那如何做好三角式呢?今天我們來談談三角式的細節要點。

1.腳掌向下推地, 啟動足弓上提。

說到這裡,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腳掌的幾個根基點吧。 人的腳掌有三個根基點, 大腳趾根球, 小腳趾根球和腳後跟。 如果把腳後跟的內外側分別看成兩個根基點的話, 也可以說腳掌有四個根基點。

特別注意腳掌內側壓穩, 大腳趾根球是容易松掉的一個點。 沒有根基的體式, 就像沒有樹根的樹, 是沒有生命力的。 足弓有內足弓, 外足弓和橫弓, 這裡主要是指內足弓。

另外, 雙腿之間的長度到底是多長呢?

一般我們會建議, 雙腿之間是一條腿的長度。 但是如果是初學者, 可以距離稍短一些, 會更容易穩定根基和伸展側腰的位置。 如果是有經驗的練習者, 能保持根基穩定, 並且想加強大腿後側的伸展, 也可以把雙腿之間的舉距離拉大一些, 讓下方的手臂和小腿對抗。

進入方式有什麼講究呢?

一般從站立位進入, 向兩側打開雙腿, 在確定好雙腿之間的長度後, 將一隻腳內扣大約10~15度左右, 另一隻腳向外轉45度, 再提腳後跟向上, 當腳掌放下去之後, 腳後跟會自動對齊足弓, 這樣更有利於根基的穩定。

2.啟動腿部力量, 避免膝蓋超伸。

什麼是膝蓋超伸呢?人在正常的中立位站姿中, 膝關節應該處在一個放鬆的、有空間的狀態,

而當膝蓋過度向後推時, 髖關節前移至膝關節相對位置的前方, 重心移至前腳掌。 這種現象被稱為膝超伸。 比如這樣, 如圖所示。

不要以為做三角式就不會膝蓋超伸, 很多人容易把腿伸的過直, 壓力放在膝蓋上, 造成膝關節的鎖死。 此時我們可以在小腿下方墊一塊磚, 保持膝蓋微曲, 來減輕膝關節的壓力。 當腿部不是過度伸展, 而是學會啟動力量時, 就能很好的避免受傷。

3.手臂一條線, 下方的手臂將更多的力向上提。

手臂一條線, 有利於能量向兩端延展。 五指張開, 有利於啟動手臂肌肉。 另外, 很多人在做三角式時, 重心更多的會放在下方的手臂上, 導致感覺很累。

那如果下方的手臂能多一點力向上提,

是不是會不一樣呢?保持上下兩個方向的力是均等的, 避免身體過於向前傾和向下掉, 這就是細節。 所以如果你練習時需要撐磚, 一定不要將你的磚塊抓出一個印子來。

關於手的位置問題, 很多人會犯迷糊, 到底手是放在腳的前面, 後面, 還是手抓大腳趾或者放在小腿上呢?為什麼很多人做的不一樣?

在阿斯東加瑜伽裡, 手是抓大腳趾的。 而哈他瑜伽的練習, 一般會把手放在腿後側, 這樣能有效的避免身體前傾。 很少有練習者會把手放在前面, 除非能保證身體不往前傾, 保持與地板垂直。

另外, 我們可以通過把上方的手繞到後背, 讓上方的肩膀更多的轉向天花板, 來幫助減輕身體前傾的現象。 如圖所示。

瑜伽體式的練習, 不要太糾結於固定模式,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把體式比作一件衣服, 那麼同樣的衣服, 穿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感受, 如果你覺得不舒適就需要去調整了。

4.收腹的同時, 讓肚臍朝天空的方向扭轉。

想像身體前後兩側有兩塊板子將自己夾住, 保持身體穩定。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啟動核心, 並且身體不往前傾和往下掉。 而做到這一點, 就需要更多的啟動自我覺知, 在不斷的練習中, 感受身體和總結經驗。

如果你是初學者, 還是不能很好的穩定核心, 身體總是向前掉怎麼辦呢?或許你可以這樣做, 靠牆, 用磚塊輔助練習。 既能穩定根基, 又能穩定核心。

5.大腿根部向外轉, 髖部充分打開。

你也可以理解為下方的大腿做了一個外旋, 此時腹股溝可以更加充分的伸展。 當大腿外旋時, 還需要注意的是, 可能你在外旋的過程中, 大腳趾根球的這個點可能會鬆懈, 所以此時需要更多的意識放在這個位置, 這點我們也在前面說過。

6.保持兩側腰等長拉伸。

在進入三角式之前, 先讓手臂帶動身體向一側平移, 在保持兩側腰等長拉伸的前提下, 再進入體式。 還可以借助伸展帶或者艾揚格牆繩來完成。

7.找到對抗的力, 讓自己像三角形一樣穩定。

頭頂往遠推, 而不是往下掉, 找到頸部兩側均勻的伸展。 同時肩膀下沉遠離耳朵, 斜對側的腳掌向下壓實地板, 坐骨指向腳跟方向, 與頭頂的方向形成對抗的力, 幫助穩定身體。

初學者建議眼睛看向前方或者地板也行,不需要眼睛看上方的手臂。不管在任何體式中,都需要讓自己在穩定舒適的位置保持。

END

創作不易,喜歡就點贊轉發加關注吧!

初學者建議眼睛看向前方或者地板也行,不需要眼睛看上方的手臂。不管在任何體式中,都需要讓自己在穩定舒適的位置保持。

END

創作不易,喜歡就點贊轉發加關注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