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家都在買「水鬼」,但是更好的「鬼王」卻無人問津

買東西的時候, 常常有人提到「一步到位」, 甚至還有人追求資料的「極致」。

而勞力士Deepsea深潛型作為品牌旗下在售防水深度最高的表款, 自然被不少表友奉為「重器」。

上世紀60年代勞力士同法國水下工程公司Comex的合作。

為了適應深海飽和潛水, 勞力士在水鬼系列Ref.5513的基礎上於錶殼側面改裝增加了新專利「排氦閥」, 而後專門單列Ref.5514以供Comex使用, 這個就是勞力士Sea-Dweller海使系列的起源。

經過實際測試以後, 1967年, 勞力士向市場公開推出了Ref.1665, 其錶盤上用兩行紅色字體標注「Sea-Dweller」(海使)和「Submariner」(水鬼), 坊間稱作為「Double Red」(雙紅)。

1967年也被稱為「Sea-Dweller」正式誕生之年。

近幾年勞力士大火, 要說最受歡迎的一定是「水鬼」了,

不論什麼顏色, 都是一表難求,

甚至要高於公價不少才能入手。

相較于水鬼家族, 同樣也是勞力士出品的潛水表系列, Sea-Dweller在市場上的聲量卻沒有水鬼高,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我認為大概是以下幾點限制了「鬼王」。

鬼王體型不容易駕馭

鬼王擁有勞力士各系列中最大的44mm表徑, 對亞洲人而言算是偏大的尺寸, 不過走過先前的大表風潮, 這個尺寸目前看來大家的接受度還算高, 真正讓它比較難接受的在於錶殼厚度(17.5mm), 鬼王的錶殼厚度比起水鬼足足多了5mm, 因此整只表戴起來有點像是突起在手腕上, 看起來會有點小小突兀。

鬼王防水性能可達3900米

▲鬼王的錶殼經過縝密設計, 使其防水性能可達3900米, 不過也因此使得手錶的厚度比起水鬼厚達5mm, 相對來說舒適度也降低了。

錶殼結構複雜導致表頭過重

隨著錶殼結構複雜、厚度較厚而來的問題就是手錶無可避免的比較重, 為了提升防水性能, 鬼王在很多方面都做了強化措施, 包括它連鏡面都厚達5。 5mm, 好處是更能抵抗水壓, 但也由此增加了手錶的重量, 因此對於手腕比較細的人來說, 鬼王戴在手上會有點辛苦, 因為重量重自然就會顯得佩戴起來沒有那麼舒服。

Deepsea D-Blue的量少

勞力士熱門表因為供不應求, 所以大家會覺得它們的貨量好像比較少,

但鬼王似乎是真的產量相對少, 而且去表店還不一定看得到實表, 這導致消費者不一定知道這款表, 在知名度不如人的情況下, 很難要求它可以讓消費者也像水鬼那樣去瘋搶。

入手門檻較高

Deepsea D-Blue因為蘊含大量勞力士的先進製錶科技,

製作成本高相對來說自然它的定價也就被墊高了, 入手門檻高出不少。 但因為火熱程度相差甚遠, 水鬼和鬼王實際到手價格相差不多。

尷尬的專業規格

鬼王確實是按照專業潛水的需求打造的手錶沒錯, 但對於潛水夫來說, 他們真正從事水下活動時還有更多用途更專業的配備, 如果考量到水王的入手價格, 潛水夫也不一定捨得佩戴這樣的手錶下水(即使它防水性能很強);

至於對一般佩戴者來說, 鬼王的規格看似超強, 但拿來日常佩戴卻也有點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重點是它戴起來的舒適性也沒那麼高, 所以「專業的潛水規格」聽起來很誘人, 但仔細想想, 能用上的機會實在不高。

其實鬼王並沒有想像中的誇張, 當然一開始將兩百多克的腕表佩戴在手腕上確實分量十足。

不過一旦習慣後,鋼帶的貼合設計並不會讓你覺得累贅,相反給你一種很強的力量感。

既能健身還能防身,這麼想是不是覺得好接受了很多呢XD

當然一開始將兩百多克的腕表佩戴在手腕上確實分量十足。

不過一旦習慣後,鋼帶的貼合設計並不會讓你覺得累贅,相反給你一種很強的力量感。

既能健身還能防身,這麼想是不是覺得好接受了很多呢X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