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為了孩子,媽媽請學會「懶一點」

孩子背上書包了, 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責任。 似乎父母養育他到7周歲, 就等著他背上書包這一天。 心也隨之不輕鬆起來, 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來。

究其原因, 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 由於父母太勤勞, 反而養成了他的惰性。 長此下去, 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看著這麼多父母為「小皇帝」、「小公主」們鞠躬盡瘁, 我卻反其道而行之。 勤和懶是一對矛盾體, 是互相牽制、相輔相成的。 大人勤了, 孩子就懶了;大人「懶」了, 孩子就勤了。

媽媽在這5個方面越「懶」, 將來孩子才會越出色

01懶於嘮叨——多做少說培養自覺性

有的父母為督促孩子學習, 一天到晚象麻雀一樣嘮叨個沒完沒了。 殊不知, 重複的話孩子聽多了耳朵也會起繭的, 他反而不當回事。

在此之前, 因我給他灌輸過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識, 所以這次他才能愉快地接受。 試想, 如果我來個火冒三丈, 一陣嘮叨:

恐怕他口服心不服的, 做作業時還會「身在曹營心在漢」。

以後他打遊戲, 我要他自己規定時間, 時間一到, 必須馬上關機。

開始, 他還要我監督, 以後我偷偷觀察, 發現他自覺了, 時間一到就不打了。 都說打遊戲不好, 但只要把握的好, 可以變不利為有利, 他從中學會了控制自己, 克制欲望, 培養了控制力, 忍耐力、意志力等。 而這些, 正是重要的學習品質。

勤教育不見得有效,

要看在什麼方面勤。 如果勤於嘮叨、大擺道理, 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於尋找方法和對策, 並能有效實施才是值得借鑒的。

02懶得照顧

媽媽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照顧孩子, 而且還是那種無微不至的照顧, 孩子已經幾歲了卻連吃飯穿衣都不會, 這樣的媽媽不是在照顧孩子,

而是在毀了孩子。

孩子到了什麼年紀就要學會做什麼事情, 只有不斷鍛煉孩子, 才能讓他們擁有更強的自理和自立能力, 媽媽不是他們的貼身保姆, 孩子總有長大出去面對社會的一天, 到了那個時候如果孩子還是什麼都不會, 只能不斷在社會上碰壁, 被他人嘲笑和譏諷, 所以為了孩子, 媽媽們"懶得照顧"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03懶於陪讀

學習是父母最不應該幫助孩子的事情, 我們能幫助一時也幫助不了一世, 最後還是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對考驗。

就拿幫孩子檢查錯別字錯題舉例子, 這件事看似是一個小事, 不過次次幫孩子檢查, 雖然當天的任務能夠很好的完成。

可孩子卻失去自己檢查的習慣, 等到考試的時候,

沒有了父母的檢查, 很容易出大錯的。 所以父母應該做的只是監督和督促, 其它的都要留給孩子獨自完成。

04懶於動手

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溺愛, 很多媽媽總是想著把孩子照顧的好一些, 什麼事情的都不讓做, 這樣下去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懶,

越來越不願意動腦子, 甚至還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依賴性, 完全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所以凡是孩子能夠做到的事情父母最好都不要插手, 給予指導即可, 學會讓孩子獨自完成。

05懶於接送——獨自走路去上學

雖然很多孩子上下學都是父母接送的, 雖然他爸剛開學時送過他幾次,但我從不接送,因為兒子從家到學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過一條馬路,來往的車輛也不多。在給他講了安全知識後,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練輕功」。

我知道他最怕老師罰了,所以只有讓他遲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訓,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後總是一到8點半就上床,準時睡覺,保證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習慣難以形成。

讓孩子自己走路上學,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養成不依賴他人的好習慣。

Wendy媽有話說: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放手,順其自然的同時並給予孩子鼓勵,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呢!

總之,父母不要包辦孩子所有事情,要讓孩子獨自完成,適當的放手又何嘗不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雖然他爸剛開學時送過他幾次,但我從不接送,因為兒子從家到學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過一條馬路,來往的車輛也不多。在給他講了安全知識後,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練輕功」。

我知道他最怕老師罰了,所以只有讓他遲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訓,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後總是一到8點半就上床,準時睡覺,保證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習慣難以形成。

讓孩子自己走路上學,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養成不依賴他人的好習慣。

Wendy媽有話說: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放手,順其自然的同時並給予孩子鼓勵,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呢!

總之,父母不要包辦孩子所有事情,要讓孩子獨自完成,適當的放手又何嘗不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