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劉封被除掉和不救關羽無關,孟達的書信中多少提到了他被除掉的原因

襄樊之戰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打擊很大的, 不僅丟了荊州, 還折了關羽, 喪失大量荊州兵馬, 剛剛達到巔峰的劉備集團有瞬間崩盤的風險, 而在襄樊之戰後, 劉封作為劉備養子, 也是軍中悍將, 因為其不救援關羽, 劉備將其除掉, 劉封也成為了被冤枉的將領。

我個人認為, 劉封被除掉的主要原因就和關羽無關, 而是劉備集團為了穩住襄樊之戰後動亂的局勢, 和劉封在襄樊之戰中的功過沒有過多的關係, 只是說劉封在劉備集團的影響力, 已經威脅到了劉禪的地位。

我們首先看一下劉封到底有沒有不救關羽的罪責, 個人認為是沒有的, 關羽之敗, 就算劉封去救也來不及, 況且他也沒有那個能力去救。

《三國志.劉封傳》自關羽圍樊城、襄陽, 連呼封、達, 令發兵自助。 封、達辭以山郡初附, 未可動搖, 不承羽命。

這是關羽唯一一次有調動劉封孟達意圖的記載,

但這並不是關羽戰敗之時, 而是在關羽率部圍攻襄樊兩城, 關羽所率荊州軍最強勢的時候, 劉封選擇並未聽命。

這也無可厚非, 因為劉封孟達也是剛剛打下上庸三郡不久, 的確是人心未定, 如果劉封帶著軍隊去馳援襄樊戰場, 上庸三郡是說丟就丟的。

《三國志.劉封傳》上庸太守申耽舉眾降, 遣妻子及宗族詣成都……申儀叛封, 封破走還成都。

當初劉封孟達攻克上庸三郡後, 原上庸太守申耽是主動投降的, 並且為了表示順從, 他把自己的妻子兒女以及宗族送到了成都當質子, 可是即便如此, 在襄樊之戰後, 申耽看著風向變化, 也是不管那麼多了, 管你在成都的質子會如何, 直接舉兵反叛。

可見在襄樊之戰時, 一旦劉封孟達率部東進馳援關羽, 那麼申耽不反叛是不可能的了, 那麼丟了上庸三郡, 這罪責是算關羽的還是劉封的?顯然是劉封的啊, 加之關羽並沒有調動劉封的權力, 所以說, 劉封不去馳援關羽並沒有錯。

而且當時是攻城戰, 關羽率部正在圍攻樊城, 即便劉封率軍去了也無法改變大局, 這種守城一方決意固守的攻城戰, 攻城方想要打贏只能靠圍困, 強攻的話, 代價太大, 誰也承擔不起損失。

在呂蒙偷襲江陵後, 劉封就更沒有救援關羽的能力了, 因為關羽的選擇是回軍奪回江陵, 不是逃命。

如果在得到江陵丟失後, 關羽為了保命直接沿著漢水北上, 是完全可以逃到劉封孟達勢力范圍的, 可是關羽沒有, 畢竟劉備的根基荊州在自己手裡丟了, 關羽沒有那個臉面跑到成都去見劉備吧。

加之當時關羽手上的確還有兵力啊,一個是為了自己扔下部隊獨自逃生,一個是試圖奪回江陵,作為曾經威震華夏的關二爺,勢必選擇後者。

《三國志.吳主傳》關羽還當陽,西保麥城。權使誘之。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餘騎。

所以說關羽在得知呂蒙偷襲江陵後,他是率軍南下的,可以說關羽的決策就已經令劉封無法救援了,因為他如果要救援關羽就需要打通襄樊一線,他沒有那個兵力,同時還要面對孫權的一部分兵力,他拿什麼救援關羽。

《三國志.關羽傳》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除掉羽及子平於臨沮。

最終關羽的計畫也是難以實現,畢竟江陵是關羽的大本營,軍中將士家屬都在江陵,而呂蒙做的也夠好,進入江陵城後,並未騷然城中百姓,這是關羽所部將士潰散的主要原因,如果呂蒙率部進入江陵城後,就縱兵肆虐,那麼關羽是有機會率軍打回來的。

話說回來,縱觀整個襄樊之戰,劉封並未做錯過什麼,劉備責怪劉封不去救援關羽也是站不住腳的,他怎麼救,帶兵ㄙˇ在救援路上就對了?劉備要怪只能怪孫權這個背信的盟友吧。

再來說說劉封過於打壓孟達的事情,這也是劉備除掉劉封的一個緣由,我認為這就有點扯了,當初孟達獨自攻下房陵,是劉備忌憚孟達實力過剩,所以他才派遣劉封前去「支援」。

《三國志.劉封傳》達將進攻上庸,先主陰恐達難獨任,乃遣封自漢中乘坐水下統達軍,與達會上庸。

說什麼劉備害怕孟達難以獨自拿下上庸三郡都是扯淡,劉備如果只是害怕孟達兵力不足的話,就不要派遣劉封去支援孟達,畢竟劉封是劉備養子,也是劉備軍中悍將,他會孟達會師,不管劉備有沒有軍令,讓劉封統轄孟達所部,這都是必然的事實。

所以說,劉封來到上庸,可不是來支援孟達的,而是監視壓制孟達的,既然如此,劉封所謂的打壓孟達事件又怎麼能損失罪過呢?你劉備當初派遣劉封去幹嘛的,你自己不知道嗎?

而說道劉封被除掉,就必須提及一個人,也就是諸葛亮。

《三國志.劉封傳》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禦,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ㄙˇ,使自裁。

劉封只是諸葛亮勸說劉備的結果,當然個人認為劉備也是有這個心思的,諸葛亮所忌憚的是劉封在劉備集團的地位,雖然是劉備的養子,但是他也是有資格繼承劉備集團權利的,這也是諸葛亮所擔心的,劉備自然也明瞭。

襄樊之戰過後,劉備集團丟了荊州,無論是原本劉備發家所依靠的荊州派,還是剛剛歸附的益州派,都是人心不定的,劉備集團內部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心懷異志的人多了去了,連原本追隨劉備的糜芳都在襄樊之戰中投敵了,其他想要通過混亂局勢牟利的人就更多了。

而劉封就算他本人沒有什麼罪責,但問題是劉封的身份讓別人容易加以利用。

《三國志.劉封傳》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且小白出奔,入而為霸;重耳逾垣,卒以克復。

這是孟達降魏後,和魏軍一起攻打劉封的時候,孟達寫給劉封書信中的話,其中提到了一點,那就是在劉禪被冊立為太子後,有才能的人寒心,同時孟達也提到了齊桓公姜小白和晉文公重耳,他們都是經歷過顛沛流離的生活,最終回到國內成為一代霸主的。

孟達的言外之意就是假惺惺地替劉封鳴不平,論才能,劉封的確是要強于劉禪,尤其是在軍中的影響力,孟達是想說服劉封投降,意圖後來東山再起。

這個也就是劉封被劉備所除掉的原因,管你有沒有罪,劉封是劉備養子,也有自己影響力,劉封即便自己沒有那方面的打算,但是不代表別人沒有啊,在襄樊之戰後,劉備集團最需要的就是穩定,劉備雖然是夷陵之戰後憤懣憂慮而離去,但是當時已經60多歲的劉備,必然要為身後事考慮,劉封這個潛在的對劉禪地位有威脅的人,劉備是不會留著讓劉禪自己去解決的。

所以就假借不救關羽,擠走孟達,丟了上庸三郡為由,將其除掉了,可以說諸葛亮說的沒有問題,對於當時風雨飄搖的劉備集團來說,劉封雖然有才能,但是他的才能恰恰是他的罪責,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是對劉封結局最恰當的評價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關羽傳》《三國志.吳主傳》《三國志.呂蒙傳》《三國志.劉封傳》

加之當時關羽手上的確還有兵力啊,一個是為了自己扔下部隊獨自逃生,一個是試圖奪回江陵,作為曾經威震華夏的關二爺,勢必選擇後者。

《三國志.吳主傳》關羽還當陽,西保麥城。權使誘之。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餘騎。

所以說關羽在得知呂蒙偷襲江陵後,他是率軍南下的,可以說關羽的決策就已經令劉封無法救援了,因為他如果要救援關羽就需要打通襄樊一線,他沒有那個兵力,同時還要面對孫權的一部分兵力,他拿什麼救援關羽。

《三國志.關羽傳》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除掉羽及子平於臨沮。

最終關羽的計畫也是難以實現,畢竟江陵是關羽的大本營,軍中將士家屬都在江陵,而呂蒙做的也夠好,進入江陵城後,並未騷然城中百姓,這是關羽所部將士潰散的主要原因,如果呂蒙率部進入江陵城後,就縱兵肆虐,那麼關羽是有機會率軍打回來的。

話說回來,縱觀整個襄樊之戰,劉封並未做錯過什麼,劉備責怪劉封不去救援關羽也是站不住腳的,他怎麼救,帶兵ㄙˇ在救援路上就對了?劉備要怪只能怪孫權這個背信的盟友吧。

再來說說劉封過於打壓孟達的事情,這也是劉備除掉劉封的一個緣由,我認為這就有點扯了,當初孟達獨自攻下房陵,是劉備忌憚孟達實力過剩,所以他才派遣劉封前去「支援」。

《三國志.劉封傳》達將進攻上庸,先主陰恐達難獨任,乃遣封自漢中乘坐水下統達軍,與達會上庸。

說什麼劉備害怕孟達難以獨自拿下上庸三郡都是扯淡,劉備如果只是害怕孟達兵力不足的話,就不要派遣劉封去支援孟達,畢竟劉封是劉備養子,也是劉備軍中悍將,他會孟達會師,不管劉備有沒有軍令,讓劉封統轄孟達所部,這都是必然的事實。

所以說,劉封來到上庸,可不是來支援孟達的,而是監視壓制孟達的,既然如此,劉封所謂的打壓孟達事件又怎麼能損失罪過呢?你劉備當初派遣劉封去幹嘛的,你自己不知道嗎?

而說道劉封被除掉,就必須提及一個人,也就是諸葛亮。

《三國志.劉封傳》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禦,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ㄙˇ,使自裁。

劉封只是諸葛亮勸說劉備的結果,當然個人認為劉備也是有這個心思的,諸葛亮所忌憚的是劉封在劉備集團的地位,雖然是劉備的養子,但是他也是有資格繼承劉備集團權利的,這也是諸葛亮所擔心的,劉備自然也明瞭。

襄樊之戰過後,劉備集團丟了荊州,無論是原本劉備發家所依靠的荊州派,還是剛剛歸附的益州派,都是人心不定的,劉備集團內部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心懷異志的人多了去了,連原本追隨劉備的糜芳都在襄樊之戰中投敵了,其他想要通過混亂局勢牟利的人就更多了。

而劉封就算他本人沒有什麼罪責,但問題是劉封的身份讓別人容易加以利用。

《三國志.劉封傳》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且小白出奔,入而為霸;重耳逾垣,卒以克復。

這是孟達降魏後,和魏軍一起攻打劉封的時候,孟達寫給劉封書信中的話,其中提到了一點,那就是在劉禪被冊立為太子後,有才能的人寒心,同時孟達也提到了齊桓公姜小白和晉文公重耳,他們都是經歷過顛沛流離的生活,最終回到國內成為一代霸主的。

孟達的言外之意就是假惺惺地替劉封鳴不平,論才能,劉封的確是要強于劉禪,尤其是在軍中的影響力,孟達是想說服劉封投降,意圖後來東山再起。

這個也就是劉封被劉備所除掉的原因,管你有沒有罪,劉封是劉備養子,也有自己影響力,劉封即便自己沒有那方面的打算,但是不代表別人沒有啊,在襄樊之戰後,劉備集團最需要的就是穩定,劉備雖然是夷陵之戰後憤懣憂慮而離去,但是當時已經60多歲的劉備,必然要為身後事考慮,劉封這個潛在的對劉禪地位有威脅的人,劉備是不會留著讓劉禪自己去解決的。

所以就假借不救關羽,擠走孟達,丟了上庸三郡為由,將其除掉了,可以說諸葛亮說的沒有問題,對於當時風雨飄搖的劉備集團來說,劉封雖然有才能,但是他的才能恰恰是他的罪責,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是對劉封結局最恰當的評價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關羽傳》《三國志.吳主傳》《三國志.呂蒙傳》《三國志.劉封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