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普通人和普通孩子的人生怎麼解題,我在北大教授的這本書裡找到一個基本答案

提起普通, 我們能想起的大概是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去年的演講《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她的孩子也許可能普通, 然而我們糟心的是—— 我們的孩子更普通。 作為父母的我們, 也很普通。 沒有幾代人的積累。 沒有過人的才華和天賦。 從頭看到腳, 也找不出一絲才華橫溢或者突然暴富的可能性。 累, 是常態。 累到極致, 喪就成了常態。 然而, 最近看的北大教授錢理群的一本書, 給了小編新的啟發。

01 三種人 錢教授的這本書裡, 提到三種人。 一種是家裡有背景的人。 這種人可以不好好讀書, 他有胡作非為的資本。

當然, 你也別太羨慕這樣的人。 當他的背景出問題的時候, 樹倒猢猻散。 第二種人, 是沒有道德原則的人, 為達到目的, 什麼都幹。 估計對於大部分人來說, 我們雖然普通, 但也不會也不願做這樣的人。 第三種呢, 是有真本領的人。 這種真本領有兩個特點。 一個特點是——被廣泛地需要。 學校需要, 公司需要, 社會也需要。 第二個是——適應社會的變化。 社會發展極快, 知識更新換代, 只要是真本事, 即便工作變動, 依然能很好地生存下去。 第一種人投胎技術好, 我們做不到。 第二種人呢, 我們不願做。 同時, 我們沒背景, 沒資源, 沒天賦, 沒運氣…… 所以, 對於每一個普通人, 以及每一個普通孩子, 最妥當的成長方向, 是成為第三種人—— 一個有真本事的人。

找到自己的定位, 而不是妄想自己有一天會突然怎樣怎樣, 也完全沒有必要去嫉妒他人。 這是錢教授的文章給我們的啟示。

02 沉潛 怎麼成為一個有真本事的人? 錢教授給了一個扎扎實實的方法。 沉潛十年。 沉, 是沉著。 不要著急, 不要想著去發言, 去參與, 心裡有數, 無論什麼情況下, 記住自己要做什麼, 能做什麼。 潛, 是深入。

定好一個領域, 慢慢地積累起你的能力。 你越潛得下去, 你能獲得的東西越多, 比起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同樣的時間, 截然不同的結果。

03 方法 錢教授給了我們這個很棒的理念, 但具體怎麼做? 首先, 我們來看孩子的教育。 將教育的眼光放長遠。 比如放到初中畢業時。 孩子從小學到初中, 應該培養起哪些習慣,
應該培養什麼能力, 應該在哪些領域有涉足甚至是深度的探究, 怎樣應對日常的學習和考試, 這些都可以做一個相對粗略的計畫。 如果能夠針對孩子的興趣和特點, 設置一個量身訂制的學習和成長計畫, 我們作為父母, 心中的焦慮會減輕很多, 同時, 孩子的成長也會更加從容, 更加有特色。 小學有六年, 初中有三年, 總共有九年。 這九年裡, 我個人認為, 應該沉潛下去的是讓孩子建立起一種學習的態度, 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建立起學習的自信。 在另一篇文章裡, 我提起過一個想法:不能讓孩子只生活在學校的評價體系裡, 應該給孩子建立至少一種的另外的評價, 這種評價體系的最大作用, 就是讓孩子建立起自信,
找到自己喜歡的, 能鑽研下去的東西。 如果在初中以前能做到這些, 孩子能靜下心來沉潛下去, 大人也能靜下心來陪著孩子成長, 孩子自然能活出自己的態度和收穫。 我們再來看看作為成人的自己。 我都中年人了, 怎麼沉潛? 還是那句老話——找到自己喜歡幹的事。 這事有一個顯著特點——不厭其煩。 如果你真的喜歡做這件事, 你是不覺得這事有多麻煩的。 比如有人喜歡畫畫, 畫畫要準備一堆東西, 多麻煩啊, 但真喜歡的人, 不會覺得麻煩。 比如寫作, 有人會覺得, 坐在電腦前, 跟木偶人一樣, 多彆扭啊, 但真喜歡的人, 就是能坐得住。 比如和人聊天, 有人會覺得累, 有人不覺得, 和越多的人聊天越爽越開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厭其煩,
寧願倒貼錢也想去幹的事。 在看梁寧的《產品思維30講》時, 她說了一句話:你不厭其煩的地方, 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我一直很認同這句話。 很多時候, 我們很喜歡一件事, 真相卻是, 每一件事都有自身的繁瑣和麻煩所在, 如果你不能面對麻煩和潛在的痛苦, 那證明你就不是真的喜歡。 梁寧還說了一句話:優秀的人才會有幾個特性——敏感、不能忍、有動手優化的能力。 我覺得你能把你很敏感的方面找出來, 觀察一下你不能忍的是哪些, 你會驚訝地發現, 有那麼多人能忍得住。 找到自己不厭其煩的事情, 單這一步就很難。 下一步, 著手行動。 想要畫畫, 就畫起來。 想長見識, 就把一本書放在床頭或者包裡。 簡而言之, 你得去做起來。 不可否認,有很多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就是做不起來。 所以,無論夢想多麼美好,實現美好的第一步,還是行動。 先做起來,不管有多糟糕。 十次糟糕的嘗試,比毫無行動,好太多。 因為你會有十一次,十二次,能夠看到自己慢慢地在進步。 可能你說想:我都中年了,做這個能有啥結果。 我的觀點是:不說工作上的收益,正是因為我們中年了,才更需要去找到一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才能打敗日復一日重複的生活,打敗衰老,打敗油膩,打敗跟不上孩子的話題,更打敗那個提前認輸的自己。

始終活得生機勃勃,與時俱進,充滿樂趣,才是真正值得的一生。

04 不要貪心,專注在一兩件事上。 不要浮躁,在認定的事情上挖下去。 不要焦慮,耐心,耐心,再耐心。 孩子的成長,需要沉潛下去。 我們自身的成長,也需要沉潛下去。 慢慢來,好好幹。 即便是普通的一生,也可以充滿收穫,充滿驚喜。 你得去做起來。 不可否認,有很多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就是做不起來。 所以,無論夢想多麼美好,實現美好的第一步,還是行動。 先做起來,不管有多糟糕。 十次糟糕的嘗試,比毫無行動,好太多。 因為你會有十一次,十二次,能夠看到自己慢慢地在進步。 可能你說想:我都中年了,做這個能有啥結果。 我的觀點是:不說工作上的收益,正是因為我們中年了,才更需要去找到一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才能打敗日復一日重複的生活,打敗衰老,打敗油膩,打敗跟不上孩子的話題,更打敗那個提前認輸的自己。

始終活得生機勃勃,與時俱進,充滿樂趣,才是真正值得的一生。

04 不要貪心,專注在一兩件事上。 不要浮躁,在認定的事情上挖下去。 不要焦慮,耐心,耐心,再耐心。 孩子的成長,需要沉潛下去。 我們自身的成長,也需要沉潛下去。 慢慢來,好好幹。 即便是普通的一生,也可以充滿收穫,充滿驚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