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血脂離猝死到底有多遠?今天帶你看懂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

足以摧毀一個家庭

而事實上

很多看起來是突然發生的大病

在平日裡都會有一些跡象可尋

重視身體發出的警告

就可能避免後面的「洪水猛獸」

比如——

高血脂就是個警告

世醫堂心血管病專家孟昭陽教授介紹, 血脂高本身沒什麼大癥狀, 但久而久之, 會危害心腦血管的健康, 引起心梗、腦中風等嚴重疾病。

在中國, 每10個成年人裡, 就有4個血脂異常。

多數人對血脂這個詞並不陌生, 也知道高了不好, 但可能並不清楚怎麼樣才算血脂高。

先瞭解下膽固醇

說起膽固醇, 大家都知道膽固醇高了要得這樣那樣的病, 但是, 並不是所有膽固醇都是不好的。

我們來瞭解下 「好」的膽固醇 和 「壞」的膽固醇。

先說「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是膽固醇轉運的一種載體, 可以將血液中多餘的膽固醇及粘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運回肝臟去,

以防膽固醇在血管中過多聚集, 被叫做「好膽固醇」。

再說說討厭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轉運到肝外組織細胞, 來滿足它們對膽固醇的需要。

當低密度脂蛋白在動脈血管的轉運過程中, 一旦發現動脈內膜有損傷, 就會停下來沉積在血管內膜下形成黃色斑塊樣物質, 久而久之會導致管腔狹窄, 所以是調皮搗蛋的壞孩子。

怎麼看懂血脂化驗單?

每個人拿到抽血的化驗單, 第一眼看的都是單子上有沒有箭頭符號, 如果有箭頭, 就慌了神。

其實, 並不能光看這些箭頭來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高血脂。 那麼, 到底應該怎麼看呢?

首先, 血脂項目主要包含下面四個數值:

總膽固醇(TC)

甘油三酯(TG)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不同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正常水準是不同的, 比如你年輕、不吸煙、不肥胖、父母沒有心血管病、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LDL-C只要不超過4.1mmol/L就沒有大問題;如果已經發生冠心病, 還合併糖尿病,

LDL-C超過2.1mmol/L就應該治療。

所以, 血脂是否控制理想范圍, 不能單看化驗單裡是否有箭頭, 還要考慮很多因素, 聽從醫生的建議。

高血脂為什麼很危險?

有些人

到老, 血管都很健康

有些人

年紀輕輕就血管堵塞

甚至喪命

這種差異

和血脂水準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這三個指數太高, 血管壁的脂肪會快速堆積起來。 這時候白細胞來救場, 二話不說開始吃脂肪, 這一吃, 自己就變成白細胞plus, 這些腫脹的白細胞在血管皮下堆積, 形成了......

又大又硬的斑塊

久而久之, 血管就更堵了......

這種現象叫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當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出現了動脈粥樣硬化, 如果這個黃色斑塊持續增大, 血管腔狹窄超過50%時,

就引起「冠心病」;

——當斑塊表面出現破潰, 血栓形成, 把冠狀動脈堵塞住, 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嚴重時候可誘發惡性心律失常, 導致猝死發生;

——如果上述過程發生在大腦動脈, 則會引起腦動脈硬化、腦梗塞、腦出血等;

——如果發生在其他部位, 可引起腎動脈狹窄、腸壞死、下肢動脈硬化閉塞;

都是要命的病!

高血脂就像是一顆危險的血管炸彈, 什麼時候炸, 誰也不知道……

怎麼預防高血脂?

▶把煙戒了

吸煙能加速血管破洞, 讓脂肪可趁之機。

▶均衡飲食

少脂少鹽少糖, 特別要注意血液中的脂肪水準。

▶適量運動

運動能改善血脂、血壓、血糖等代謝指標,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積極治療四高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人群, 聽醫生的話好好吃藥。

▶按時體檢

建議20-40歲的成年人,至少5年測量1次血脂,最好每年一次。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每年檢測1次血脂;

冠心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每3~6個月檢測1次血脂。

PS.何謂冠心病高危人群?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人群;

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

近親屬有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病史。

▶按時體檢

建議20-40歲的成年人,至少5年測量1次血脂,最好每年一次。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每年檢測1次血脂;

冠心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每3~6個月檢測1次血脂。

PS.何謂冠心病高危人群?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人群;

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

近親屬有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病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