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莞爾小島想獨立?——美國政府用機槍教育你!


由一位元攝影師記錄下的龐塞大屠殺開始瞬間——軍警開始朝前進的示威人群開槍射擊, 注意照片上出現的煙霧

故事要從十九世紀末的美西戰爭結束說起, 身為戰敗方的西班牙被迫將自己的波多黎各殖民地拱手交給了美國人。 儘管美國人很快就在島上建立起了美國式的政治體系, 試圖將這座島嶼改造成美利堅合眾國在海外的“自由邦”。 但是波多黎各人民早已厭倦被外國人統治, 依然對獨立建國保持著無比的熱情。

早在1914年眾議院的獨立投票上, 波多黎各的議員們就曾全票通過了獨立決議。

但是這個決議卻遭到了美國國會的否決, 他們認為該舉動“違反了當地的憲法”, 並且與1900年頒佈的福萊克法案相違背。 4年後, 波多黎各罕見地遭遇多場嚴重天災, 隨之而來的全球經濟大蕭條更是重創了島上的民生。 饑寒交迫中, 波多黎各人民開始渴望自美國控制下獨立出來, 成立一個新的國家。 當地隨即誕生了大批號召獨立運動的政治組織, 其中最為著名的則是波多黎各國民黨。


波多黎各的領土示意圖


波多黎各國民黨黨魁, 佩德羅·阿爾維蘇·坎波斯, 他被美國政府以“煽動罪”逮捕

自成立後, 波多黎各國民黨就開始四處鼓動組織波多黎各民眾進行獨立抗爭。 其黨魁佩德羅·阿爾維蘇·坎波斯因此被美國政府視為眼中釘,

他們無時無刻不想將坎波斯除之而後快。 1936年4月3日, 坎波斯被美國政府以“煽動罪”逮捕, 並且押送至美國本土接受審判。 得知消息後, 眾多國民黨成員決定號召民眾在龐塞自治市內舉行遊行示威, 聲援被美國政府逮捕的坎波斯。 儘管根據波多黎各的法律, 民眾可以在未經政府許可的情況下到公園、廣場或者街道舉行示威活動。 但是為了向市政廳表示禮貌, 國民黨成員還是向龐塞市政廳遞交了遊行申請, 他們很快就得到了市政廳的許可。


波多黎各總督布蘭頓·溫希普(左一), 在得知國民黨組織遊行示威的消息後, 溫希普第一時間取消了他們的遊行

不用多時, 國民黨組織遊行的消息便傳到了美國政府任命的波多黎各總督——布蘭頓·溫希普的耳中。

得知消息後, 溫希普立刻命令龐塞市政廳吊銷此次遊行的許可, 並且派遣軍警趕往龐塞市戒備, 他要求軍警部隊“盡一切必要”鎮壓這次示威活動。 收到命令後, 大批波多黎各員警部隊攜帶著“最新式的鎮暴裝備”——M1911手槍、湯普森衝鋒槍以及M1917式機槍——趕到了龐塞市, 準備應對遊行的人群。


手持M1911手槍和湯普森衝鋒槍的波多黎各軍警, 攝于屠殺事件發生後, 可以注意到倒在地上的波多黎各民眾

儘管遊行許可被吊銷, 但是國民黨的成員們還是在3月21日如期召集起大量民眾, 開展示威抗議活動。 就在集結起來的示威人群向前推進的時候, 架起機槍的波多黎各員警部隊開火了。

在槍彈掃射下, 混在人群中的國民黨成員成為了機槍手“重點關照”的目標。 一位名為卡門·費爾南德斯的年輕女孩, 在被擊中後仍然堅強地高舉著旗幟揮舞, 她很快就被機槍子彈再次撂倒, 身受重傷的卡門倒在了一片血泊中。 與此同時, 另外一位被機槍擊中要害的年輕國民黨員則在咽氣之前, 用自己的鮮血在一扇牆上寫下悲壯的遺言:“共和國萬歲!打倒殺人犯!”在長達15分鐘的瘋狂掃射中, 17名波多黎各平民和2名誤入火線的員警被槍彈射殺, 超過200名平民身受重傷。


“共和國萬歲!打倒殺人犯!”——一位年輕的國民黨成員用自己的鮮血在牆上留下的悲壯遺言

事件發生後, 身為總督的溫希普立刻通過電報向華盛頓政府報告了事件。

在電報中, 溫希普宣稱國民黨人“率先向軍警開槍射擊”才導致“員警開槍還擊”, 並且宣稱“員警部隊已經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 不過, 由美國民權委員會組織的“海斯委員會”調查中, 委員會的成員們卻將矛頭指向罪魁禍首——身為總督的溫希普。 他們嚴厲批評了溫希普的鎮壓行為, 並且認為他嚴重踐踏了波多黎各人民應該享有的美國公民權。 儘管真相早已大白於天下, 但是美國政府並沒有對發動屠殺事件的溫希普進行起訴或者追究其責任, 僅僅只是象徵性地撤銷了他的波多黎各總督職位。 時至今日, 龐塞大屠殺已經成為了波多黎各人民嚮往獨立自由的象徵, 並成為當地許多小說、書籍、繪畫和電影的創作靈感。


背景為這次大屠殺的電視劇《地獄中的革命》


背景為這次大屠殺的電視劇《地獄中的革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