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區塊鏈不是傳遞價值,而是驅動交易用區塊鏈的語言,區塊鏈金融是交易鏈

獨立經濟學家金岩石談區塊鏈, 跟一般你聽到的老生常談完全不一樣!

區塊鏈技術很早就有了, BTC喚醒的是區塊鏈金融。 我們把區塊鏈技術分六層, 三級。 第一級是資料+網路, 第二級是共識+激勵, BTC從這裡嵌入, 第三極是合約+應用, 乙太坊EOS從這裡嵌入。 所以從時間順序看, 區塊鏈金融是在2009-2015年才進入市場。

構建一個虛擬財富市場有三個要素, 一要有交易, 二要有資產, 三要有貨幣(才能變現)。 這就是虛擬財富三要素:預期+交易+流動性。

互聯網和區塊鏈不同, 也有人把區塊鏈定義為價值互聯網, 以區別於資訊互聯網。

其實這似是而非, 因為“價值”是見仁見智的, 公有公理, 婆有婆理。 準確的說法是:互聯網傳遞資訊, 區塊鏈驅動交易。 用區塊鏈的語言, 互聯網是資訊鏈, 區塊鏈金融是交易鏈。

我之前講過, BTC是龍種, 卻在區塊鏈的龍床上生出來一群艾西歐跳蚤, 必須封殺或監管。 虛擬貨幣若不能落地, 落在實體資源之上, 區塊鏈金融就會成為騙子的天堂。

在監管不力的條件下, 艾西歐必然泥沙俱下, 尤其是交易所的“競價上幣“, 門檻比IPO還高, 羊毛出在羊身上, 必然是騙局優先入市, 劣幣驅逐良幣。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虛擬國度(或社區), 以互聯網為疆界, 以區塊鏈為城市, 以數字資產為核心, 以虛擬貨幣為仲介, 人們共用這個社區的公共池塘資源,

組成若干個自主治理組織, 信仰公正, 追求真理, 讓自由隨風飛揚(BTC的拉丁銘文)。

一個成功的可複製的實體經濟模式, 通過ABT融資而加速複製。 現在已經有120個了, 再複製5-10個養老社區, 滿足中國富裕老齡人口的需求, 特別是, 京都是長安的縮版, 中國情懷, 夢回長安……價格比中國新開發的養老社區便宜一多半, 配套有日本20年的老齡社會積澱。 (價格)便宜一多半, 配套比中國好出若干倍。 (這個)不難, 還有京都和東京之間的奈良, 複製的是當年的洛陽。

TOKEN經濟的本質就是資產數位化, 現在的瓶頸是區塊鏈技術。 實際上, 2011年才進入第二次資訊革命, 才可以支援“雲”。 投資界是在2010年提出的SoLoMo, 現在的虛擬交易市場大致相當於電腦晶片的386, EOS也許成功也就是486,

摩爾定律每18-24個月升級, 據此推送, 大規模區塊鏈金融交易和投資要在10年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