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孩子在幼稚園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會說出來,但父母要知道

@小春哥的忠告 專注于分享陳小春一家新聞趣事和育兒知識, 與你探討最實用的育兒技巧, 讓你從此帶娃變輕鬆。 今天, 小醬將為您提供, 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乾貨。

-------分割線-------

近些年來, 在各行各業中, 都有形形色色的潛規則出現。 說實話這些潛規則的出現破壞了正常的工作流程, 有些時候甚至是直接搶佔了別人的機會, 所以一提起潛規則來, 大家的態度都是痛恨不已。

但如果事情真的到了自己身上的話, 很多人又不得不去違心的做潛規則的事情。

這種潛規則, 實際上在幼稚園裡面也時有發生。

而且上幼稚園的孩子, 因為年紀小自理能力差, 以及自我心態調節能力比較差, 以及表達能力不是很強, 面對幼稚園的一些不好的事情, 也很難直接表達出來。 所以爸爸媽媽對孩子在幼稚園的生活是非常關注, 比如有沒有好好吃飯啊, 有沒有認真聽課啊, 有沒有被小朋友欺負啊, 有沒有被老師批評啊等等, 都是爸爸媽媽關心卻很難得知的事情。

而為了知道這些「幕後」的事情, 很多爸爸媽媽們做出了不少努力, 也做了很多事情, 這也在客觀上促進了幼稚園潛規則事件的發生。 那麼, 今天開心爸爸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關於幼稚園潛規則的那些事。

要不要給幼稚園老師送禮

首先我們來看看幼稚園的第一個潛規則, 那就是要不要給老師送禮。

之前網上就有過一則「某學校老師只要收到禮物, 孩子年年就都是三好學生」的新聞上了熱搜, 瞬間把學校和給老師送禮這件事情送上了風口浪尖, 而要不要給老師送禮, 給老師送什麼禮物, 也變成了一件需要仔細斟酌三思而後行的事情了。

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網友們可以說是各執一詞兩極分化。

贊同的爸爸媽媽們, 覺得幼稚園也是一個小社會, 和老師之間相處也應該遵循社會上的通用規則。 比如想讓老師更關注一下自己的孩子, 想讓老師對自己孩子更好一些,

那就得拿出相應的誠意, 也就是送禮。

而且, 送禮本身也代表了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重視, 代表了爸爸媽媽對老師工作的認可, 否則的話, 幼稚園那麼多孩子, 人家老師憑什麼要對你的孩子另眼相看?

而反對的爸爸媽媽呢, 則是覺得送禮本身就是一股不正之風, 從小就給孩子樹立這樣的思想, 長大後指不定還會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子了。 再說了, 如果人人都是這種想法, 人人都要給老師送禮, 那送了和沒送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真的是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那麼如果家有上幼稚園的孩子, 爸爸媽媽們到底要不要給老師送禮呢?或者說想讓老師對自己家的孩子上心一點, 是不是非得用送禮這種方式呢?

開心爸爸的建議是不用。

一方面, 現在是一個資訊傳播很快的時代, 各種自媒體的出現, 更是能夠把一點點小事情擴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人家老師沒有必要為了一點禮物, 而被很多人質疑, 甚至是因此而喪失工作。

而且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喜歡孩子, 喜歡自己工作的,只要孩子聽話一些爸爸媽媽配合一些,他們有足夠的精力,自然會對孩子盡心盡責的。

這一點是老師們的職業道德,和爸爸媽媽有沒有送禮之間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另外一方面,爸爸媽媽們之所以會選擇給老師送禮,無外乎想讓老師對孩子多上點心,當然如果能夠區別對待就更好了。但實際上,這種情況根本不會出現。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如果老師喜歡一個孩子,只要中間沒什麼太大的變故發生,不管爸爸媽媽送不送禮,老師都會一直喜歡下去。而老師不喜歡一個孩子,就算是爸爸媽媽們送了禮,老師也不大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初印象,對孩子的態度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雖然很紮心,但這確實是現實。

當然,這樣的「禮物」可以送。

當然開心爸爸並不是說什麼東西都不要給老師送。

比如因為孩子和老師之間關係很好,而且自從上了幼稚園孩子變化很大,爸爸媽媽真的認為老師很不錯,幫了自己的大忙,在節日的時候給老師送一些不是太過於貴重的禮物,或者送一些孩子自己做的東西,表達感謝之情,這種禮物是真的禮物,而且也真的可以送給老師,老師也會很喜歡的。

而沒有上面說的那些基礎,送老師禮物並且提出要好好關照孩子,或者暗示老師好好對待自己孩子的行為,這並不叫送禮物,而是赤裸裸的交換。

這二者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

什麼樣的孩子,老師更喜歡

雖然上面開心爸爸說了,絕大多數的老師對於孩子是一視同仁的,他們也會下意識的把愛,平均分給每個孩子。但老師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有著普通人的認識以及態度,他們自然也會對某些孩子有所偏愛。

這是人之常情,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爸爸媽媽對家裡面兩個孩子的態度也不會一樣,雖然很多爸爸媽媽都說這要一碗水端平,要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但是在具體的事情中,還是會有所偏向。

爸爸媽媽是這樣,老師其實也是這樣,他們也會對一些孩子有所偏愛的。

比如那些懂規矩懂禮貌的孩子

對於幼稚園老師來說,每天都要面對很多孩子,也要照顧很多孩子,往往會心力憔悴,忙不過來。

而如果能夠有這樣一個孩子,懂禮貌懂規矩,不給老師惹麻煩,乖乖聽話甚至還能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讓人省心的孩子,別說幼稚園老師了,開心爸爸都喜歡的不得了。

比如那些願意表達主動表達的孩子

雖然說老師對於所有的孩子都是一視同仁的,但說實話,他們還是會對那些願意表達並且主動表達的孩子另眼相看的。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願意表達的孩子更好溝通,也更好管理。而且有什麼事情孩子雖然小,也能夠比較容易的聽進去。而且主動表達的孩子,會給老師留下更深的更好的印象,自然也會獲得老師的喜愛了。

比如那些自理能力比較強的孩子

而那些自理能力比較強的孩子,也是能夠得到老師們青睞的。

眾所周知,幼稚園之所以會給每個班級配備一個生活老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自主能力還不是很好。甚至有些小的孩子,吃飯需要老師幫忙,上廁所需要老師幫著擦屁股以及提褲子等等。

而如果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強的話,就可以省去老師很多工作,自然會受到老師喜愛了。

還有就是那些長得可愛的孩子

最後就是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會喜歡那些長得可愛的孩子。

畢竟愛美是大家的天性,老師也不例外,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幼稚園有什麼公開活動,那些長得漂亮以及可愛的孩子,不出意外的都會站在最前面。而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可愛的孩子往往會更受到老師的喜愛。

不過孩子長得不是太可愛的爸爸媽媽也沒必要擔心,雖然我們長相不是那麼出眾,但我們有好的習慣,願意主動表達,自理能力比較強的話,也是照樣可以得到老師喜愛的。

其實爸爸媽媽知道了老師會偏愛哪些孩子後,就可以給孩子針對性的教育以及培養了。比如可以在家就鼓勵孩子主動表達,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裡面養成了習慣,去了幼稚園就能很自然的做到了,也就能夠很大概率得到老師的喜歡了。

這才是真實的幼稚園潛規則。

什麼樣的爸爸媽媽,老師更喜歡

說完了老師喜歡的孩子,我們再來說說老師喜歡的爸爸媽媽。

積極配合老師工作的爸爸媽媽

對於幼稚園老師來說,其實他們最喜歡的往往是那些積極配合老師工作的爸爸媽媽。

這裡的配合老師工作有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個方面是關於幼稚園的活動,爸爸媽媽們都能積極參加,並且認真的去做。就像是前段時間開心的幼稚園要求做一幅畫,主題是我和地球。當時看到這個主題的時候,開心爸爸就懵掉了。群裡面的爸爸媽媽們也是表示,這個東西太難了,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到時候隨隨便便搞一個就算了。

幸好開心爸爸沒聽他們的,還是認認真真的好好畫了一個。

到交作業那天,孩子們拿去的作業一個比一個好,有的栩栩如生一看就是大師級水準,有的雖然畫的不是很好,但人家包裝好啊,都有塑封了。其實爸爸媽媽對幼稚園活動的態度,直接影響著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一個積極配合儘量做好的爸爸媽媽,老師才會愛屋及烏的喜歡孩子。

另外一個方面是關於孩子的教育,也要配合老師。

比如老師教給孩子的東西,爸爸媽媽要及時的知曉,並且能夠和老師同步,或者是讓孩子複習加深印象,或者是讓孩子做的更好。這樣的爸爸媽媽,更多的是老師的好幫手,能夠和老師一起,全方位的教育孩子。

能同步起來的爸爸媽媽,老師自然也就喜歡了。

信任老師的爸爸媽媽

很多爸爸媽媽其實對老師並不信任,他們總是固執的認為孩子只要在幼稚園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那就肯定是老師專門針對孩子,瞬間就激起了和老師敵對的情緒。

其實這個世界上,雖然說確實是有壞老師,以及那些沒有耐心的老師存在,但更多的是有耐心有愛心,真心喜歡孩子的老師。作為爸爸媽媽我們不能以偏概全,直接一棍子把所有的老師都打倒。

而且這種和老師敵對的情緒,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成年人的社交就像是一面鏡子,你是什麼樣的態度,對方也會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回復你。

就算孩子確實是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他們也能夠用正確的方式來解決。比如和老師溝通原因啊,教給孩子變得更好啊等等。

所以,那些受到老師喜歡的爸爸媽媽,往往都是一些信任老師通情達理的爸爸媽媽。

不是太「多事」的爸爸媽媽

最後老師希望爸爸媽媽和自己交流孩子的情況,但不希望太「多事」的爸爸媽媽。

什麼是多事的爸爸媽媽呢?

其實這樣的爸爸媽媽我們身邊一點都不少,比如孩子稍微受點委屈,就大大咧咧直接到教室找老師要說法的爸爸媽媽;比如動不動就直接在群裡面艾特老師,詢問自己孩子的爸爸媽媽;比如一旦群裡面的照片中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有點不對勁就直接當眾質問老師的爸爸媽媽......

說實話,每個爸爸媽媽都關心孩子,但有些事情真的用不著大張旗鼓,也沒必要直接質問老師,私下問問或者找個時間單獨聊聊就能解決的事情,非要在群裡面公開說,讓老師覺得不舒服也就在所難免了。

結語:

其實說實話,幼稚園也是一個小的社會,既然是個社會那就必然會有一些潛規則存在,這是很合理的。

但這些潛規則和爸爸媽媽想像中的潛規則其實並不一樣,更多的時候,老師所謂的潛規則實質上是想讓孩子變得更好,想讓爸爸媽媽變得更加配合一些,而這樣的潛規則開心爸爸覺的應該有,而且應該多有。

-------分割線-------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那小醬的「小春哥的忠告」粉轉大家不要錯過了哦~~喜歡小春哥的快來吧!

喜歡自己工作的,只要孩子聽話一些爸爸媽媽配合一些,他們有足夠的精力,自然會對孩子盡心盡責的。

這一點是老師們的職業道德,和爸爸媽媽有沒有送禮之間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另外一方面,爸爸媽媽們之所以會選擇給老師送禮,無外乎想讓老師對孩子多上點心,當然如果能夠區別對待就更好了。但實際上,這種情況根本不會出現。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如果老師喜歡一個孩子,只要中間沒什麼太大的變故發生,不管爸爸媽媽送不送禮,老師都會一直喜歡下去。而老師不喜歡一個孩子,就算是爸爸媽媽們送了禮,老師也不大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初印象,對孩子的態度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雖然很紮心,但這確實是現實。

當然,這樣的「禮物」可以送。

當然開心爸爸並不是說什麼東西都不要給老師送。

比如因為孩子和老師之間關係很好,而且自從上了幼稚園孩子變化很大,爸爸媽媽真的認為老師很不錯,幫了自己的大忙,在節日的時候給老師送一些不是太過於貴重的禮物,或者送一些孩子自己做的東西,表達感謝之情,這種禮物是真的禮物,而且也真的可以送給老師,老師也會很喜歡的。

而沒有上面說的那些基礎,送老師禮物並且提出要好好關照孩子,或者暗示老師好好對待自己孩子的行為,這並不叫送禮物,而是赤裸裸的交換。

這二者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

什麼樣的孩子,老師更喜歡

雖然上面開心爸爸說了,絕大多數的老師對於孩子是一視同仁的,他們也會下意識的把愛,平均分給每個孩子。但老師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有著普通人的認識以及態度,他們自然也會對某些孩子有所偏愛。

這是人之常情,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爸爸媽媽對家裡面兩個孩子的態度也不會一樣,雖然很多爸爸媽媽都說這要一碗水端平,要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但是在具體的事情中,還是會有所偏向。

爸爸媽媽是這樣,老師其實也是這樣,他們也會對一些孩子有所偏愛的。

比如那些懂規矩懂禮貌的孩子

對於幼稚園老師來說,每天都要面對很多孩子,也要照顧很多孩子,往往會心力憔悴,忙不過來。

而如果能夠有這樣一個孩子,懂禮貌懂規矩,不給老師惹麻煩,乖乖聽話甚至還能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讓人省心的孩子,別說幼稚園老師了,開心爸爸都喜歡的不得了。

比如那些願意表達主動表達的孩子

雖然說老師對於所有的孩子都是一視同仁的,但說實話,他們還是會對那些願意表達並且主動表達的孩子另眼相看的。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願意表達的孩子更好溝通,也更好管理。而且有什麼事情孩子雖然小,也能夠比較容易的聽進去。而且主動表達的孩子,會給老師留下更深的更好的印象,自然也會獲得老師的喜愛了。

比如那些自理能力比較強的孩子

而那些自理能力比較強的孩子,也是能夠得到老師們青睞的。

眾所周知,幼稚園之所以會給每個班級配備一個生活老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自主能力還不是很好。甚至有些小的孩子,吃飯需要老師幫忙,上廁所需要老師幫著擦屁股以及提褲子等等。

而如果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強的話,就可以省去老師很多工作,自然會受到老師喜愛了。

還有就是那些長得可愛的孩子

最後就是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會喜歡那些長得可愛的孩子。

畢竟愛美是大家的天性,老師也不例外,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幼稚園有什麼公開活動,那些長得漂亮以及可愛的孩子,不出意外的都會站在最前面。而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可愛的孩子往往會更受到老師的喜愛。

不過孩子長得不是太可愛的爸爸媽媽也沒必要擔心,雖然我們長相不是那麼出眾,但我們有好的習慣,願意主動表達,自理能力比較強的話,也是照樣可以得到老師喜愛的。

其實爸爸媽媽知道了老師會偏愛哪些孩子後,就可以給孩子針對性的教育以及培養了。比如可以在家就鼓勵孩子主動表達,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裡面養成了習慣,去了幼稚園就能很自然的做到了,也就能夠很大概率得到老師的喜歡了。

這才是真實的幼稚園潛規則。

什麼樣的爸爸媽媽,老師更喜歡

說完了老師喜歡的孩子,我們再來說說老師喜歡的爸爸媽媽。

積極配合老師工作的爸爸媽媽

對於幼稚園老師來說,其實他們最喜歡的往往是那些積極配合老師工作的爸爸媽媽。

這裡的配合老師工作有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個方面是關於幼稚園的活動,爸爸媽媽們都能積極參加,並且認真的去做。就像是前段時間開心的幼稚園要求做一幅畫,主題是我和地球。當時看到這個主題的時候,開心爸爸就懵掉了。群裡面的爸爸媽媽們也是表示,這個東西太難了,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到時候隨隨便便搞一個就算了。

幸好開心爸爸沒聽他們的,還是認認真真的好好畫了一個。

到交作業那天,孩子們拿去的作業一個比一個好,有的栩栩如生一看就是大師級水準,有的雖然畫的不是很好,但人家包裝好啊,都有塑封了。其實爸爸媽媽對幼稚園活動的態度,直接影響著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一個積極配合儘量做好的爸爸媽媽,老師才會愛屋及烏的喜歡孩子。

另外一個方面是關於孩子的教育,也要配合老師。

比如老師教給孩子的東西,爸爸媽媽要及時的知曉,並且能夠和老師同步,或者是讓孩子複習加深印象,或者是讓孩子做的更好。這樣的爸爸媽媽,更多的是老師的好幫手,能夠和老師一起,全方位的教育孩子。

能同步起來的爸爸媽媽,老師自然也就喜歡了。

信任老師的爸爸媽媽

很多爸爸媽媽其實對老師並不信任,他們總是固執的認為孩子只要在幼稚園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那就肯定是老師專門針對孩子,瞬間就激起了和老師敵對的情緒。

其實這個世界上,雖然說確實是有壞老師,以及那些沒有耐心的老師存在,但更多的是有耐心有愛心,真心喜歡孩子的老師。作為爸爸媽媽我們不能以偏概全,直接一棍子把所有的老師都打倒。

而且這種和老師敵對的情緒,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成年人的社交就像是一面鏡子,你是什麼樣的態度,對方也會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回復你。

就算孩子確實是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他們也能夠用正確的方式來解決。比如和老師溝通原因啊,教給孩子變得更好啊等等。

所以,那些受到老師喜歡的爸爸媽媽,往往都是一些信任老師通情達理的爸爸媽媽。

不是太「多事」的爸爸媽媽

最後老師希望爸爸媽媽和自己交流孩子的情況,但不希望太「多事」的爸爸媽媽。

什麼是多事的爸爸媽媽呢?

其實這樣的爸爸媽媽我們身邊一點都不少,比如孩子稍微受點委屈,就大大咧咧直接到教室找老師要說法的爸爸媽媽;比如動不動就直接在群裡面艾特老師,詢問自己孩子的爸爸媽媽;比如一旦群裡面的照片中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有點不對勁就直接當眾質問老師的爸爸媽媽......

說實話,每個爸爸媽媽都關心孩子,但有些事情真的用不著大張旗鼓,也沒必要直接質問老師,私下問問或者找個時間單獨聊聊就能解決的事情,非要在群裡面公開說,讓老師覺得不舒服也就在所難免了。

結語:

其實說實話,幼稚園也是一個小的社會,既然是個社會那就必然會有一些潛規則存在,這是很合理的。

但這些潛規則和爸爸媽媽想像中的潛規則其實並不一樣,更多的時候,老師所謂的潛規則實質上是想讓孩子變得更好,想讓爸爸媽媽變得更加配合一些,而這樣的潛規則開心爸爸覺的應該有,而且應該多有。

-------分割線-------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那小醬的「小春哥的忠告」粉轉大家不要錯過了哦~~喜歡小春哥的快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