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经常和孩子讲自己的故事

常常跟孩子交流,才能及時瞭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説明孩子成長。 而讓孩子願意向爸爸傾訴的一個好方法就是,先跟孩子多講講自己的故事。

晚飯後,爸爸問肖月:“寶貝,你今天過得怎麼樣?在學校裡開心嗎?”肖月眼睛盯著電視,敷衍著說:“很好,開心,”爸爸下意識地感覺到這並不是一個與孩子交流的好方法,於是,他想了想又說道“今天我們部門發生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肖月的眼光從電視機上轉到了爸爸這裡,問:“什麼驚心動魄的事?”爸爸一看肖月的注意力轉移過來了,看來方法奏效了,於是繼續說道:“今天開公司大會,我們部門要彙報工作。

結果,會議馬上就要召開了,有一份特別重要的文件卻找不到了。 我們到處翻到處找,辦公室就像被打劫了一樣, 大家都快急死了。 ”爸爸故意停頓了一下,肖月正聽得入神呢,看爸爸停了著急地催道:“爸爸你怎麼停下了,然後呢?”“然後啊,就在開會前的最後1分鐘,一位同事正蹲在地上翻抽屜呢,突然從旁邊的垃圾桶裡發現了那份文件。 原來啊,是他在整理資料的時候,把那個文件給夾在廢紙裡扔掉了!”肖月聽得哈哈大笑起來爸爸趁機問道:“你今天在學校裡有什麼開心的事嗎?”肖月這才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跟爸爸說起學校的趣事來。 說完學校的趣事,肖月還跟爸爸說了很多她的疑惑和問題。

爸爸先說起自己的事情,主動與孩子分享喜怒哀樂,就仿佛面對朋友一樣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爸爸的信任。 這樣-來,孩子才願意將心裡話說給爸爸聽。

◆經常和孩子講自己的故事,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很多爸爸非常想跟孩子聊天,卻不知道該怎樣聊,聊些什麼。 其實,最好的聊天方式就是分享。 爸爸先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包括作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故事,甚至是小時候的故事。 與孩子談談自己的煩惱,自己的開心時刻,這些都會引起孩子的共鳴,讓孩子對爸爸產生一種認同感。 當孩子不再將爸爸看作是與自己對立的大人,而是當成自己的朋友時,他的心情自然就會放鬆下來,也就樂於與爸爸分享了。

◆經常和孩子講自己的故事,可以疏導孩子心理

上班時,爸爸收到了學校微信群裡的通知,老師表揚了本次聽寫中全對的同學,爸爸仔細看了一下,沒有昌源。 晚上一回到家,爸爸就發現昌源的情緒不對,爸爸知道是因為聽寫的事情,但是沒有直接點明,而是對昌源說:“你知遁爸爸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最怕什麼嗎?”昌源無精打采地搖搖頭。 爸爸繼續說道:“最怕的就是聽寫。 老師一聽寫,我明明會寫的字卻偏偏記不起來。 我還記得,有一次,老師聽寫了10個生詞,我錯了8個。 唉鬱悶死我了。 ”昌源聽到爸爸小時候也有這麼糗的事,不由得笑了“爸爸,你也太笨了,我最多也就錯5個。 ”“是啊,爸爸真是太笨了!不過呢,我後來就不怕了,你想知遽我用了什麼辦法嗎?”昌源使勁兒地點點頭:“嗯,想。

”“就是多練習,在家多聽寫幾遍,慢漫地我就非常熟練了。 老師一讀生詞,我腦子裡馬上就會出現相應的字。 我覺得你也可以試試這個辦法。 ”聽到這裡,昌源急忙對爸爸說:“好啊,我們來試試,今天老師聽寫生詞,我錯了好多。 我可不想再錯那麼多了。 ”爸爸鼓勵他:“好,我們來試試,爸爸相信你一定能行。 ”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直接跟孩子講道理,孩子可能很難聽得進去,拒絕溝通。 但是如果爸爸將自己類似的經歷當成故事講出來時,孩子往往很容易就能接受,並從中得到啟發。

經常和孩子講自己的故事,是爸爸與孩子溝通交流的好方法。 爸爸除了講自己真實的故事,還可以根據孩子遇到的問題或者困惑,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故事杜撰成自己的經歷,以便於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