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亡国时分,隋炀帝求自缢而不可得,其子被叛兵当场砍杀在面前

作者:金滿樓

隋大業十三年(618年), 在隋煬帝的亂政之下, 各地義軍、關隴貴族群雄并起。 此時, 隋煬帝控制的地區, 已經只剩下東都洛陽數個孤城。

而在這時, 隋煬帝仍在巡游江都, 其北返無望, 坐困愁城。 在亡國亡身的恐懼之中, 隋煬帝成天以酒澆愁, 得過且過。 、

據說, 蕭皇后勸他振作, 他卻醉眼迷離地說:“痛痛快快地喝酒吧, 何必自尋煩惱。 不管怎樣, 朕不失為長城公, 卿亦不失為沈后。 ”

“長城公”即南朝亡國之君陳后主降隋后所獲的封號, 沈后為陳后主之皇后。 顯然, 此時的隋煬帝也知道自己去日無多了。

某日,

隋煬帝攬鏡自傷:“好頭顱, 誰當斫之?”蕭皇后驚問何以言此, 他卻不以為意地說:“貴賤苦樂, 更迭為之, 亦復何傷!”

此前, 李密瓦崗軍做《討隋煬帝檄文》, “罄南山之竹, 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 流惡難盡”, 隋煬帝儼然成為千夫所指、人人切齒的獨夫民賊。

由于各地義軍斷絕了北返之路, 江都儲存的糧食也日漸吃完, 來自關隴的護駕親兵們人人自危, 不時有兵將逃亡, 而隋煬帝又屢加誅戮, 最終引發了當年三月的血腥政變。

政變的主謀不是別人, 正是隋煬帝寵臣宇文述的兩個兒子宇文智及、宇文化及和禁衛軍首領司馬德戡。

為贏得禁衛軍的支持, 他們幾個人先散布謠言, 稱隋煬帝正釀造毒酒, 以殺光那些企圖叛亂的親兵而重用南方兵士,

以絕北返之望。

禁衛軍聽后大為驚駭, 之后互相轉告, 決心豁出去造反。 政變當日, 禁衛軍內引外聯, 隋煬帝未經抵抗即淪為階下之囚。

被抓后, 隋煬帝苦著臉問:“我有何罪, 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叛將馬文舉聽后厲聲訓斥道:“陛下違棄宗廟, 四處巡游不息, 對外頻加征討, 在內奢侈荒淫, 萬千丁壯死于刀刃, 老弱婦女填于溝壑, 四方百姓無以為生, 盜賊蜂起, 還重用那些逢迎拍馬之徒, 文過飾非, 忠以諫死, 還敢說自己無罪嗎?”

隋煬帝被駁得啞口無言, 只好嘆氣說:“是, 我對不起天下百姓, 但你們這些人跟著我享盡榮華富貴, 有什么資格來教訓我呢?試問今日之事, 以誰為首?”

司馬德戡哼了一聲, 應聲道:“陛下多行不義, 普天同怨, 反對你的何止一人?如今天下大亂,

陛下欲歸無路, 臣等亦求生無門。 唯愿借陛下之首以謝天下。 ”

緊張的氣氛之下, 隋煬帝的小兒子、十三歲的趙王楊杲被嚇得號啕大哭, 叛兵嫌惡之余, 將之一刀砍死, 鮮血濺了隋煬帝一身。

此情此景, 隋煬帝自知難免一死, 只得對叛將們說:“天子自有死法, 不得加以鋒刃, 取毒酒來吧!”眾將不許。

隋煬帝無奈, 只好解下佩戴的白色絲巾交給叛兵, 將自己絞死了事。

不過, 不愿做隋煬帝殉葬品的宇文化及等人也沒有好下場, 其部在北返山東時被河北義軍竇建德擊潰, 宇文化及及兩子均被斬首。

據歷史記載, 隋煬帝被殺后, “蕭后與宮人撤漆床板為小棺, 殯於西院流珠堂內”。 之

后, 蕭后帶幼孫及皇室諸女隨宇文化及部北上,

不久又被竇建德俘獲。

不知什么原因, 竇建德并未將其殺死, 而是由義成公主迎至東突厥。 貞觀四年(630年), 東突厥被唐軍所滅, 蕭后等回歸長安, 得以善終。

宇文化及引軍北上后, 隋朝舊臣、江都太守陳棱不忘舊主, 他集眾縞素, 備儀衛, 將隋煬帝改葬于江都城西的吳公臺下。

貞觀五年(631年), 隋煬帝之墓再次移葬于雷塘。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 蕭后于長安去世, 唐太宗以皇后禮將其與煬帝合葬揚州, 謚曰愍。

民間傳說, 隋煬帝因作惡多端, 他葬在哪里, 雷就轟到哪里, 其墓日后也就漸漸荒蕪。 宋代以后, 雷塘一帶被洪水多次淹沒, 只剩下一堆孤冢勉強可以辯認。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 曾任浙江巡撫的學者阮元在雷塘尋出隋煬帝墓葬,

之后親為立石并請揚州知府伊秉授書“隋煬帝陵”四個大字于其上。

話說南朝后主死時, 正是隋煬帝即位之年, 這位雄心勃勃的新君賜給前者一個“煬”謚。 按《謚法》, “好內遠禮曰煬, 去禮遠眾曰煬, 逆天虐民曰煬”。

孰料14年后, 隋煬帝的表兄、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也給他加了個“煬”字的謚號。 笑人者終為人笑, 亦莫大的歷史諷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