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乾隆前期大清GDP世界第一,人口3億占世界1/3,終因官員貪腐轉衰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清朝, 始建於1636年, 歷時276年, 於1912年壽終正寢。 和西漢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一樣, 清朝前期也出現過“康乾盛世”。 然而, 康乾盛世卻和此前治世不同, 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 同時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 清朝滅亡的原因眾多, 但最根本的原因, 則是官員的貪污腐敗。

乾隆畫像

當然, 在封建社會, 想根除貪污就如同讓地球停止轉動一樣不可能。 中國封建傳統政治體制是默許官員在一定程度下貪污的。 因為傳統財政制度中可鑽的空子太多,

貪污對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官員來說都不是難事。

在大多數時候, 官員貪腐之風顯得不那麼肆無忌憚, 還能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有內外兩個原因, 內因是在儒學價值觀有效運轉下人格操守的約束。 外因呢則是從上而下的政治高壓, 也就是說, 是皇上的反腐決心和對下的強力監督。

西元1736年, 乾隆皇帝即位, 正是清朝建立100年, 這個時候, 可以說是清朝鼎盛時期。 乾隆前後執政60年, 其後還當了太上皇幾年。 在乾隆前期, 大清經濟一直高速成長, GDP躍居世界第一, 人口從一億增長到近三億, 占世界三分之一, 對外貿易長期出超。

乾隆劇照

然而, 在乾隆晚年, 約束官員腐敗的內外兩個條件都失去了作用。 官員們漸漸放棄了人格操守,

他們的所作所為只有一個, 那就是攫取利益。 同時, 乾隆盛世的經濟發展也為腐敗提供了巨大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 政治腐敗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 僅僅十餘年間, 乾隆朝就完成了從前期政治紀律嚴明到後期貪腐無孔不入的轉變。 大清朝也在繁榮的表像下, 開始走向衰落。

乾隆前期處理的幾個官員貪污的案子, 少者數千兩, 多者也不過數萬兩, 極少有上十萬的。 像提督鄂善貪銀千兩, 即被處死。 到了中後期, 腐敗案接連爆發, 涉案金額成倍、成十倍增長, 官員貪污動輒數十萬。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一個小小的貴州知州劉標就貪得白銀24萬兩。 從乾隆三十四年(西元1769年10月10日)至乾隆三十五年(西元1770年4月14日), 歷時半年,

乾隆爺發出上諭28件, 從查處貴州知州劉標經濟案入手, 順藤摸瓜, 牽扯出貴州前任與當任二巡撫、當任按察使、前任布政使以及威寧知州等一干串案和窩案, 真是觸目驚心。

乾隆劇照

一般來說, 封建社會高級官員經過組織程式千挑萬選, 人格操守和政治素質均應大大高於官僚隊伍的平均水準。 確實, 在乾隆前期, 因為腐敗而被處理的高級官員, 不過三五人而已。 到了中期之後, 則形勢大變。 從州府到督撫, 最後到首席軍機大臣, 都陷入腐敗的泥潭。 乾隆皇帝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各省督撫中廉潔自愛者, 不過十之二三。 ”

康雍兩朝, 舉朝視貪腐如仇敵。 到了乾隆朝, 大家對腐敗已經不以為恥, 反以為常。 “腐而不敗”, 成了做官的最高境界。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到四十九年(1784年), 朝廷一連查出了五起貪污大案, 都是“辦一案, 牽一串;查一個, 帶一窩”。 常常是一人犯案, 導致一省官僚體系癱瘓。

乾隆劇照

為什麼反腐肅貪未能殺一儆百, 甚至越反越多?乾隆沒有找到答案。 後來的嘉慶、道光到宣統六代皇帝, 經過116年, 直到1912年也沒有找到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