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王想卖130亿,1分钱没收到!面包价格被限制,面粉没人要了?

8月10日, 太原市舉行了被坊間稱為“史詩級”的大規模土拍, 拿出熱點區域的8幅黃金地塊, 總面積約82.71萬平方米, 進行拍賣, 起拍價合計130.82億元。 從7月20日發布正式拍賣公告后, 全城媒體紛紛進行專題報道。 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8幅土地全部流拍。

那么, 太原史詩級土拍黃了, 8塊地想賣130億 1分錢沒收到, 對房地產市場有什么警示意義呢?預示著房地產市場什么樣的未來走向?

1、太原史詩級土拍黃了, 8塊地想賣130億 1分錢沒收到。

該地塊所處區域絕佳, 周邊二手房售價已超過1.2萬元/平方米。 業內人士曾預估, 這場拍賣會可能會拍出今年太原的最高樓面地價、土地單價“地王”。

太原7月的成交地價平均為429.5萬元/畝, 而此次掛拍的8宗土地均價為1053.6萬元/畝, 價格相較懸殊。

今年1~7月, 一線城市土地流標13宗;二線城市合計流標經營性土地154宗;三四線城市經營性土地合計流標達到了629宗。 僅半年多時間, 全國流拍地塊就近800宗。 就連房企必爭之地的上海, 也首次出現了市中心宅地流拍的情況。 在熱點二線城市蘇州, 更是出現多塊優質宅地流拍現象。

2、土地市場降溫的主要原因是, 房企資金回籠速度非常慢, 且新房限價等也影響了房企的拿地情緒。

作為房價中占比最大的因素, 土地市場在2018年發生了顯著變化:流拍或底價成交大量出現, 溢價率持續走低, 甚至出現下跌至“腰斬”。

至此, 全國年內流拍的土地已近800宗;同時, 全國范圍內底價成交的土地也越來越多, 房企拿地的土地溢價率也保持低位。

地價下跌也已出現。 在今年7月的土拍中, 廈門多幅商住用地樓面價跌破2萬, 如翔安區13-16片區地塊樓面地價為18909元, 相比兩年前同區域的地王37512元/平方米, 跌去近一半。

從價格絕對值來看, 1-7月, 房企購置土地均價4790元/平方米, 同比增長9.5%, 但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4個百分點。

重點房企的數據更能說明地價的走勢, 其拿地成本普遍下跌。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 2018年上半年, 20家代表房企拿地金額同比微漲0.4%, 拿地面積同比增長19.8%, 拿地成本則下降了16.7%。

其中在一線城市, 20家代表房企拿地樓面價同比下降19.1%;二線城市同比下降7.5%;三四線城市同比下降18.1%。

過去二十多年, 地價的不斷上漲傳導至新房房價, 進而影響周邊二手房價格, 構成了中國房價不斷上漲的邏輯鏈條, 但是隨著地價的大概率下跌, 高房價還能撐住嗎?

3、土地流拍的主要原因:

杠桿限制太多, 基本不太能用。 2018年年初, 房地產去杠桿的明確信號不斷發出, 開發商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開發貸、房地產信托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而其他借款渠道也已遭受重創, 對于之前來錢相對簡單的金融渠道來說, 今年頻繁暴雷, 城門失火難免殃及池魚, 強監管下自顧不暇的P2P們再難有精力兼顧房產業。

前景難以把握, 利潤變薄, 從17年到現在各地基本上都經歷了多次大大小小的調控,

各地房價已逐漸趨于平穩。 很明顯現在的地產市場跟之前有了很大的區別, 主導方已經有了明顯的轉變, 地產商們要靠以前的營銷套路難以再獲得高額利潤。

4、一方面, 今年土地流標也很多, 但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依然大漲。

上半年全國土地市場依然延續火熱。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941億元, 同比增長43%。 而2017年上半年,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8836億元, 同比增長34%。 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 上半年, 契稅2974億元, 同比增長16%;土地增值稅3231億元,同比增長10.7%;房產稅1484億元, 同比增長6.9%。

今年上半年, 數量眾多的三四線城市賣地行情繼續向好, 成為支撐全國土地出讓收入大漲的主要原因。 僅今年上半年賣地收入就與去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當(占比超過90%)的城市數量多達14個,

他們分布在浙江、四川、安徽、山東、河南、江西、湖南、河北等諸多省份, 絕大部分為非省會的三四線城市。

普遍來看, 三四線城市的賣地收入都在刷新歷史新高。 像岳陽、許昌、淄博等地離中心城市的距離并不近, 屬于中西部三四線城市, 這些城市在2015、2016年市場都比較冷, 從2017年逐漸啟動, 現在成為土地市場的主流。

雖然地方政府賣地收入上半年大漲, 但土地流拍越來越多。 關于土地流拍和房價的關系, 并不是單一的土地流拍房價就會下跌, 流拍同時也意味著有些本應該建設商品住宅的土地并未建設商品住宅, 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商品住宅的供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