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国内最年轻的市:从人烟罕至到建市用了24年,解放军陪它成长

文|鐵血君

駐守島礁是一項非常艱苦的任務, 尤其是早些年中國實力還相對落后時, 第一批官兵們的住宿和食物都無法得到保障, 士兵們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苦難, 比如說駐扎在南沙群島的解放軍官兵。

南沙群島是我國南海諸島中島礁最多, 散布范圍最廣的珊瑚群島, 水域面積82萬平方海里, 占南海海域總面積的40%, 我國通往國外的39條航線中, 有21條都在這里, 是我國海上運輸的交通命脈。 同時它也是扼守太平洋至印度洋的要沖, 是保護我國南部疆域的重要屏障, 戰略意義非同一般。

這里屬于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

平均氣溫接近30度, 夏天地面溫度更是高達60多度, 無可飲用淡水, 且多狂風暴雨, 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條件較為惡劣, 罕有人煙。 1988年解放軍進駐南沙群島, 成為島上第一批常住居民。 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 解放軍們自己動手在島礁上修建了簡易的房屋, 也就是第一代高腳屋。

這是用鋼釬、竹席、竹竿在海上拼湊的一個簡易哨所, 只有10平方米大小, 勉強能遮擋風雨, 但風雨稍微大點就不行了, 這里沒有電燈也沒有電話, 完全與世隔絕, 由于當時補給能力有限, 戰士們很少吃到蔬菜、水果, 營養極不均衡。

第二年官兵們修建了第二代高腳屋, 這次是鐵皮屋, 也寬敞了不少, 面積有30多平方米, 穩定性也提高了不少,

但有一個缺點就是鐵皮吸熱, 尤其是夏天時候, 屋里溫度能達到四五十度, 跟烤爐一樣。

1990年官兵們住進了第三代高腳屋, 這次是用混凝土修建的礁堡, 不僅面積擴大了很多, 更重要的是還通上了電, 房間里安了空調, 還有衛星通話, 數字電視, 還有室內大棚一年四季為官兵們提供新鮮蔬菜, 士兵們可以自給自足, 條件比之前好了無數倍。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 南沙群島填海造島工程進行的非常順利, 目前已經建成7座島嶼, 并修建了醫院、機場、蔬菜種植基地、學校、運動場等等, 和二十多年前有著天壤之別, 更重要的是在2012年時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地區已經合并為三沙市, 中國最年輕的城市由此誕生。

從簡陋的高腳屋到現代化城市, 南沙群島一共用了24年時間, 駐守在這里的一批批解放軍官兵是它成長的見證者, 也正是因為駐島官兵們的辛勤付出, 才有了現在的三沙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