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战后期,日本已是强弩之末,美军是如何看出的?答案让人意外

73年前的今天,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歷史數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世界重新回歸到和平, 世界各國都在舉國歡慶(戰敗國可能不會慶祝), 終于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 據戰后的不完全統計, 共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數十億人口被卷入了戰爭中, 上千萬人口傷亡、數十萬億資金流失, 對世界造成的打擊是災難性的。

眾所周知,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以中蘇美英為首的同盟國與以日德為首的軸心國之間展開的, 其同一戰爆發的原因相同, 其實質便是世界格局的重新劃分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

說白了就是強國之間對世界的重新瓜分。

當然這是后話, 二戰的誘因是因為在當時爆發了規模很大的經濟危機波及了全世界, 為了能夠擺脫, 諸如日本以及德國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通過掠奪來獲得資源, 進行原始資本的積累, 使其快速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

二戰的爆發在中國戰場是日本進攻中國華北從而掀起了全面戰爭, 在歐洲戰場上德國閃擊波蘭拉開了世界大戰的序幕, 日德在不同的戰場上的軍事行動掀起了世界范圍的大戰。

德軍短短數月便橫掃了歐洲大陸, 但在英國受阻, 其隨即便掉頭攻打蘇聯開辟了東線戰場。 而日本也沒有消停, 其同中國之間展開的大戰對于其軍事戰略物資的消耗是巨大的,

這也是由于中國的縱深非常大, 后勤補給線拉得太長, 再加上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 使得戰事越拖越長, 日本在中國消耗的物資太多, 其為了彌補, 便開始進攻太平洋諸島, 而且還同美國掀起了太平洋戰爭, 也開始了兩線作戰。

相比較中國戰場而言, 美日在太平洋上爆發的大戰慘烈程度并沒有好多少, 由于戰爭的慘烈, 而且又陷入兩線作戰, 日本的兵力很快就枯竭了, 那么美軍是如何察覺并且發起反擊的呢?

據悉, 美軍在完成對塞班島的占領之后, 對戰場進行了清掃, 無意中發現了日本關東軍的番號, 要知道后者是在中國東北駐扎的精銳, 如此來看, 這是因為戰爭太過激烈, 不得不抽調其他戰場上的士兵補充,

這也就意味著日本面臨兵員枯竭的情況, 無法及時補充兵員只能是抽調, 這就意味著剩下的日本部隊只是徒有其表, 其實只是花架子, 因而美軍抓住機會一鼓作氣結束了二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