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重慶富民銀行戰略路徑亮相?孫中東撰文談互聯網銀行建設


[孫中東/資料圖]

更多內容/微信公眾號:CQLJCJ

作為西部地區首家民營銀行,重慶富民銀行迎來了一個新時代!

2018年5月29日,兩江財經查詢到,《銀行家雜誌》最近刊發了一篇題為《重慶富民銀行孫中東:Fintech時代互聯網銀行建設模式》署名文章, 描繪了一個金融與科技結合的互聯網銀行建設路徑或藍圖

孫中東何許人?接近重慶富民銀行的人士透露,孫中東為重慶富民銀行候任行長(小編注:因未查詢到監管部門公開其任職資格批復,這裡暫且用“候任行長”一詞)。 原行長閔路浩已確認離職,轉任該行戰略顧問

上述人士透露, 此前孫中東在上海華瑞銀行任職。

公開信息顯示,履新重慶富民銀行行長之前,孫中東為上海華瑞銀行副行長。 上海華瑞銀行是全國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之一, 註冊資本30億元人民幣, 由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滬上10余家民營企業發起。

兩江財經注意到,在《重慶富民銀行孫中東:Fintech時代互聯網銀行建設模式》一文中,孫中東認為,當前金融科技發展如火如荼, 諸如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鏈、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一系列資訊技術開啟了Fintech時代的大門, 為金融行業和科技行業帶來全新的挑戰與機遇, 更啟動了普惠金融服務動能。

在上述文章中,孫中東從普惠金融發展、智慧銀行、科技銀行等方面談了互聯網銀行建設模式。

以下為《重慶富民銀行孫中東:Fintech時代互聯網銀行建設模式》全文:

當前, 金融科技發展如火如荼, 諸如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鏈、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一系列資訊技術開啟了Fintech時代的大門, 為金融行業和科技行業帶來全新的挑戰與機遇, 更啟動了普惠金融服務動能。 《國務院關於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鼓勵金融機構運用大資料、雲計算等新興資訊技術, 打造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為客戶提供資訊、資金、產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務。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成立互聯網金融專營事業部或獨立法人機構。 ”

順應全球Fintech蓬勃發展的外部形勢, 回應國家發展普惠金融的號召, 同時也為解決網點受限、客戶基礎缺乏、品牌信用不足等內部困局,

民營銀行多將打造互聯網銀行模式作為主要選擇。 與互聯網巨頭相比, 商業銀行並不具備打造場景的先天優勢, 因此“外聯場景、各司其職、合作服務”將成為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主旨, 與平臺牽手合作, 嵌入多種場景, 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文 / 孫中東 重慶富民銀行

秉承開放金融服務理念, 推動普惠金融發展

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小微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左右, 但其融資問題一直是學術界及國家發展的一個難題。 要打破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金融服務受限的局面, 關鍵是要找到以最低的成本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的方法。 銀行以開放金融服務為抓手,

發展普惠金融,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通過開放介面連接客戶、實現“互聯網+”的開放金融模式, 形成技術、資訊及金融服務的共生共用, 提高資訊和資料的規模及有效性。 具體而言,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開放金融服務:

第一, 開放金融服務理念, 充分與協力廠商機構、同業機構甚至客戶分享資源(資料、時間、機會)等, 追求最佳客戶體驗。 “共用”使得人們更加平等, 合作異常重要。 金融服務發展到今天, 單純的競爭關係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要求, 尤其是面對互聯網對生活日益深刻的影響, 金融服務的應用場景日益多元, 各種來自協力廠商的金融服務層出不窮。 金融機構尤其商業銀行秉承開放式金融服務理念,

充分與協力廠商機構、同業機構甚至客戶分享資源(資料、時間、機會)等, 才是追求最佳客戶體驗的真實寫照。

第二, 開放金融服務業務, 依託互聯網技術, 將自有的金融服務開放給協力廠商合作夥伴, 進而實現為非本行客戶提供服務, 打造出全線上、一體化、浸場景的綜合金融服務。 構建一個與客戶互動、有客戶參與的服務生態體系, 這個生態系統中最基層的觸角, 要延伸到客戶所在的行業、區域, 滿足客戶切實需求。 “金融產品+服務能力+客戶具體需求”, 要求銀行服務足夠開放、靈活, 像水滲入海綿一樣, 滲入到客戶的具體生產生活情境中。

第三, 開放金融服務技術, 移動互聯技術打造移動場景金融, 開放技術降低平臺對接難度。 首先,借助移動互聯技術,通過開放金融服務,打造移動場景金融,是探索數位普惠金融的創新之舉。其次,開放介面,以標準化的綜合金融SDK與個性化的API滿足不同對接方需求。金融機構依託技術開放,對接合作方,可以更全面、更豐富、更立體地掌握客戶分場景、多維度、強關聯的金融行為資料,為後續繪製全景的客戶畫像,輔助更全面的、更立體的資料建模提供説明。

第四,開放金融服務平臺,為開放金融服務鋪路搭橋。若把互聯網金融服務比作一棟大廈,提供開放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或商業銀行)把大廈的基礎和框架搭建好,內飾裝潢由期望提供服務的機構負責。對機構來說,他們不需要去單獨建系統、搭平臺,重複浪費資源,只要接入金融機構的系統,就可以為機構自己的客戶提供相應服務;對普通個人客戶來說,無論是否為金融機構自身客戶,均可以使用該金融機構的服務,提升服務體驗。以上海華瑞銀行為例,互聯網業務總部在業務層面成立了專門的開放金融中心,在系統層面搭建了開放平臺系統,通過開放平臺為客戶提供支付、融資、投資等金融服務,目前已向房屋租賃、家裝、汽車租賃等多個行業合作夥伴提供開放金融服務,同時還將繼續深挖更多目標細分行業的合作機會。

打造綜合金融服務SDK產品,充分觸達場景

近年來,業界普遍採取開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介面的方式,抑或是開放單一服務功能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軟體開發套件)的方式實現開放金融服務,主要集中於帳戶、支付等簡單的金融屬性,存在著接入流程繁瑣,產品單一、不同服務訴求需要多次對接等問題。綜合金融服務SDK作為一種新型化、創新化、綜合化的金融服務開放模式,類似一套“隨插即用”的多功能外掛程式,可簡單快速地植入各個應用APP中,讓應用APP一次擁有多種金融服務屬性。綜合金融服務SDK相較于單一金融服務SDK,可以同時滿足客戶多維度的金融需求,降低接入成本;同時,多項金融服務之間可通過服務組合實現金融產品的創新。

綜合金融服務SDK產品的特點

開放服務充分,對接模式便捷。相較傳統金融服務的開放模式而言,該產品是一種融合多個API功能介面、串聯API介面間邏輯關係、設計業務流程頁面的整體對外服務套裝軟體,可以讓企業通過簡單的6行代碼即可完成金融服務的對接,在SDK初始化配置過程中,完成SDK檔的引入及APP許可權的添加。通過引入主類、初始化服務、創建控制碼、驗證開發者、一鍵登錄和調用金融服務六個步驟即可完成對接,實現了最大化的服務開放和最小化的接入成本,同時保證了客戶資訊與資金的安全。

橫向聚合服務,降低服務成本。區別於市場上常見的眾多縱深金融聚合服務,綜合金融服務SDK的聚合能力強調橫向能力的擴展與集成,追求聚合能力的覆蓋廣度。為企業提供一攬子綜合化金融服務的模式,減少了企業選擇服務過程中的摩擦成本。同時,在企業可接受的成本下,通過將銀企對接過程中的包括API介面對接、業務流程與邏輯設計、頁面交互及體驗等過程集成在SDK產品中,簡化和降低了銀企合作的流程和成本,更為不具備技術實力的小微企業提供了對接銀行金融服務的可能。

借助綜合金融服務SDK,打造線上經營主體商業模式

中國移動互聯的用戶接近10億,APP的數量超過1700萬,平均每部手機安裝34款APP應用,其中有20款每天都會打開。越來越多的APP覆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連接著人們的生活場景。

與傳統銀行自建生態的觸網方式不同,通過綜合金融服務SDK,銀行將網點開到APP中,打造線上經營主體商業模式,借助外部生態力量,以融合場景的方式借船出海,互惠共贏,強化各自專業領域優勢,共建生態。該商業模式,在服務能力方面,基於銀行機構的前中後臺產品、運營、風控等各方面能力作為支撐,滿足傳統金融機構下設網點的各項要求,提供全面專業的金融服務產品與方案。在組織架構方面,包含了客戶經理、產品經理、技術經理等各項職能角色,這些角色設置在銀行與合作企業之間,基於產品的融合性,各個角色虛實結合、互為交叉,形成一種創新式的組織架構。同時,與傳統金融機構類似,在經營考核方面,根據合作方為銀行帶來的客戶數、交易量、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等進行效益考核與評估,並根據考核結果進行企業分潤,依據評估結果進行合作考量,類似于傳統金融機構總分行之間的績效考核方式,此模式提高了企業合作的積極性,擴大了銀行的業務發展規模。

構建“1+1+N”服務能力,踐行智慧銀行模式

銀行作為全牌照的金融機構要想切入到互聯網生態中,需要整個金融體系的分享、植入。線上經營主體商業模式及綜合金融服務SDK產品的基礎是“1+1+N”智慧銀行的頂層架構設計。第一步,打造安全穩固的基礎金融服務能力,包括核心銀行、總帳、信貸、理財、反洗錢、監管報送等一整套傳統銀行服務能力的建造。第二步,結合互聯網化發展趨勢,打造面向互聯網的金融與非金融服務能力,包括使用者中心、線上支付平臺、線上融資平臺、線上投資平臺的建設,以滿足有支付、投資和融資需求的客戶,可以全線上、一站式、快速便捷地獲得服務。第三步,在基礎金融服務能力打磨完善、互聯網化能力建設成熟的前提下,通過金融開放平臺,輸出金融服務能力,並通過與不同生態夥伴的合作,融入客戶日常真實的生產生活場景,讓客戶隨時、隨處、隨身地享受線上金融服務。

“1”——銀行金融服務能力建設。主要包括統一的客戶及帳戶管理能力、集中的總帳管理能力、公司及零售客戶的產品研發及服務能力、高效的交易能力、多管道整合能力、精准的客戶關係管理及分析能力以及全面的風險管理能力等七大能力。這七大能力是銀行的基礎服務能力,是一家優秀銀行必備的能力。

“1”——互聯網服務能力建設。具備上述七大金融服務能力後,要想迅速全牌照地植入互聯網,銀行還需要具備14項能力,其中包括8項對客服務能力、4項業務支撐能力以及2項基礎服務能力。

對客服務能力:一是基於主流電商模式,統一門戶,提供銀行服務和產品的能力;二是為產業鏈條上的不同客戶提供定制化、全方位綜合化服務的能力;三是迅速回應和滿足個人和小微企業民生類、個性化需求的能力;四是提供非金融、增值的服務吸引客戶,避免同質化競爭的能力;五是全方位融入社交化網路,瞭解最新需求,與客戶互動的能力;六是提供客戶統一視圖、統一成長體系和服務、一致體驗的能力;七是與中小銀行、金融企業合作共贏的能力;八是基於移動技術創新產品、管道和對客服務模式的能力。這8項能力使得銀行服務緊緊植入互聯網生態。

業務支撐能力:一是互聯網模式下對公對私一體化、跨行跨境一體化的支付能力;二是快速有效地將現有銀行系統交易封裝、互聯網模式化的能力;三是開放合作的方式支援內外部機構共同創新業務和產品的能力;四是為各領域提供深入、快捷、有效的大資料分析和支援能力。

基礎服務能力:一是以共用、雲化的方式,將特色、非金融服務推向客戶的能力;二是有效隔絕互聯網安全風險,提供嚴密的安全防護體系的能力。

“N”——多種創新模式服務能力。通過聚合了包括帳戶、支付、投資、融資、資料、企業服務等金融服務能力於一體的綜合化、開放型的綜合金融服務SDK,將銀行網點開到APP中,它可以簡單快速地植入各企業的應用APP中,提供一攬子綜合化金融服務的模式。

矩陣式的組織結構,有效支撐業務發展

互聯網銀行的特點,需要與之適應的組織架構支援。

事業部制的扁平化管理

事業部制的矩陣式組織架構分佈。總體看來,事業部制的組織架構具有眾多優點:一是可以通過審核部門業務來減弱資訊的不對稱。二是事業部內部的轉移成本非常低。三是事業部模式下有利於提高對市場的敏感度,將市場壓力傳遞到商業銀行內部各個環節,提高對終端的控制度。例如,它能通過修改經營策略與激勵措施來協調部門內業務。四是提高管理的專業化程度。五是提高責權利的結合程度。

為了便於業務與科技開發的聯動,互聯網總部一定比例的崗位由資訊科技部相關人員兼職兼崗,同時在互聯網業務總部設置研究院,針對不同的項目設置不同的專案組,形成比較複雜的矩陣式組織架構,其優勢不言而喻。

兼具金融知識與科技能力的團隊

互聯網金融的競爭離不開人才競爭,互聯網金融實質上就是將網路技術與金融業務進行有機結合,互聯網金融時代要求商業銀行從業人員具備高水準的金融專業技能和敏銳的互聯網理念,這就對互聯網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商業銀行在招聘員工時一般都要求是單一學科,這就形成了銀行內部員工知識結構單一,缺乏既熟練銀行操作業務又精通電腦網路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因此,商業銀行不但要在招聘員工時對於複合性人才有所偏重,還要在實際工作當中加大對員工交叉互補專業知識的培訓力度。首先,要注重複合型人才的引進,在每年的校園招聘中要重點考慮複合型人才的招聘和引進;其次,要加強對商業銀行現有員工的培養和完善,在注重金融業務能力培養的同時,更要注重互聯網精神的培養。一方面,加強金融專業技能的學習,包括金融專業知識的學習、金融客戶服務能力的提高以及金融服務創新意識的培養等;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員工互聯網素養的培養,以培養懂得互聯網技術的相關知識,具備互聯網的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目的。

歸根結底,互聯網金融人才的培養重點在於商業銀行人才考評體系的轉型。商業銀行要轉變以往側重金融服務能力的考核體系,在銀行內部建立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人才考評體系,增加綜合考慮互聯網行銷占比、產品網路行銷占比以及金融服務網路化服務占比等新型的互聯網金融考核指標。商業銀行的人力資源管理要轉變傳統的人才管理觀念、改善原有的人才考核體系,建立與互聯網金融相適應的金融人才考核體系以能夠有效挖掘互聯網金融人才,並能夠培養複合型的互聯網金融人才。

在兩江財經看來,這是孫中東履新重慶富民銀行以後,通過行業專業、權威刊物,以較大篇幅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其說是一篇行業學術文章,不如說是其帶領重慶富民銀行走上跨越式發展道路的思路和藍圖。

國內首批民營銀行探索出來的先行先試經驗,會不會為重慶富民銀行帶來驚喜?

特別鳴謝:《銀行家》雜誌

兩江財經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更多精選內容:

歡迎關注兩江財經微信公眾號(CQLJCJ)

責編:渝小江

-END-

精選閱讀

首先,借助移動互聯技術,通過開放金融服務,打造移動場景金融,是探索數位普惠金融的創新之舉。其次,開放介面,以標準化的綜合金融SDK與個性化的API滿足不同對接方需求。金融機構依託技術開放,對接合作方,可以更全面、更豐富、更立體地掌握客戶分場景、多維度、強關聯的金融行為資料,為後續繪製全景的客戶畫像,輔助更全面的、更立體的資料建模提供説明。

第四,開放金融服務平臺,為開放金融服務鋪路搭橋。若把互聯網金融服務比作一棟大廈,提供開放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或商業銀行)把大廈的基礎和框架搭建好,內飾裝潢由期望提供服務的機構負責。對機構來說,他們不需要去單獨建系統、搭平臺,重複浪費資源,只要接入金融機構的系統,就可以為機構自己的客戶提供相應服務;對普通個人客戶來說,無論是否為金融機構自身客戶,均可以使用該金融機構的服務,提升服務體驗。以上海華瑞銀行為例,互聯網業務總部在業務層面成立了專門的開放金融中心,在系統層面搭建了開放平臺系統,通過開放平臺為客戶提供支付、融資、投資等金融服務,目前已向房屋租賃、家裝、汽車租賃等多個行業合作夥伴提供開放金融服務,同時還將繼續深挖更多目標細分行業的合作機會。

打造綜合金融服務SDK產品,充分觸達場景

近年來,業界普遍採取開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介面的方式,抑或是開放單一服務功能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軟體開發套件)的方式實現開放金融服務,主要集中於帳戶、支付等簡單的金融屬性,存在著接入流程繁瑣,產品單一、不同服務訴求需要多次對接等問題。綜合金融服務SDK作為一種新型化、創新化、綜合化的金融服務開放模式,類似一套“隨插即用”的多功能外掛程式,可簡單快速地植入各個應用APP中,讓應用APP一次擁有多種金融服務屬性。綜合金融服務SDK相較于單一金融服務SDK,可以同時滿足客戶多維度的金融需求,降低接入成本;同時,多項金融服務之間可通過服務組合實現金融產品的創新。

綜合金融服務SDK產品的特點

開放服務充分,對接模式便捷。相較傳統金融服務的開放模式而言,該產品是一種融合多個API功能介面、串聯API介面間邏輯關係、設計業務流程頁面的整體對外服務套裝軟體,可以讓企業通過簡單的6行代碼即可完成金融服務的對接,在SDK初始化配置過程中,完成SDK檔的引入及APP許可權的添加。通過引入主類、初始化服務、創建控制碼、驗證開發者、一鍵登錄和調用金融服務六個步驟即可完成對接,實現了最大化的服務開放和最小化的接入成本,同時保證了客戶資訊與資金的安全。

橫向聚合服務,降低服務成本。區別於市場上常見的眾多縱深金融聚合服務,綜合金融服務SDK的聚合能力強調橫向能力的擴展與集成,追求聚合能力的覆蓋廣度。為企業提供一攬子綜合化金融服務的模式,減少了企業選擇服務過程中的摩擦成本。同時,在企業可接受的成本下,通過將銀企對接過程中的包括API介面對接、業務流程與邏輯設計、頁面交互及體驗等過程集成在SDK產品中,簡化和降低了銀企合作的流程和成本,更為不具備技術實力的小微企業提供了對接銀行金融服務的可能。

借助綜合金融服務SDK,打造線上經營主體商業模式

中國移動互聯的用戶接近10億,APP的數量超過1700萬,平均每部手機安裝34款APP應用,其中有20款每天都會打開。越來越多的APP覆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連接著人們的生活場景。

與傳統銀行自建生態的觸網方式不同,通過綜合金融服務SDK,銀行將網點開到APP中,打造線上經營主體商業模式,借助外部生態力量,以融合場景的方式借船出海,互惠共贏,強化各自專業領域優勢,共建生態。該商業模式,在服務能力方面,基於銀行機構的前中後臺產品、運營、風控等各方面能力作為支撐,滿足傳統金融機構下設網點的各項要求,提供全面專業的金融服務產品與方案。在組織架構方面,包含了客戶經理、產品經理、技術經理等各項職能角色,這些角色設置在銀行與合作企業之間,基於產品的融合性,各個角色虛實結合、互為交叉,形成一種創新式的組織架構。同時,與傳統金融機構類似,在經營考核方面,根據合作方為銀行帶來的客戶數、交易量、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等進行效益考核與評估,並根據考核結果進行企業分潤,依據評估結果進行合作考量,類似于傳統金融機構總分行之間的績效考核方式,此模式提高了企業合作的積極性,擴大了銀行的業務發展規模。

構建“1+1+N”服務能力,踐行智慧銀行模式

銀行作為全牌照的金融機構要想切入到互聯網生態中,需要整個金融體系的分享、植入。線上經營主體商業模式及綜合金融服務SDK產品的基礎是“1+1+N”智慧銀行的頂層架構設計。第一步,打造安全穩固的基礎金融服務能力,包括核心銀行、總帳、信貸、理財、反洗錢、監管報送等一整套傳統銀行服務能力的建造。第二步,結合互聯網化發展趨勢,打造面向互聯網的金融與非金融服務能力,包括使用者中心、線上支付平臺、線上融資平臺、線上投資平臺的建設,以滿足有支付、投資和融資需求的客戶,可以全線上、一站式、快速便捷地獲得服務。第三步,在基礎金融服務能力打磨完善、互聯網化能力建設成熟的前提下,通過金融開放平臺,輸出金融服務能力,並通過與不同生態夥伴的合作,融入客戶日常真實的生產生活場景,讓客戶隨時、隨處、隨身地享受線上金融服務。

“1”——銀行金融服務能力建設。主要包括統一的客戶及帳戶管理能力、集中的總帳管理能力、公司及零售客戶的產品研發及服務能力、高效的交易能力、多管道整合能力、精准的客戶關係管理及分析能力以及全面的風險管理能力等七大能力。這七大能力是銀行的基礎服務能力,是一家優秀銀行必備的能力。

“1”——互聯網服務能力建設。具備上述七大金融服務能力後,要想迅速全牌照地植入互聯網,銀行還需要具備14項能力,其中包括8項對客服務能力、4項業務支撐能力以及2項基礎服務能力。

對客服務能力:一是基於主流電商模式,統一門戶,提供銀行服務和產品的能力;二是為產業鏈條上的不同客戶提供定制化、全方位綜合化服務的能力;三是迅速回應和滿足個人和小微企業民生類、個性化需求的能力;四是提供非金融、增值的服務吸引客戶,避免同質化競爭的能力;五是全方位融入社交化網路,瞭解最新需求,與客戶互動的能力;六是提供客戶統一視圖、統一成長體系和服務、一致體驗的能力;七是與中小銀行、金融企業合作共贏的能力;八是基於移動技術創新產品、管道和對客服務模式的能力。這8項能力使得銀行服務緊緊植入互聯網生態。

業務支撐能力:一是互聯網模式下對公對私一體化、跨行跨境一體化的支付能力;二是快速有效地將現有銀行系統交易封裝、互聯網模式化的能力;三是開放合作的方式支援內外部機構共同創新業務和產品的能力;四是為各領域提供深入、快捷、有效的大資料分析和支援能力。

基礎服務能力:一是以共用、雲化的方式,將特色、非金融服務推向客戶的能力;二是有效隔絕互聯網安全風險,提供嚴密的安全防護體系的能力。

“N”——多種創新模式服務能力。通過聚合了包括帳戶、支付、投資、融資、資料、企業服務等金融服務能力於一體的綜合化、開放型的綜合金融服務SDK,將銀行網點開到APP中,它可以簡單快速地植入各企業的應用APP中,提供一攬子綜合化金融服務的模式。

矩陣式的組織結構,有效支撐業務發展

互聯網銀行的特點,需要與之適應的組織架構支援。

事業部制的扁平化管理

事業部制的矩陣式組織架構分佈。總體看來,事業部制的組織架構具有眾多優點:一是可以通過審核部門業務來減弱資訊的不對稱。二是事業部內部的轉移成本非常低。三是事業部模式下有利於提高對市場的敏感度,將市場壓力傳遞到商業銀行內部各個環節,提高對終端的控制度。例如,它能通過修改經營策略與激勵措施來協調部門內業務。四是提高管理的專業化程度。五是提高責權利的結合程度。

為了便於業務與科技開發的聯動,互聯網總部一定比例的崗位由資訊科技部相關人員兼職兼崗,同時在互聯網業務總部設置研究院,針對不同的項目設置不同的專案組,形成比較複雜的矩陣式組織架構,其優勢不言而喻。

兼具金融知識與科技能力的團隊

互聯網金融的競爭離不開人才競爭,互聯網金融實質上就是將網路技術與金融業務進行有機結合,互聯網金融時代要求商業銀行從業人員具備高水準的金融專業技能和敏銳的互聯網理念,這就對互聯網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商業銀行在招聘員工時一般都要求是單一學科,這就形成了銀行內部員工知識結構單一,缺乏既熟練銀行操作業務又精通電腦網路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因此,商業銀行不但要在招聘員工時對於複合性人才有所偏重,還要在實際工作當中加大對員工交叉互補專業知識的培訓力度。首先,要注重複合型人才的引進,在每年的校園招聘中要重點考慮複合型人才的招聘和引進;其次,要加強對商業銀行現有員工的培養和完善,在注重金融業務能力培養的同時,更要注重互聯網精神的培養。一方面,加強金融專業技能的學習,包括金融專業知識的學習、金融客戶服務能力的提高以及金融服務創新意識的培養等;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員工互聯網素養的培養,以培養懂得互聯網技術的相關知識,具備互聯網的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目的。

歸根結底,互聯網金融人才的培養重點在於商業銀行人才考評體系的轉型。商業銀行要轉變以往側重金融服務能力的考核體系,在銀行內部建立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人才考評體系,增加綜合考慮互聯網行銷占比、產品網路行銷占比以及金融服務網路化服務占比等新型的互聯網金融考核指標。商業銀行的人力資源管理要轉變傳統的人才管理觀念、改善原有的人才考核體系,建立與互聯網金融相適應的金融人才考核體系以能夠有效挖掘互聯網金融人才,並能夠培養複合型的互聯網金融人才。

在兩江財經看來,這是孫中東履新重慶富民銀行以後,通過行業專業、權威刊物,以較大篇幅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其說是一篇行業學術文章,不如說是其帶領重慶富民銀行走上跨越式發展道路的思路和藍圖。

國內首批民營銀行探索出來的先行先試經驗,會不會為重慶富民銀行帶來驚喜?

特別鳴謝:《銀行家》雜誌

兩江財經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更多精選內容:

歡迎關注兩江財經微信公眾號(CQLJCJ)

責編:渝小江

-END-

精選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