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战时,各国如何惩罚逃兵?这国如此残酷令人不敢相信!

服從命令, 是軍人的天職, 一支軍隊想要形成戰斗力就必須有嚴明的紀律, 無論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但是有些時候, 一些士兵會因為思鄉、無法適應軍營生活、害怕等因素, 不僅不服從命令還當了逃兵。 如果打仗的時候出現逃兵, 各國都會怎么處理?

1、日本

日本人和德國人一樣, 都是非常崇尚紀律和秩序的民族, 尤其在軍國主義時期, 出于忠君愛國和大肆鼓吹武士道精神的需要, 日本人對逃兵的處罰相當嚴厲。 二戰時, 一名日本兵哪怕是開一天小差都會被戰友恥笑, 被認為是不配穿軍服的懦夫,

打發他去做雜活, 而過情節嚴重要么當場處決要么送回國受審。

2、蘇聯

衛國戰爭時期蘇聯對逃兵的懲罰非常可怕。 一般來說, 普通士兵臨陣脫逃就會直接被送入懲戒營。 懲戒營是斯大林親自下令組建的, 專門執行高危險性甚至自殺式的任務。 如果在多次戰斗后生還, 只要認錯態度好還有機會回到原部隊。 要是軍官當了逃兵不僅僅會被撤職, 所有軍功都被清零、收繳勛章, 編入懲戒營。

3、德國

德國與蘇聯一樣, 建立有專門的懲戒營, 如果對希特勒不夠忠誠或者厭戰、逃役也會被送到懲戒營服役。 懲戒營的軍官會想盡辦法讓這些士兵去執行如掃雷這樣的高危任務, 整不死的士兵就直接槍決。 如果是非戰斗編制人員有反戰、怠工行為,

他將被所在單位除名, 永不錄用, 可以說德國對逃兵的懲處力度是整個二戰時期最重的。

4、美國

根據文獻資料顯示, 在整個二戰中有2千多名美國士兵當了逃兵。 美國對于逃兵的態度比較靈活, 根據情節分為“逃役”和“擅離職守”兩個層級。 逃役屬于犯罪, 是要解除所有職務和官階受審的。 而擅離職守相對輕一些, 比如醉酒耽誤了值班, 通常會給予降職、調整崗位和關禁閉等處罰, 總體來說比較人性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