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它被誉为“天下第一鲜”,从皮到骨有剧毒,曾被禁售如今全靠养殖

這東西有劇毒, 眾人皆知, 但卻阻擋不了吃貨的勇氣, 寧愿冒著赴死的心去嘗一嘗, 它就是河鲀。 比較廣泛的叫法是“河豚”, 這種全身帶毒, 遇到危機會吸入空氣佯裝怪物嚇退別人或者干癟肚皮裝死逃命, 還有一身的利刺。 也許這種生物生來就是知道自己是絕頂美味, 容易引人覬覦, 所以又用毒, 又長刺, 又裝死, 還會吞空氣, 這些都是為了保命而出的防身暗器,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神奇的物種。

河鲀并不是一直是個“氣球”的狀態, 它的身體有氣囊, 遇到危險會吸入空氣然后膨大數倍, 用于嚇退敵人。 腹部白色背部黑色居多,

側面背面有斑紋, 種類相當多, 所以斑紋也各不相同, 但是很好辨認。 它吃水中的小魚小蝦, 捕食的時候會向沙子吹氣, 然后趁其不備一口咬走, 所以它的牙齒和頜骨非常厲害, 連堅硬的貝類也能咬碎。

河鲀是一種洄游魚種, 每年的三月會回到出生地, 在我國的長江珠江等水域有野生的出現。 野生河鲀滋味鮮美, 但是從皮到骨都含有劇毒,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因吃野生河鲀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我國一度將野生河鲀作為劇毒魚類進行管控, 禁止銷售, 直到近幾年培育出了毒性較低的養殖河鲀后, 市面上才能見到河鲀魚銷售。 但是養殖的河鲀魚也并不是完全無毒, 它也需要經過專業廚師的處理才能放心食用。

其實河鲀的個頭不大, 肉也不多, 但是它的鮮味卻是無與倫比, 甚至被譽為“天下第一鮮”。 著名詩人蘇軾也有“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的詩句, 嘗一口河鲀肉, 需要簽下生死狀的不在少數。 河鲀最有名的應該是它的毒素, 叫做“河鲀毒素”, 是大自然中毒性最強的物質之一, 連100度高溫都殺不死它。

而且河鲀毒素沒有特定的解藥, 一旦中毒, 人會變得近乎全身癱瘓, 無法求救, 但是可怕的是神志卻是無比清醒的, 堪比人間地獄, 但就算是知道會如此痛苦的死去, 為了這一口每年奔赴極樂的也不在少數。

河鲀最美味的是它的卵巢和肝臟, 但這兩樣部位也是河鲀最鮮的部位。 我國食用河鲀的歷史悠久,

只要廚師技術到位, 基本上可以放心食用。 除去我國, 日本對河鲀的鐘愛更勝一籌, 我國每年養殖的河鲀, 有很多都出口到了日本, 成了農民致富的新渠道。 雖然河鲀劇毒傍身, 但是依然抵不過趨之若鶩的人去吃它, 而且因為網絡, 河鲀又火了一把, 它那嘟著嘴漲的圓滾滾的身體, 不說還真的有點萌萌噠呢。 只是作為普通又惜命的吃貨, 大概這輩子不會賭命去吃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