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廣汽豐田“喊話”一汽豐田:君子報仇 四年不晚

時隔四年, 廣汽豐田終於迎來了“報仇雪恨”的最好時機, C-HR就是那把復仇劍——國際版C-HR 只在廣汽豐田。

忘記歷史就等與背叛未來。 2014年一汽豐田以名正言順的“卡羅拉”打壓廣汽豐田“雷淩”, Corolla在全球的榮譽與歷史故事成為一汽豐田行銷推廣全新卡羅拉獨享的“饕餮盛宴”。

一汽豐田坐擁“卡羅拉”品牌效應, 不管是關注度, 還是市場銷量, 卡羅拉氣勢如虹, 相比之下, 缺乏故事的“美版卡羅拉”雷淩黯淡無光。

彼時, 一汽豐田在新車上市時打出了這樣一條廣告語, “我, 就是卡羅拉。 ”把其作為國際版車型的原汁原味毫無保留的呈現了出來。

並且在其主導的豐田之夜上, 把卡羅拉從第一代到第十一代的車型都請到了現場, 整個就一豐田卡羅拉博物館的節奏。

一些列對於車型歷史的“操作”, 絲毫不亞於任何一家歐洲汽車企業。 當然, 卡羅拉的歷史也對得起這一波操作。 畢竟,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現在, 全球銷量4300萬輛的成績是一時半會沒人能夠超越的。

不過, 一汽豐田的這一波操作放在中國市場上來看, 顯然不是那麼的厚道。 廣汽豐田投產的版本雖然叫雷淩, 但是這輛源自於北美市場的卡羅拉也是卡羅拉家族的一份子, 而且在卡羅拉全球4300萬輛的累計銷量裡, 北美版的卡羅拉還佔據了絕對的大頭。

在這一波操作過後, 廣汽豐田的雷淩竟然啞了火,

回過神來之後再來聊Levin的歷史, 已於事無補。 所以, 從上市到現在, 廣汽豐田雷淩的銷量一直都被一汽豐田的卡羅拉壓了一頭。 遠的不說, 在過去的2017年, 卡羅拉全年銷量突破33萬輛, 而雷淩僅為17萬輛。

卡羅拉和雷淩之間的恩怨情仇在很大程度上是歷史的原因, 畢竟, 一汽豐田從第九代卡羅拉開始就進行了國產, 有了一個車名的優先使用權。

對於廣汽豐田來說, “卡羅拉爭奪戰”是無法抹去慘敗記憶。 風水輪流轉。 如今, 廣汽豐田一雪前恥的機會來了——C-HR就是那把劍。

在今年的北京國際車展上, 備受業界關注的豐田C-HR終於出現在了豐田的展臺上。 而且, 這一次還是一汽豐田版和廣汽豐田版的兩款車型同時亮相。 其中,

一汽豐田版的C-HR被命名為奕澤, 而廣汽豐田的版本則延續了C-HR的命名。

同一款車, 兩個不同的銷售管道, 兩家不同的汽車企業。 毫無疑問, 在這樣一波操作之下, 無論是一汽豐田的奕澤, 還是廣汽豐田的C-HR, 它們上市後所要面對的主要競爭對手都是自己。 這與第十一代卡羅拉和雷淩異曲同工。

不過從豐田的策略上來看, 這一次很顯然是要讓廣汽豐田扳回一句。 因為, C-HR的這個車名歸了廣汽, 而我們在廣汽豐田的官網上也明顯的看到了這樣的廣告語國際版C-HR 只在廣汽豐田”。 的確有一種要報了“我, 就是卡羅拉”一箭之仇的意思。

而且不同于當年卡羅拉和雷淩的是, 一汽豐田奕澤和廣汽豐田C-HR, 在產品本身方面的差距又進一步的進行了縮小。

當年卡羅拉和雷淩之間的差異是國際版車型和美版車型之間的差異, 至少二者的外飾套件是不一樣的, 雷淩至少看上去會更加運動。

拋開卡羅拉與雷淩, 我們回到四年後的當下。 一汽豐田奕澤和廣汽豐田C-HR真的是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在外觀上那一點點極為細緻的差異根本不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最終決定。 而這兩輛車的官圖用來做大家來找茬的遊戲也真的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很顯然, 兩款車型的同質化現象已經達到了完全重疊的關係了。 那麼, 接下來, 從產品的角度來競爭就已經沒有意義了。

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接下來要比拼的, 就是除了產品之外的軟實力了, 比如說服務、推廣、宣傳、銷售網站品質等等了。

車文驛認為, 這兩款車型上市之後的市場表現, 成功的那一方都可以作為一個非常完美的市場行銷案例出現在高校的專業教材裡。 而在這一局裡, 拿到了C-HR車名的廣汽豐田略佔優勢。

豐田C-HR在2016年正式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亮相, 這既是豐田TNGA架構下推出的第二款車型, 也是豐田正式進軍全球小型SUV市場的重磅車型。 而在此之前, 豐田的小型SUV一直存在著明顯的短板。

率先在歐洲上市的豐田C-HR在登場之後也收穫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極具突破性的外觀將個性化的定位進行了全面的凸顯, 這一點非常符合小型SUV市場的需求。 而明顯加大了混合動力車型的推出比例之後, 經濟性的優勢也得到了突出。

這種兼具了個性化和實用化的設計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日本汽車企業熱衷的RV車型。 玩樂派的定位讓國外媒體對於這輛小車是幾乎無差評的盛讚。

所以,在新車海外發佈到國產車型正式亮相的這兩年時間裡,市場對於C-HR的期待值以及知名度也是挺高的。所以,就命名的角度來看,廣汽豐田的開局是不錯的。

相對而言,一汽豐田的奕澤,辨識度就低多了,說實話,當我看見這個車名的時候,我的腦海中首先聯想到的是北京現在的奕字輩車型。在上市之後,一汽豐田奕澤顯然要花去更多的精力來進行品牌宣傳。

但是,相比于廣汽豐田而言,更加低調的一汽豐田的負面新聞又會更少一些。比如說聊到加價,必然想到的就是廣汽豐田。再加上漢蘭達的爬坡門,凱美瑞的刹車門等等過往事件的發酵,不排除在一部分消費者的心目中廣汽豐田就等於奸商的固有印象。

相比之下,一汽豐田就低調多了,基本上沒有什麼負面,而且因為銳志的停產,還刷了一把情懷。所以,就品牌的軟實力而言,一汽豐田似乎又會好一些。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接下來對已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就是一個看套路的時代了。

雖然一汽豐田奕澤和廣汽豐田C-HR都還沒有上市,但是在上市前的火藥味已經很濃了。不過從豐田的角度來看,倒還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在去年廣州國際車展上,豐田發佈的預覽圖以及今年北京國際車展上,豐田都把這兩輛車放在了同一個位置進行展示。

畢竟,拋開一汽和廣汽的關係,豐田還是那個豐田。在這一場博弈裡,哪怕一汽和廣汽殺了個你死我活,但是最終獲利的主體依舊是豐田。通過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的博弈,豐田在合資企業中的話語權也會進一步的得到強化。

更何況,從產品的角度來看,無論是一汽豐田奕澤,還是廣汽豐田C-HR,都擁有著不錯的產品力,這種同品牌之間的內鬥,並不會印象到整體銷量的提升。這個,才是豐田真正厲害的地方。

但無論怎樣,時隔四年,廣汽豐田用C-HR一血當年“雷淩之恥”的機會來了。

玩樂派的定位讓國外媒體對於這輛小車是幾乎無差評的盛讚。

所以,在新車海外發佈到國產車型正式亮相的這兩年時間裡,市場對於C-HR的期待值以及知名度也是挺高的。所以,就命名的角度來看,廣汽豐田的開局是不錯的。

相對而言,一汽豐田的奕澤,辨識度就低多了,說實話,當我看見這個車名的時候,我的腦海中首先聯想到的是北京現在的奕字輩車型。在上市之後,一汽豐田奕澤顯然要花去更多的精力來進行品牌宣傳。

但是,相比于廣汽豐田而言,更加低調的一汽豐田的負面新聞又會更少一些。比如說聊到加價,必然想到的就是廣汽豐田。再加上漢蘭達的爬坡門,凱美瑞的刹車門等等過往事件的發酵,不排除在一部分消費者的心目中廣汽豐田就等於奸商的固有印象。

相比之下,一汽豐田就低調多了,基本上沒有什麼負面,而且因為銳志的停產,還刷了一把情懷。所以,就品牌的軟實力而言,一汽豐田似乎又會好一些。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接下來對已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就是一個看套路的時代了。

雖然一汽豐田奕澤和廣汽豐田C-HR都還沒有上市,但是在上市前的火藥味已經很濃了。不過從豐田的角度來看,倒還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在去年廣州國際車展上,豐田發佈的預覽圖以及今年北京國際車展上,豐田都把這兩輛車放在了同一個位置進行展示。

畢竟,拋開一汽和廣汽的關係,豐田還是那個豐田。在這一場博弈裡,哪怕一汽和廣汽殺了個你死我活,但是最終獲利的主體依舊是豐田。通過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的博弈,豐田在合資企業中的話語權也會進一步的得到強化。

更何況,從產品的角度來看,無論是一汽豐田奕澤,還是廣汽豐田C-HR,都擁有著不錯的產品力,這種同品牌之間的內鬥,並不會印象到整體銷量的提升。這個,才是豐田真正厲害的地方。

但無論怎樣,時隔四年,廣汽豐田用C-HR一血當年“雷淩之恥”的機會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