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三国前期英雄辈出,为什么后期人才凋零?原来与一个人有关

說起三國, 幾乎無人不曉。 如果分為前后期, 應該以關羽敗走麥城, 劉備東征失敗為界, 這時候天下才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但是, 三國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 前期英雄輩出, 后期人才凋零。 其實, 并非如此, 后期比前期一點不遜色。


劉備東征

論戰事, 鄧艾段谷破姜維, 兩人搶地利奪天險, 幾番你來我往, 戰機的把握和戰場的指揮都精彩絕倫。 如果不是胡濟援軍失期未至, 姜維未必會輸。 后來姜維閃電行軍, 急行500公里, 躲閃鄧艾追兵, 馳援劍閣, 擋住了鐘會10萬大軍。 如果沒有鄧艾兵行險招, 鐘會必然無功而返。


赤壁之戰前

論政爭, 東吳的權謀斗爭可謂驚險刺激, 遠超現代任何一部宮斗戲。 孫權罵死陸遜、賜死朱據, 開孫吳流血政爭先河。 之后孫峻圖謀諸葛恪, 又有孫休清算孫綝, 再有孫皓屠滅濮陽興、張布。 基本上是一朝天子一場殺戮, 這還沒有提各地方大族的勾心斗角。


劉備東征后

論謀略, 司馬家族的奪權之路, 可謂巧取強奪, 每一步都蹚著血, 步步都要殺人。 先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 處死曹爽, 賺得曹魏大權。 再是司馬師殺李豐、夏侯玄, 廢曹芳殺曹髦, 借呂安案殺嵇康, 嚇得天下名士不敢妄議。


三國英雄輩出

三國前期之所以精彩, 是因為處于亂世, 冒出了許多在逆境中綻放光芒的英雄, 比如曹操、劉備、關羽、諸葛亮等。 三國后期雖然亂世,

卻也是偏安一方的治世, 既像春秋又像戰國。 哪怕政治環境最穩定的蜀國, 內部也并不平穩, 荊州人、益州人、東州人各有矛盾, 費祎、譙周、姜維等人各有計較。


姜維

與三國前期相比, 三國后期更加險惡驚悚, 少了些好聽的英雄故事, 多了些沉重的政客故事。 于是羅貫中減少了三國后期的篇幅, 而是將筆墨都傾注在姜維身上, 所以就讓人覺得三國后期人才凋零。

參考文獻:《三國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