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立秋,宜贴秋膘,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怎么养生


熱!熱!熱!

近日持續高溫不下

人們期待一絲清涼

就在今日21時31分, 將迎來立秋節氣

立秋預示著暑去涼來

秋天開始之意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 “立秋”來了, “涼風”是不是已經在路上了呢?然而, 人們期盼的“秋涼”卻遙遙無期。 民間諺語有“早立秋, 冷颼颼, 晚立秋, 熱死牛”的說法, 今年便屬于晚立秋。


立秋養生

1

神調養要做到內心寧靜, 神志安寧, 心情舒暢, 切忌悲憂傷感, 即使遇到傷感的事, 也應主動予以排解, 以避肅殺之氣, 同時還應收斂神氣, 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2

居調養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

應開始“早臥早起, 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 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 且防收斂之太過。

3

食調養秋季燥氣當令, 易傷津液, 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飲膳正要》說:“秋氣燥, 宜食麻以潤其燥, 禁寒飲”。 總之, 秋季時節, 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 以益胃生津。

4

動調養進入秋季, 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 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

立秋飲食

躁則潤之

立秋以后氣溫由熱轉涼, 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 食欲開始增加。 因此, 可根據秋季的特點來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 以補充夏季的消耗, 并為越冬做準備。 秋季氣候干燥,

夜晚雖然涼爽, 但白天氣溫仍較高, 所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 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 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

防燥不膩

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 以在冬季到來時, 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 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 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 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 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補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

立秋養生

立秋之后, 暑去涼來, 但炎夏酷熱仍未消, 天氣逐漸轉向干熱, 早晚涼爽, 白天悶熱。 此時, 人易倦怠、乏力, 清熱消暑要繼續, 但相對炎夏要有變化。

潤肺柔肝

肺與秋季相應, 而秋季干燥,

氣燥傷肺, 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 易產生疾病。 因此, 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 益胃生津, 有益健康。 另外, 肺盛之時易影響肝, 而肝主情志, 疏泄氣血, 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 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養陰清燥

秋燥癥主要靠預防, 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 多吃些蘿卜、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 少吃油炸、肥膩食物, 以防加重秋燥癥狀。

防治感冒

立秋后, 白天炙熱的氣溫到了晚上, 就開始變得清涼起來, 因此, 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繁感冒。 專家提醒, 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 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

盡量少用空調。 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 流通空氣,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調養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 應開始“早臥早起, 與雞具興”。 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 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 且防收斂太過。

適量運動

立秋后, 濕熱仍沒有完全消退, 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煉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于劇烈。 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煉;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 以防體力消耗過大, 暴曬灼傷皮膚;在高溫濕熱中不宜運動過于劇烈。

隨著立秋的到來, 整個秋季漸次拉開序幕。 健康生活, 從養生開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