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立秋还在“贴秋膘”吗?这种习俗已经OUT啦!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桐月明中。

——宋·劉翰《立秋》

又是一年立秋到, “立春吃春餅, 立秋貼秋膘”是北方地區多年以來的習俗。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 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 因為人到夏天, 本就沒有什么胃口, 飯食清淡簡單, 兩三個月下來, 通常體重都要減少一些。 秋風一起, 胃口大開, 想吃點好的, 增加一點營養, 補償夏天的損失, 以備過冬御寒。 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吃肉, 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 “以肉貼膘”。

但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現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攝入的脂肪、蛋白質含量并不低,

所以也就沒有刻意“貼秋膘”的必要了。 而且, 對于心腦血管病患者或者老年人來說, 盲目“貼膘”反而容易導致一些疾病發作或反復、加重。

那么立秋要怎么吃?該如何“補”?

立秋以清肺祛濕為主

立秋時節正處于伏天, 在長夏過后, 基本延續了濕熱的特點, 同時, 此時還伴有暑熱, 而暑熱也可以導致肺熱, 因此, 在中醫看來, 立秋時節應該以清肺祛濕為主。 肺與呼吸系統相關, 《黃帝內經》記載, 肺開竅于鼻。 鼻子干、咽痛、咳嗽、咳黃痰、便秘、身熱、伴有喘息都是肺火的表現。 中醫上講, 肺與大腸相表里, 如果肺火嚴重則可以導致腸燥便秘。 所以, 當家中的大人或孩子有高熱、急性肺炎等病癥時,

有大便不通的情況, 可以用通便的方法退熱、治咳嗽。

金銀花是最好的代茶飲

去肺火, 金銀花是最好的代茶飲, 能夠去除肺火和胃火。 用金銀花做代茶飲用量是比較大的, 在處方中, 金銀花的用量都在15克左右。 日常泡水, 用6~10克金銀花就可以了, 在此基礎上加入菊花, 在去肺火的同時還能起到清肝的作用。 一般來講, 一次的量沖泡2~3次為宜。 如果不能接受金銀花的苦澀味道, 可以加入適量的冰糖。 在在沖泡的代茶飲中加入的菊花一般用的是白菊花、杭菊、雛菊等, 如果采用野菊花, 去火的藥效則過大, 也不適宜。

通過掐按穴位去肺火

除了通過喝茶去火, 按摩手掌上的穴位也可以達到去肺火的功效。 這兩個穴位是魚際穴和少商穴。

魚際穴位于手掌骨中間, 細心的人們可以發現, 自己的手掌里側偏白, 外側偏紅, 魚際穴就在這之中。 少商穴位于大拇指指甲蓋左下側0.1厘米的地方。 當人體的肺熱現象很嚴重的時候, 例如嗓子疼、腫、咳嗽, 可用手指甲掐按這兩個穴位, 每次掐按10次左右, 起到輔助的去肺火功效。

冬瓜的清肺祛濕效果最好

冬瓜可以祛濕又可以清熱, 是清肺祛濕最好的食物。 《本草綱目》中記載:冬瓜, 甘, 微寒, 無毒。 主治:小腹水脹, 利小便, 止渴。 冬瓜主要用來治療水腫。 在中醫藥用中, 多采用冬瓜皮。 食療的過程中, 建議多吃冬瓜, 和冬瓜皮藥用的效果是相同的。 濕氣重的時候, 人的舌苔比較厚、比較白, 大便不成形。 這一癥狀多集中在肥胖人群中。

對此, 可以多食用冬瓜湯, 不僅清肺祛濕, 還具有減肥的作用。 生活中, 不少老年人喜歡將冬瓜子晾曬干炒制食用。 在中醫中, 冬瓜子有潤肺化痰的作用, 一般用生的冬瓜子煮在藥里, 如果炒制會降低其潤肺的功效。

除了冬瓜, 還有不少可以祛濕的食物。 在立秋時節, 首推的就是荷葉。 立秋時節暑熱還在, 采用荷葉祛濕的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采不到新鮮的荷葉, 可以用干荷葉, 搭配薏米、山楂、大米熬粥, 效果最好。 先將干荷葉熬水, 用荷葉水來煮粥。 荷葉和薏米都是祛濕效果比較好的食物, 加入山楂, 不僅能降血脂, 吃起來的口感也會好一些。

秋季適當進補, 少辛多酸

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 除了“貼秋膘”,

適合立秋時節吃的食物還有很多。 立秋進補應當堅持“少辛多酸”的原則, 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 適合吃一些多汁、甘味、酸味的食物。 甘味食物性質滋潤, 具有緩急、和中、補益的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 與肉食相比, 葉類、花菜和部分瓜果的平補功效更為突出, 如鮮藕、蘋果、西蘭花、梨、柑橘等, 可適當食用。

立秋節氣養生, 就從日常飲食開始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