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位文史掌故大家 養生之道與常人相反 每餐離不開葷腥

鄭逸梅(西元1895-1992年),江蘇蘇州人,海內外知名的文史掌故大家,有“補白大王”之稱,在其高齡97歲時,仍身心清健,不輟寫作,且目不昏、耳不聾。 每日寫作兩三千字,從不間斷,10年間出版單行本書籍23種,被港澳報界譽之為“電腦”。

鄭老的飲食養生之道可以說與常人反其道而行。 一般老年人應當是多吃蔬菜,少食肉類,可是他恰恰相反,每餐離不開葷腥。 鄭老平時最愛吃的,有豬蹄、蛋餃、蛋炒飯、豬油菜飯等,尤其喜愛吃豬蹄。 鄭老認為:豬蹄是豬身最精華之處。 紅燒、白燒他都喜歡。

紅繞純用醬油,白燒則用食鹽佐以膪肉或火腿。

鄭老晚年心臟、膽囊都不健康。 他的兒媳高肖鴻是位退休的高級醫師,曾力勸他少進肉食。 為了使蔬菜類食品能適合他的口味,他的兒媳煞費了苦心,但拗不過他的嗜好,也偶爾做頓豬蹄菜肴給他,作為他筆墨辛勤的慰勞。 豬蹄具有填腎精、健腰腳、滋胃液、滑皮膚、長肌肉等滋補功效。

鄭老一生寫作,從事腦力勞動須有高能營養物質補充大腦消耗的需要,而堂腥物中的豬蹄正是這種較好的美食。 不僅如此,它的“填腎精、健腰腳、滋胃液、滑皮膚、長肌肉”等作用也正是老年人抗衰老所必需的。 此外,鮮菱、鮮蓮子也都是鄭老所喜愛食用的。

吃新鮮蓮子時,鄭老喜歡將蓮肉剝出後煮熟,用糖拌了吃。 他認為這種吃法可以給人以清鮮的感覺。

鄭老的作息飲食是非常有規律的:每天6點起床,一天之中,早晨先空腹飲西洋參湯一顯,再進粥一碗,佐以肉鬆、花生醬、乳腐等食品;午睡後沖飲牛奶一杯,有日時摻以蜂蜜之類,再吃餅乾數片;中晚飯則都吃飯一碗,菜則全仗兒媳安排;90歲前以葷為主,90歲後則以素為主,偶爾進葷。 在飲食的原則上,鄭老一貫堅持的是衛生第一、方便第二、味美第三、價格第四、營養第五。 對宴會上的花色冷盆,鄭老是非常反感的,他認為菜肴經過人手反復擺弄,雖然好看,總不太乾淨。

對於西餐,他也有自己的否/法,他認為漢堡包、肯德基這一類速食食品是在自動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品質過關,能令人放心食用。 對蔥、能、薑、辣椒、芹菜等帶有一股氣味的蔬菜,他是絕對不進口的。

調味品內不食咖喱、槽油、蠔油、辣辣醬油、胡椒、花椒、芥末等。

葷食內不食甲魚、曼、羊肉(鄭老生肖屬羊,因此忌請吃羊)、兔肉、蛙、蛇等。 對於自己的高夀,鄭老自己的結論是:不吸煙、不酒、不括花惹草,常以典籍文物自娛。 既不和人爭名也不和人爭利,一切付諸淡然。 他以物質上知足常樂,精神上自得自樂來自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