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藏在老小區角落裡的面攤,沒有熟人帶根本找不到

成都的麵館可謂無處不在。

有高大上的商場店, 服務好味道統一;有常見的路邊街店, 有面有米線, 有各種臊子, 價格實惠分量足;還有就是比較代表成都市井特色的門衛面。

往往藏身於社區的門口, 沒得招牌, 沒有環境可言, 一般都是夫妻檔。 而往往就是這種小攤子, 味道絕對不會差。

鍋盔女王的南充小面, 老闆超級親切可愛

破破爛爛的社區門口, 掛了個白板子, 有一半都褪色了, 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寫的啥, 隱約可見“南充”二字。

這種門衛小麵館, 一般味道都不會差。 走, 進去一試!

替換高清大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環境真的等於沒有, 門面不過十個平米, 外面壩子裡擺個三張桌子, 資格的蒼蠅館子風格。 經營的一看就是兩母女, 頭髮一個比一個短, 哈哈哈。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服務卻很熱情, 外表看起凶巴巴的, 但是一和她說起話發現親切又好耍。

一看就是成都老超姐那種類型, 不信你們自己看擺著的二維碼【鍋盔女王】, 老闆很好意思地說:“你喊我女王就是的。 ”看我拿起相機拍她還說:“哎呀, 我今天一點都不帥, 早曉得打扮一下嘛。 ”

替換高清大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我看著鍋盔女王的二維碼頭像, 和老闆說:“這個頭像和你現在還是有點差距哦, 長胖了哇。 ”老闆也不惱, 反而笑嘻嘻地說:“是的嘛, 他們一天喊我晚上喝酒喝酒,

喝胖了, 我要減肥了。 ”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和夥伴一人點了一碗面一碗粉, 邊上老闆說其實她家最好吃的是鍋盔, 那肯定要試試咯……

替換高清大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進來的時候就看到老闆在做鍋盔, 掀開邊上的蓋子, 裡面一個個已經被烤的熱乎乎胖嘟嘟的方鍋盔伴著微微的麵粉香氣, 一下吸引了我的鼻子和眼睛。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鍋盔皮子由於都是才從鍋裡烤出來的, 真的很酥很脆, 一口下去噗噗掉渣的那種。 等吃到一半左右, 裡面的紅油就滲透到了面皮中, 變得柔軟而重口, 好吃慘了。

滑溜溜的麵條配脆香香的鍋盔, 左手拿餅右手拌面, 吃的好爽。

肉臊子藏在面下麵,

這是老闆給顧客的“驚喜”。

面是水面, 吃起軟綿綿的帶點滑滑的感覺, 很適合老年人的那種口感, 味道沒有驚豔到我, 但也可以。

替換高清大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就像吃肥腸粉要配鍋盔一樣, 吃南充米粉肯定要配個南充的油幹才行。 其實就是油餅子, 只不過更小, 更薄, 更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這家的油幹, 建議的吃法就是一半泡在湯裡, 等你先吃幾口粉, 然後油幹會被湯汁泡的一半脆一半軟的斷開, 接下裡你就可以吃到脆軟兩重天的感覺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坐在這種小院子裡, 好像時光一下就慢了下來, 這一切都讓長在廠區裡的五花非常的享受。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下崗工人的小面攤,

吃得就是家常味

這家麵館是我最愛的一家, 老成都的味道, 值得一吃。 門口多大一個黑黢黢的鐵門, 要進門了才能看到這簡單的面攤。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攤主是一對中年夫妻, 阿姨姓馮, 叔叔姓代, 2000年下崗賣面, 到現已經18年了。

一個人打料下面, 一個人收拾。 沒客人的時候就包抄手、弄煎蛋, 雖然沒有語言交流, 但是那種默契程度已不用多言。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最好吃的臊子, 肯定也是自家拿手絕活。 幹香型臊子, 馮阿姨說炒臊子每次要炒兩個小時, 用前夾肉+五花肉, 肥瘦要四六開這樣口感最好。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炒的時候板油和菜油都會用, 然後慢慢炒慢慢熬, 把肉裡面的水分炒出來,

讓油氣進到肉裡。

待麵條煮好後, 每碗的尖尖上面舀上那麼兩勺, 仿佛給這碗麵條最後的加冕一樣。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煎蛋必不可少, 為啥家裡的煎蛋就是沒有外面的好吃類, 無非就是油放少了嘛~

代叔叔這樣把蛋打到溫油裡, 滿滿煎不停澆油, 讓兩面都炸得焦黃, 這蛋怎麼會不好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最讓我喜歡的是寬面, 肉臊子在馮阿姨兩個多小時的炒制, 已經把肉香味道全部炒出來了, 濕潤度剛好, 介於彈牙和卡牙之間的口感, 正好和這個寬面絕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再配上這金黃的煎蛋, 叫我們如何能不空碗?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一個普普通通小面攤, 他們已經開了18年。

食材方面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也不得給你吹牛說些沒有的。而往往就是這點,才是這種小門衛面攤子最吸引人的地方了吧~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藏在紅磚角落裡的面攤,沒有熟人帶根本找不到

這家店藏到卡卡角角頭,又沒有店招,就是一個一室一廳的紅磚房改出來的鋪面,沒有熟人帶你去,根本就找不到。

除非你運氣比較好,店裡坐不下,老闆在門口擺了兩張桌子,暗示你這裡有家面店。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這家店只開中午!早上10點開門,中午兩點一過基本上就關門咯。錯過時間想去吃面,那你就只有第二天趕中午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老闆兒只賣豇豆面,要吃他們家的面你就只有選擇豇豆面,根本不給你選擇困難的機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點的最多的就是紅湯豇豆面,底料都和清湯的不同。

自製的紅油海椒裡泡著多大一坨豬油,給這碗只有豇豆哨子的面增加了香氣。紅油海椒的辣和泡豇豆蘿蔔的酸,中和很舒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相比紅湯,清湯更能吃出來豇豆哨子的味道,再加上番茄,整個面的味道偏酸,雖然是白味的,但是吃起來酸酸的,很開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清湯相比紅湯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喝湯。麵湯經過豬油、酸豇豆的加工,味道也不是純粹的煮面水,好喝又溫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幹拌豇豆面的醬油和芝麻醬混合的味道刺激味蕾,豇豆裹在麵條上可以同時吃到面和豇豆,但是麵條煮的有點軟,吃起來沒有幹拌面稍硬一點的口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作為一家蒼蠅館子,收費是真的便宜!二兩面+煎蛋=7元,所以來這吃面的人碗頭都加了雞蛋,有些還加了兩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不過你去吃面的時候千萬不要喊老闆多給點臊子,不然老闆兒就要吼道:“曉不曉得豇豆好貴!沒得多的!”

如果你實在想要多點豇豆也是可以的,厚起臉皮去加,老闆兒嘴巴硬心頭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這幾家路邊的攤攤兒面,都是老饕無私分享的珍藏,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你的口味呢?

二就是二,也不得給你吹牛說些沒有的。而往往就是這點,才是這種小門衛面攤子最吸引人的地方了吧~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藏在紅磚角落裡的面攤,沒有熟人帶根本找不到

這家店藏到卡卡角角頭,又沒有店招,就是一個一室一廳的紅磚房改出來的鋪面,沒有熟人帶你去,根本就找不到。

除非你運氣比較好,店裡坐不下,老闆在門口擺了兩張桌子,暗示你這裡有家面店。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這家店只開中午!早上10點開門,中午兩點一過基本上就關門咯。錯過時間想去吃面,那你就只有第二天趕中午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老闆兒只賣豇豆面,要吃他們家的面你就只有選擇豇豆面,根本不給你選擇困難的機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點的最多的就是紅湯豇豆面,底料都和清湯的不同。

自製的紅油海椒裡泡著多大一坨豬油,給這碗只有豇豆哨子的面增加了香氣。紅油海椒的辣和泡豇豆蘿蔔的酸,中和很舒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相比紅湯,清湯更能吃出來豇豆哨子的味道,再加上番茄,整個面的味道偏酸,雖然是白味的,但是吃起來酸酸的,很開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清湯相比紅湯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喝湯。麵湯經過豬油、酸豇豆的加工,味道也不是純粹的煮面水,好喝又溫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幹拌豇豆面的醬油和芝麻醬混合的味道刺激味蕾,豇豆裹在麵條上可以同時吃到面和豇豆,但是麵條煮的有點軟,吃起來沒有幹拌面稍硬一點的口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作為一家蒼蠅館子,收費是真的便宜!二兩面+煎蛋=7元,所以來這吃面的人碗頭都加了雞蛋,有些還加了兩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不過你去吃面的時候千萬不要喊老闆多給點臊子,不然老闆兒就要吼道:“曉不曉得豇豆好貴!沒得多的!”

如果你實在想要多點豇豆也是可以的,厚起臉皮去加,老闆兒嘴巴硬心頭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這幾家路邊的攤攤兒面,都是老饕無私分享的珍藏,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你的口味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