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夏未央, 秋已至

涼風至, 白露生, 寒蟬鳴

風吹一片葉, 萬物已驚秋

你好, 秋天!

立秋,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秋”指暑去涼來, 是天氣由熱轉涼, 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到了立秋, 梧桐樹開始落葉, 因此有“落葉知秋”的說法。 從文字角度看, “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 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01

立秋習俗

1

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歷七八月份舉行, 是為了迎接秋忙而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 有些地方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 也有單純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

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其規模和夏忙相當, 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雜貨市等。 現今把這類集會, 叫做“經濟貿易交流大會”。 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2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始于漢代, 后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 此時收獲已畢, 官府與民間皆于此日祭神答謝。 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 唐韓偓《不見》詩:“此身愿作君家燕, 秋社歸時也不歸。 ”在一些地方, 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3

貼秋膘

“貼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 這一天, 普通百姓家吃燉肉, 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 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02

三候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

涼風至: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 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的熱風。

白露降:早晨, 大地上會有霧氣產生。

寒蟬鳴:秋天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03

節氣養生

1

怎么養神?

要做到內心寧靜, 神志安寧, 心情舒暢, 切忌悲憂傷感, 即使遇到傷感的事, 也應主動予以排解, 以避肅殺之氣, 同時還應收斂神氣, 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2

怎么睡?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 應開始“早臥早起, 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 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 且防收斂太過。

立秋乃初秋之季, 暑熱未盡, 雖有涼風時至, 但天氣變化無常, 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情況。 因而著衣不宜太多, 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 易受涼感冒。

3

怎么吃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補之, 辛瀉之”。 可見酸味收斂肺氣, 辛味發散瀉肺, 秋天宜收不宜散, 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 多食酸味果蔬。

秋季燥氣當令, 易傷津液, 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 以益胃生津。

4

怎么動

進入秋季, 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 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 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秋季養生功, 即《道臧·玉軸經》所載“秋季吐納健身法”, 具體做法:清晨洗漱后, 于室內閉目靜坐, 先叩齒36次,

再用舌在口中攪動, 待口里液滿, 漱練幾遍, 分三次咽下, 并意送至丹田, 捎停片刻, 緩緩做腹式深呼吸。

吸氣時, 舌舔上腭, 用鼻吸氣, 用意送至丹田。 再將氣慢慢從口中呼出, 呼氣時要默念哂字, 但不要出聲。 如此反復30次。 秋季堅持此功, 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文字來源 / 網絡

圖片來源 / 96編輯器、創客貼

編輯 / 陳香婷

文章由班筑軟件整理發布, 侵權必刪!

【代理專線】

【業務專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