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老人隱姓埋名54年,身份無意被女兒爆出,相關部門立即送他上京

本文系作者大錘子授權有閑者說歷史原創發表,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在中國漫長而又艱苦的革命生涯之中, 許許多多的愛國人士為之拋頭顱灑熱血, 選擇用自己的血肉為祖國的領土築起一道特殊的“長城”, 選擇用他們的英雄事蹟譜寫那一曲曲深入人心的讚歌。 在他們之中, 也有過一群無名英雄, 雖然很少上戰場, 但是肩上所擔負的重任並不比任何人低, 他們就是首長的貼身警衛。 而今天筆者給大家所介紹的這位警衛員, 他的重任是保護毛主席的安全, 後面卻因為一些事情回到了老家。


奉孝同

他的名字叫做奉孝同, 出生在湖南省的新化縣中, 家中環境自小也不是很好, 所以並沒有能夠接觸到太多的教育機會。 在1950年的時候, 在抗美援朝關於志願兵的徵召下, 他選擇從軍入伍, 也算是滿足了少時希望扛槍的心願。 三年的槍林彈雨, 三年的風雨洗禮, 讓那個曾經青澀的小夥子一躍成為眾人數起大拇指的戰鬥英雄, 後來憑藉著過硬的軍事素質有幸來到了毛主席的身邊。

那幾年在老人的回憶中是最難忘的, 對於每天能夠看到以及守衛著心中的紅太陽毛主席, 他的內心既是榮幸的但也有些許忐忑不安。 此時的他比以往更加的努力, 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面就相繼獲得了“技術能手”、“射擊能手”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在一次和主席的談話中, 毛主席瞭解到了奉孝同文化水準並不是很高, 便笑著跟他說:“你這個小老鄉也要多看點書咯”。 他聽後紅著臉點了點頭, 後面的日子裡除了日常的訓練, 奉孝同又多了一項看書的任務, 長期的堅持下, 後面的他已經能夠正常的讀書看報了。

1958年的時候, 由於國家的經濟以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才, 31歲的奉孝同在這個時候選擇回到湖南老家, 為自己那個交通不便加上積貧已久的村子貢獻出一份力量, 也算不枉在主席身邊待了這麼久。 自1960年, 此後的二十年內對於奉孝同而言都是十分難過的, 由於天災加上一些特殊原因, 導致他一家子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有時候糠咽菜都是一個稀罕物。

但是毛主席曾經對他有過囑託, 讓他不要把做過警衛的事情說出去, 部隊是有紀律的。

正是這份對於紀律的堅守, 奉孝同家鄉的老人都不知道他曾經的英雄事蹟, 唯一聽過的就是他上過抗美援朝的戰場, 後來選擇在老家默默的當個農民。 本以為這樣平靜的生活會這樣一直的過下去, 沒想到的是老人突發腦溢血, 送進醫院之時也無人照料, 她女兒在無意之中和醫護人員說起了他曾是毛主席警衛員的事情。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時間許許多多的愛心人士以及新聞媒體都前來看望這個老人。 在面對記者的採訪時, 他提到自己這輩子最大的榮譽就是給毛主席當了警衛員, 最後的心願希望能去北京看看毛主席的遺容。

後來經過無數愛心人士的接力以及相關部門的支持, 老人的上京夢終於達成, 這一天讓他等了整整55年。 11月17日的早上, 毛主席紀念堂已經來了很多人, 工作人員特意為老人開了綠色通道, 當再次看到水晶棺的毛主席後, 老人心中的感情再也抑制不錯, 一聲帶淚的:“毛主席”感動了在場很多人, 後來的他努力站穩, 向著毛主席的遺體三鞠躬後再度失聲痛哭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