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同是皇帝,雍正善待张廷玉,乾隆为何不善待

張廷玉是康熙年間的進士, 在康熙皇帝執政的時候就很受康熙皇帝的重視。 等到雍正皇帝繼位的時候, 張廷玉竟然成了新成立的軍機處的四位大臣之一, 依然很受皇帝的重視, 并且被雍正皇帝親自下令陪享太廟, 享受了文臣的最高待遇。

可是, 到了乾隆皇帝執政的時候, 張廷玉竟然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 不僅不能告老還鄉, 拖著年邁的身體在朝堂當中繼續兢兢業業地干工作, 而且還要多次擔著被乾隆皇帝責罵的風險, 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乾隆皇帝為何那么對待張廷玉, 不僅剝奪了張廷玉的陪享資格,

還把張廷玉的官職罷了, 讓張廷玉灰溜溜地回家了。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為張廷玉依仗著他的三朝元老的身份, 在朝廷當中拉幫結派, 和當時的大臣鄂爾泰斗來斗去, 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的!

乾隆皇帝熟讀歷史, 很清楚黨爭的嚴重后果, 自然知道如何處理黨爭。 所以, 乾隆皇帝本著斬草除根的想法, 不僅罷了張廷玉的官, 還罷了鄂爾泰的官, 讓朝廷的黨爭暫時告一段落, 并且緩和了朝廷的內部矛盾, 有利于當時的政局穩定。

由于鄂爾泰是滿臣, 所以, 乾隆皇帝顧及同族的身份, 罷了鄂爾泰的官職后, 就不怎么管了。 并且, 乾隆皇帝還提拔了其他的滿族大臣, 讓他們繼續扶持著朝廷的政治, 讓漢族官員不那么霸道,

維持著朝廷的政局平衡。

張廷玉是漢族官員, 又是三朝元老, 還在朝廷當中有很高的威望, 自然就成了乾隆皇帝的重點打擊對象。 在打擊“罪魁禍首”, 這樣的謀略在歷朝歷代都有體現, 并且不少皇帝都把它運用得很好。

既然有了朋黨之爭, 既然有官員的勾心斗角, 那么, 乾隆皇帝肯定不會容忍, 肯定會好好地處理這個事情, 因為唐朝末年、明朝末年和南宋的時候就是因為朋黨之爭把國家弄得很快就滅亡的。

就這樣, 在殺雞儆猴的戰術運用下, 乾隆皇帝首先拿張廷玉開刀, 把張廷玉搞得身敗名裂, 讓張廷玉再也沒有了威望和地位, 讓朝廷的大臣都知道了清朝還是英明神武的乾隆皇帝說了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