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宋朝的国土面积这么小,为什么人口那么多?这要感谢一个邻国

中華兩千多年, 有數十個朝代更迭, 稍微細心觀察下, 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宋朝的國土面積相對來說非常小, 可是人口數卻不少。

漢朝時期, 國土面積最大約有600萬平方公里, 人口最多約有6000萬;隋朝時期, 國土面積最大約有460萬平方公里, 人口最多約有5000萬;唐朝時期, 國土面積最大約有1200萬平方公里, 人口最多約有8000萬;明朝時期, 國土面積最大約有1000萬, 人口最多約有1.2億;清朝時期, 國土面積最大約有1300萬, 人口最多約有4億。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 北宋時期, 國土面積最大約有280萬平方公里, 人口最多約有1.3億;南宋時期,

國土面積最大約有200萬平方公里, 人口最多約有8000萬。 由此可算出, 每個朝代“一平方公里”的人口數:漢朝為10人, 隋朝為11人, 唐朝為7人, 明朝為12人, 清朝為30人, 北宋為46人, 南宋為40人。

由此可見, 宋朝的人口是最繁榮的。 在古代, 人口就是生產力, 因此歷朝歷代都會鼓勵生育。 人口之所以有瓶頸, 除了戰爭、饑荒等因素外, 糧食的產量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1984年, 我國正式宣布解決了溫飽問題, 這在當時是個了不起的成績, 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積, 養活了21%的人口。

那么, 宋朝這么小的面積, 為什么能養活這么多人呢?這要感謝一個地方, 千年之前叫占城國, 如今屬于越南。

占城國與中國有很深的淵源, 西漢時期屬于中國疆域, 東漢末年從中國獨立,

之后成為中國朝代的藩屬國。 宋朝是經濟最發達的朝代, 對外貿易也很繁榮。 占城國有種叫做占城稻的稻米, 高產、耐旱、不挑土壤和氣候, 最關鍵是成熟期非常短, 只有50天。

《宋史》記載:稻比中國者, 穗長而無芒, 粒差小, 不擇地而生。 公元1011年, 占城國便將這種稻米當做貢品, 宋朝先在福建等地試點, 然后推廣到全國, 這種高產量的稻米一下子解決了吃飯的問題, 宋朝人口因此暴漲。

參考文獻:《宋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