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歼20上最神秘的设备:外形呈长条状 中国其他战机都没有

作為我國第一款自主研發制造的第五代隱身戰斗機, 殲-20自誕生之日起就引得了無數目光的關注。 而有關這一型隱身戰機上林林總總的各類天線設備的未解之謎話題, 也總是能引發無數的相關愛好者的參與和熱議。 而在這些不斷被我們發掘出的神秘設備有關的話題之中, 當屬殲-20到底有沒有裝備如俄羅斯蘇-57戰機身上那種用于補盲的側視雷達最為引人關注。 實際上, 在許多人對殲-20身上各種設備的解讀和猜測時, 十有八九都會把位于該機機頭部位的某個疑似長條形天線的設備標注為側視雷達。

那么問題來了, 殲-20戰機上真的裝備了側視雷達這種設備嗎?

(殲-20上這個設備, 實際上并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側視雷達)

其實有關側視雷達這個概念, 早就不算新鮮了, 雖然大多數人接觸到這個概念還是受到了蘇-57戰機上所使用的N036B側視雷達的影響。 不過必須澄清的是, 最早采用側視雷達設計的隱身飛機并不是蘇-57戰機, 而是美國的B-2隱身轟炸機。 在該型飛機上由于采用的獨特的飛翼型結構, 因此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機頭用于安裝搜索雷達。 在B-2隱身轟炸機上, 設計師大膽的采用了在其機身側面各安裝了1部APQ-181型相控陣雷達的方式, 賦予了該機有效方位角搜索角度遠超于傳統軍用飛機的搜索能力。 除了B-2隱身轟炸機外,

美國的F-22隱身戰斗機也曾經有過在其機頭兩側加裝側視雷達的計劃, 不過最終因為成本問題而不了了之。

(安裝在B-2隱身轟炸機機身兩側的APQ-181側視相控陣雷達)

而在蘇-57戰機上所采用的側視雷達, 其主要用途也是彌補主搜索雷達無法估計的機身兩側與尾部方向。 這款被稱為N036B的側視雷達工作在X頻段, 采用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天線陣列(AESA), 并以分布式布置的方式安裝在蘇-57戰機的機頭兩側與機尾尾椎之中, 為該機提供了近乎360°的周視視野。 不過由于安裝空間有限的原因, N036B雷達的天線孔徑被設計的僅有50*30cm的大小, 每面天線所集成的T/R組件也才350個左右, 以上這些因素都對此型號的有效探測距離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

根據估計, N036B側視雷達對典型戰斗機目標的有效截獲距離不會超過100KM, 遠遠低于機頭主搜索雷達的作用范圍。 不過, 如果單純考慮到是為戰機進行"補盲"與增強360°范圍內的態勢感知能力的話, 蘇-57戰機上N036B測試雷達那稍小的有效作用范圍也是可以勉強接受的。

(蘇-57所采用的N036B側視雷達由于空間所限, 作用距離十分有限)

中國的殲-20戰機和其他第五代戰斗機一樣, 有對360°范圍內態勢感知能力與主雷達無法顧及的其他方向上"補盲"的強烈需求, 不過殲-20并未選擇用側視雷達進行"補盲", 而是采用了率先在美國F-35戰機上投入使用的分布式光電孔徑系統(EODAS)與頭盔顯示器(HMDS)的組合。 由于這套系統中運用了先進的高分辨率凝視紅外成像技術,

因此其相比側視雷達具有著體積更小、分辨率更高、更難以被干擾以及戰場隱蔽性更好的優勢, 顯而易見, 這些優勢決定了EODAS+HMDS的組合更加適合對隱身有著嚴苛要求的第五代戰斗機。 同樣是對于戰機態勢感知能力的增強與"補盲", 殲-20與F-35這種EODAS+HMDS模式在智能雷達蒙皮沒有實際成熟之前, 是遠優于側視雷達的。

(當前條件下實際"補盲"效能遠勝于側視雷達的分布式光電+頭顯組合)

既然殲-20戰機并沒有采用側視雷達, 那它機頭那個疑似長條形天線的設備到底是什么用途呢?答案是大氣數據傳感器。 我們在各類飛機上十分常見的空速管就是大氣數據傳感器, 其主要用途是為飛機提供諸如空速、攻角、總壓與靜壓等大氣數據信息,

而飛行員與飛行控制系統乃至發動機控制系統都必須在工作過程中以這些實時更新的數據為參考, 才能比較明了的了解飛機所處的狀態與數據。

(傳統飛行器上大量采用空速管的就屬于大氣數據傳感器的一部分)

不過很顯然, 在重視隱身的第五代隱身戰機上, 這些造型奇特的大氣數據傳感器不可避免的會對戰機的整體隱身性能造成很比較大的負面影響。 為此, 一種可以完美契合隱身戰機蒙皮的嵌入式大體數據傳感器就被工程師們所發明了出來。 這種嵌入式系統可以在不依靠傳統空速管與靜壓管的前提下, 通過十分敏感的壓力傳感器陣列對戰機表明的壓力變化分布進行精確的測量, 并以此計算出戰機的各種大氣數據,為戰機的飛行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而在諸如B-2、F-22、F-35等很多重視隱身設計的飛行器上,均采用了這種有利于戰機整體隱身的嵌入式大體數據傳感器取代了傳統的空速管傳感器。

(F-35與殲-20機頭都安裝有嵌入式大氣傳感器與備份空速管)

有這些珠玉在前的使用案例作為參考,我們的殲-20戰機自然也是緊跟潮流。因此,在殲-20量產型那細膩的機身蒙皮上,除了一套用于提供系統備份的輔助式空速管外,我們再也找不到其他傳統大氣傳感器存在的痕跡。而在此型戰機上一直被誤以為是側視雷達的這個長條形設備,實際上就是一套完美契合了戰機蒙皮的嵌入式大氣數據傳感器系統。在已經確認了殲-20采用的是EODAS+HMDS這種相比雷達更加先進的態勢感知和"補盲"手段的組合后,所謂側視雷達的說法,很顯然是難以站得住腳的。(利刃/QG)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系我們。

并以此計算出戰機的各種大氣數據,為戰機的飛行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而在諸如B-2、F-22、F-35等很多重視隱身設計的飛行器上,均采用了這種有利于戰機整體隱身的嵌入式大體數據傳感器取代了傳統的空速管傳感器。

(F-35與殲-20機頭都安裝有嵌入式大氣傳感器與備份空速管)

有這些珠玉在前的使用案例作為參考,我們的殲-20戰機自然也是緊跟潮流。因此,在殲-20量產型那細膩的機身蒙皮上,除了一套用于提供系統備份的輔助式空速管外,我們再也找不到其他傳統大氣傳感器存在的痕跡。而在此型戰機上一直被誤以為是側視雷達的這個長條形設備,實際上就是一套完美契合了戰機蒙皮的嵌入式大氣數據傳感器系統。在已經確認了殲-20采用的是EODAS+HMDS這種相比雷達更加先進的態勢感知和"補盲"手段的組合后,所謂側視雷達的說法,很顯然是難以站得住腳的。(利刃/QG)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系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