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民国长衫不仅是衣裳 彰显老师的尊严

本文作者黃強

北京大學師生最不講究衣著打扮, 老師和學生多是長衫。 海歸的洋博士胡適、劉半農也總是長衫, 很少見他們穿西裝。 至于李大釗、周作人、錢玄同這些在日本留過學的人, 更是一年四季穿長袍, 有時還要套上一件馬褂。

【圖7, 蔡元培穿長衫】

抗戰勝利后, 俞平伯在北大講授古代文學。 鄧云鄉是中文系學生。 俞平伯引經據典……適值冬天, 教室朝南, 陽光充足。 俞平伯頭戴黑羔皮土耳其式高筒小皮帽, 外罩陰丹士林藍布大褂, 里面藏青綢料棉袍, 而大褂短于棉袍約二寸許。 顯見大褂新時同棉袍一樣長,

洗后縮水, 便越來越短。 內穿黑色棉褲, 而褲腿又長于棉袍二寸許, 蓋棉褲原系綁腿褲, 后不綁腿, 散著又比棉袍長了。 如此三截式樣裝束。

【圖8, 馮友蘭穿長衫】

馮友蘭、聞一多、張子嵩常年長褂長袍, 很少見他們穿西裝。 清華大學30年代梅貽琦校長常年穿長袍長褂。 教授們, 俞平伯、劉文典穿著寬大、御闊袖長袍。

1927年, 黃侃任教中央大學, 與校方約定“下雨不來, 降雪不來, 刮風不來”, 綽號“三不來教授”。 中央大學教授們大多西裝革履, 進出乘坐汽車, 最起碼也有黃包車。 唯黃侃天天步行, 出入總是一件半新不舊的長衫, 用一塊青布包幾本常讀之書。

【圖9, 黃侃穿長衫】

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徐悲鴻, 平時穿黃銅鈕扣的青色土布長衫, 儉樸古雅。

因為經常畫畫, 有時候長衫上也會沾上顏料。 徐悲鴻中國畫、西洋畫皆能, 他繪畫與傅抱石不同, 穿戴的齊整, 傅抱石則習慣脫掉外衣, 夏季時, 傅抱石一人關在畫室里, 穿著汗衫, 揮汗如雨。

【圖10, 徐悲鴻穿長衫】

武漢大學政治系任凱南教授常穿長袍上罩著藍布大褂, 布鞋。 兩人出門時都帶一根手杖, 而且都把手杖掛在左肘上, 頗有名士風度。

抗戰期間, 夏丏尊與葉圣陶是女兒親家, 他在南屏女中兼課, 一年到頭穿一件破舊的粗布長衫。 一天, 幾個學生找他借這件長衫, 說是演戲用。 幾天后, 學生來還衣服時, 用包裹包了兩件長衫, 一新一舊。 她們對夏丏尊說:我們敬佩先生, 無由表達, 見先生長衫破舊, 我們全班學生建議為先生添置新衣一件,

但裁制需有尺寸, 我們又恐明說了為先生拒絕, 所以便假說為了演戲需要。 借得長衫后, 我們買了布, 依照先生舊衣的尺寸制成新衣一件。 這件新衣是我們全班學生所縫制, 每人都縫了幾針, 細行密線, 交織著我們全體對先生的敬愛仰慕, 聊表心意!請先生一定要笑納, 并原諒我們事先對您的隱瞞!夏丏尊一時激動, 竟忘了致謝, 立即穿上新衣, 挨個到所有教師休息室展示一番。

【圖11, 陳寅恪穿長衫】

陳寅恪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做導師時, 冬季里面穿著皮袍, 外面罩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 頭上戴一頂兩旁有遮耳的皮帽, 足下蹬著棉鞋, 右手抱著一個藍布大包袱, 走路一高一下, 相貌稀奇古怪的純粹國貨式。

抗戰勝利后,

陳寅恪57歲, 已經雙目失明, 由人攙扶著重返清華園, 校長梅貽琦勸他修養一段時間, 陳寅恪回答:“我是教書匠, 不教書怎么能叫教書匠?我每個月薪水不少, 怎么能光拿錢不干活呢?”臉上帶著微笑, 語氣卻是嚴肅、堅定的。 清華為陳寅恪配了3個助手, 陳寅恪以古代書院的精神授課, 師生之間則以學問道義相重。 那一天, 學生胡守為來到陳宅, 陳寅恪正在工作。 盡管只有他一個學生, 知道他來了之后, 陳寅恪挪步到樓上, 鄭重地換上了一身長袍。 為人師表, 不能不注意儀表, 儀表是老師的面子, 老師的尊嚴。 其身子不令則行, 老師的表率首先從服飾注意, 從言行做起, 即使只有一個學生, 也依然要注意儀表、言行, 授課依然認真。

說明:本文系企鵝號簽約作者黃強原創作品, 未經作者同意, 不得轉載。 授權微信njhuangqiang。

黃強, 字不息。 服飾史學家、金學家。 研究涉及中國服飾史、置業經濟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說等方面研究, 均有著作出版。 已出版《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等著作15本。

新著《金瓶梅風物志》, 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年度好書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