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第2艘国产航母分段曝光?真假存疑但可告慰124年前甲午战争

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 標志著甲午中日戰爭的正式爆發。 這場戰爭不但深刻影響了中國近現代史的走向, 而且開啟了日本半個世紀蠶食、侵略中國的進程。 以史為鑒, 是我們對于中日關系經常說的一個詞。 但是維護國家權益不受侵犯, 保證國家發展進程不被打斷, 光說是肯定不行的。 豐島海戰爆發124年后的2018年7月25日, 國內論壇上出現了一張照片, 表明了中國的決心。

豐島海戰的爆發, 是日本精心設伏偷襲的結果。 7月21日, 淸政府為了支援駐朝鮮牙山的葉志超部, 雇“愛仁”、“飛鯨”、“高升”等三艘英國商輪, 搭載清軍二千五百人由海路赴朝。

另派小炮艦“操江”載運餉銀、槍械同行, 派軍艦“濟遠”、“廣乙”護航。 但這些情報卻被隱藏在天津的日本間諜石川五一偵察到并傳回日本, 日方決定乘機進行襲擊。

7月23日,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接到大本營作戰密令, 即派“吉野”、“秋津洲”、“浪速”等三艘快速巡洋艦組成的笫一游擊隊, 先行出發到牙山灣偵察, 25日凌晨4時半, 第一游擊隊到達朝鮮忠淸道西海岸淺水灣西側之安眼島附近海面。 凌晨7時左右, 北洋水師“濟遠”、“廣乙”發現日方笫一游擊隊3艘艦艇。 7時52分, 雙方相距三千米時, 日艦突然“向濟遠猛射”, 中國軍艦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豐島海戰爆發。

激烈的海戰進行了1小時20分。 “濟遠”在敵艦優勢炮火的猛烈射擊下,

中彈多處。 “廣乙”受傷更為嚴重, 終于不支。 “濟遠”向旅順方向退卻。 “廣乙”擱淺后被清軍自行擊毀。 “高升”號被魚雷擊中, 700多人犧牲。 這場戰斗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無論是軍事戰略、武器裝備、軍官操守上, 都存在重大的問題。 這也決定了在接下來的戰爭結果。

甲午戰爭已經過去了120多年, 盡管當時中日雙方都在花大價錢采購國外軍艦, 但日本投入的更大。 而在沒有國產大型戰艦建造能力的情況下, 誰占據了海戰的優勢, 就意味著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同樣是偷襲, 日本偷襲中國, 就能夠獲得甲午戰爭的勝利。 但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 最后卻以被美軍占領而告終。 因為美國的工業實力, 能夠制造更多的軍艦來打敗日本。

因此經過甲午戰爭、抗日戰爭、朝鮮戰爭的洗禮,

建立獨立自主國防工業, 就成為新中國幾代人的夢想。 正是有了幾十年的積累, 中國終于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軍備研發體系最完備的國家。 今天海戰的核心裝備就是航母, 在中國已經下水國產航母之后, 2018年7月25日, 國內軍事論壇又曝光了疑似國產第二艘航母的分段。

據“遼寧號指揮長”等微博大V發布圖片稱, 有網友拍攝到我國第三艘航母的分段。 根據圖片上大型龍門吊“江南長興”的字樣, 可以確定圖片拍攝的地點是在江南長興建造基地。 不過雖然圖片上有疑似分段的構件, 但并不能確認這就是航母分段, 只能說是“疑似”。

雖然這張照片, 還不能百分百證明江南廠在建造國產第二艘航母。

但中國具備建造任何型號國產航母的能力, 這已經得到了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的證明。 因此這張照片無論真實與否, 實際并不影響中國的航母工程發展, 但照片中反映的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 卻是對120多年來為國犧牲仁人志士的最好安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