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陇上泉城,甘肃一县城,百眼清泉,四处流淌!风光似江南

泉城和政:百眼清泉成因的地理探源

隴上, 給人們的印象, 干旱而少雨。

千里河西走廊, 隴中黃土高原, 都是以荒涼缺水雨而聞名。 水, 曾是控制隴原大地無數生命的命脈。

可是, 人們不曾想到, 甘肅竟然有個縣城, 坐擁百余眼泉水, 而被人們賦予“泉城”之名。 這就是和政。 如此眾多的泉水從何而來?它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大地之謎?

一里泉, 細細的泉水, 曾是前涼金劍縣城的命脈

曾有多位朋友說, 臨夏州的和政縣有泉城之名。 我沒有重視, 心想在干旱少雨的隴上, 泉城能有幾眼泉?無非是些唬人的噱頭而已。

直到有一天, 張廷華也說起泉城之事。 他是和政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和政史話》主編, 他說話想必不至于過分離譜, 這才覺得有必要前往和政探個究竟。

和政, 給我們的印象, 以古生物化石而聞名。 過去, 我們也因古生物化石多次前往采訪, 但沒有想到, 會有一天, 為尋找和政泉水而來。 對我們尋訪和政泉水, 張廷華非常熱情, 特地邀請了長期研究和政地方文史的方登科先生給我們帶路。 方登科先生今年已80歲, 長期在和政基層工作, 主編了第一本新《和政縣志》, 曾任和政政協副主席, 可以說熟知和政的山山水水。

有了高速公路, 從蘭州到和政的行程變得極為簡單。 8月17日早上七點, 從蘭州出發, 大約到九點半, 我們就出了和政的高速公路口。

方、張兩位朋友已經等著我們了。

見面, 我向方登科先生說了此行的想法。 他笑著說:“這次時間緊張, 我準備帶你去看20眼泉水。 ”聽這話, 我放心了許多, 至少不用擔心此行會空手而回。

從高速公路的出口往左, 前行不遠就是三合鎮石虎家村。 二十多年前, 方登科先生曾來此地調查。 如今他記得泉水在村邊的一個小溝里。 可是, 村民修房子改變了村里的道路。 他感嘆說, 房子修得如同宮殿一般。 后來, 找到了一位采摘花椒的村民, 他托著花椒, 給我們熱情指點了路徑。

穿過小村, 我們眼前是大片的農田, 田埂上楊樹成林, 田地間大片的玉米等待著人們收獲。 從村邊一條有些陡峭的小路下去, 就到了田邊。 眼前的溝渠中流水潺潺,

順著溪水而上, 走上十幾米, 就看到了泉水源頭。 這是一眼極小的泉水, 泉水大約茶杯口粗細, 順著水渠流淌。

“別看泉水不起眼, 卻是有些來頭。 ”方登科如此說。 這眼泉水, 自古就以小而著稱。 雖然不大, 但在和政眾多泉水中很有些名氣。

原來這眼泉水名叫一里泉, 言下之意是說, 泉水極小, 流淌的長度只有一里, 就滲入地下了。 方登科指著不遠處的麥田說, 田地中間曾經有座金鈕城, 后來人們拐音為金柳城。 古城修筑于晉太寧三年(公元325年), 此時, 統治這塊地方的是前涼, 這是個以今武威為中心的地方政權, 實力相對弱小, 他們在這里修了一座城, 作為統治周圍的基礎。 城的位置正好在一里泉的東面, 修城時, 人們曾計劃將泉水作為城市的水源,

可是城修好后, 泉水在距離城墻很近的地方滲入到地下了, 無法流淌到城內。 這下, 修好了城卻沒有水源, 人們依托古城設置的金劍縣, 最終也維持不下去了。

一里泉雖小, 卻有段讓人咀嚼的來頭。 在和政眾多的泉水中, 一里泉算是得名最久的幾個泉水之一了。

廣通河岸, 七八眼泉水, 依次排開

和政泉眼眾多, 在縣城2.8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清泉一百多處。 在城東滴珠山、東城根、梁家莊等處泉眼比較集中, 各有七八眼泉水。 在城南后泉、馬家泉、沈家莊等處各有十二三眼泉, 在城西有林家溝、張家莊兩處泉眼, 在城北的城子溝一帶則處處是泉水。

離開一里泉, 我們往三合鎮的梁家莊方向而去。

這里位于和政城邊, 和縣城的城關鎮相距極近。 邊走, 方登科邊給我們述說和政縣城周圍泉水分布的情形。 這些事情對他而言如數家珍, 說起來頭頭是道。 和政縣城及周圍三四公里范圍內分布著百余眼泉水, 這些泉水, 大部分沒有名字, 有名字的只有十幾眼。 像一里泉這樣小, 卻有名字的, 實屬意外。 人們通常用“大大小小、上上下下”來命名。 一般來說, 有大泉, 有小泉, 還有小小泉, 有上泉, 有上上泉, 有下下泉之類的稱呼。

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三合鎮的周劉家一帶, 那里有七八眼泉水。 第一眼泉水名叫長流水。 這眼泉在三合鎮的周劉家村。 順著公路, 我們時走時停, 向鄉親們問路時, 他們就說泉水還在使用。 這讓我們放心不少。 十幾分鐘后,我們才算找到了通往泉眼所在地的路口。這是公路邊上一處極不起眼的小徑,寬處能容一輛越野車通過。徒步而行,順著一條陡坡,向下,向前走三四十米后,就聽到了泉水的響聲。

很快,我們右邊的溝里傳出說話聲。繞過去,眼前出現了一堵水泥墻,墻上一根碗口粗細的鐵管伸了出來,泉水從管口流了出來,被一個水池盛住,然后引入一條小渠,接著順著山勢,往下流淌。周劉家村的來歷很有意思,據說這里最早的住戶是姓周和姓劉兩戶人家,所以村子名叫周劉家村。在過去,水井或泉水口就是一個村子的信息交換場所,人們利用汲水、洗洗涮涮的時間,來到這里,邊聊天,邊干活,許多信息就在有意無意中傳遞了出去。

在水池邊,老奶奶在洗蒸籠,邊上的中年婦女邊等候邊和老奶奶聊天。對我們這些陌生人,洗蒸籠的老人有些詫異,得知我們為尋找泉水而來,人們的話題就多了。

現在,各村都通了自來水,泉水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下降了許多,年輕人都喜歡用自來水,而老年人的內心深處還留著一絲泉水情節。洗蒸籠的老人,讓這眼泉水有了許多泛黃的記憶。隨后,我們又看了梁家莊后巷社的下泉、上泉等三四眼泉水。找到最后一眼泉時,已經到了縣城邊了。在這些泉水露頭點,人們或挖木為渠,引水至村邊,或鑿石為渠,以石匣引水至家門前。村落便圍繞著泉水而發展,如今有了自來水,泉水的重要性不僅大大降低,而且一些泉水也漸漸地被人們遺棄了。

尋訪到的幾眼泉,基本上分布在廣通河邊的懸崖上。雖然人們修建了各種各樣的住宅,遮蔽了斷崖的本來面目,但依舊能看出大體的地勢。仔細算一下,從周劉家村到梁家莊大約半公里的間距,在這半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七八眼泉水。而其它地方則沒有這么密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根據人們的講述,我們發現一個共同特征, 這些泉水的露頭之處,地勢走向形成了一個弧形,面臨廣通河,背靠滴珠山余脈,山麓與河谷的交匯處形成了一個崖坎,泉水便從這些崖坎上流出。

順山路而上,一眼眼山泉,就灑落在山腰

離開梁家莊,我們沿山路而上。和政縣城背靠滴珠山而建。滴珠山居高臨下,是控制這一帶的制高點。山上原先有座吐蕃人修筑的香子城,該城修筑于唐咸通四年,被和政人稱為舊城。

我們的目標就是山巔的古城遺址。有山必有水,有城自然也會有泉水。在山巔我們或許會發現更多的泉眼呢?

在梁家莊無名泉的對面,就是山路。沿山路,走不了幾步就停下了,這里就有泉水。果然,我們看到了一眼小泉,泉水不大。這里已經是寧河老城的東北根下了。順著山路 ,我們拐入了山村小巷,轉過一道彎后,眼前出現了一棵巨大的柳樹。山路蜿蜒,將泉水和柳樹分割在路的左右兩邊。這眼泉,當地人叫龍泉。方登科認為,不應叫龍泉,真正的龍泉則另有地方。從這眼泉往上,山上的泉水漸漸多了。不過,最為出名的卻是“懸壺點漏”。如今這里已經被改造成了公園。

在方登科的帶領下,我們從公園的側門進入,誰知剛進門,方登科說,門邊上就有一眼泉。看上去卻是一股極細的泉水。沿著山間臺階,我們到了滴珠瀑布前,站在石頭小橋上,我們發現,這是一處老虎嘴狀的山崖。水珠,如簾子懸掛在懸崖上,點點滴滴,匯集成珠簾,升騰起重重水霧。仔細觀察,懸崖是由砂子和大小不同的卵石組成,它們在地殼作用下,經過各種壓力,擠壓成為一個整體。而泉水,正是從這些卵石砂礫的縫隙中滲漏出來,有的是一個個小水珠,有的小水珠滴滴答答,有的小水珠接連不斷,有的穿珠為串,形成水簾。

“懸壺點漏”是和政最為出名的景色。方登科認為,景色優美不次于蘭州的五泉山,可惜的是,和政縣城小,泉水的名氣自然也小。不過,滴珠山是寧河八景之一,明代嘉靖年間,在此地建有滴珠禪院。據考證,明初著名文學家解縉,曾發配河州充任小吏,途經此處,寫下《和政驛》,其中寫道:寧河城頭百丈涌,瀉下通明五色虹。山上的“懸壺點漏”四個字也為解縉所題。

過瀑布,我們來到滴珠崖頂,發現上面有一股泉水,潺潺而來,在崖頂上形成了水潭,潭水滲漏下砂礫巖層,就形成了水簾。那么,這泉水從何而來?我們還要繼續尋找。

出了公園,我們沿著山路繼續前行。走了大約千米后,一個三岔路口前,我們停住腳步。我們向右拐,走入山中,又找到了一眼泉水。泉邊有水泥墻,看上面寫著的字,應該是某個道觀的用水處,這泉也被命名為龍泉。方登科認為,這里還不是龍泉。按照村民的說法,這里比較大的泉眼有上下兩眼,其他小泉更多。

從地勢上說,這里已經是滴珠崖瀑布的上方了。村子的名字后山路,想必就是城背后的一個山路。村民的院落三三兩兩散落在山間各處,大體還是圍繞著泉水而居。在后山路一戶人家門前,也有一眼小泉,泉水比筷子稍粗。時光已近中午,村內炊煙裊裊,村民端著切好的洋芋片,來到泉水前,淘洗起來。時光在這一瞬間,似乎凝滯了,從前他們的生活便是這樣,依泉水而生活,以泉水為命脈。

在后山路村的泉水比較多。我們特地邀請了兩位學生帶路。孩子們帶著我們很快又找到了其他三眼泉水。在后山路64號的門前,我拐入一條小巷,走不遠,然后左拐,一條僅容兩人相錯的巷子出現在我們面前,小巷的盡頭就是一眼泉水,碗口粗細的泉水嘩嘩流淌。張廷華看看四周的地形說,這眼泉水正是滴注崖泉水的源頭。

聽了這話,我們很興奮。從廣通河邊,到滴珠崖,再到這里,山勢不斷升高,水往低處流,顯然,它們屬于同一路水脈。那么,就有一個答案,我們迫切需要知道,地下的含水層的水是從何處而來?

揭開這個大地之謎后,我們將會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答案呢?

帶路的學生很開心,他們在泉邊玩水,在小巷中奔跑,最后,有些得意的告訴我們,山上的泉水有九十九眼,多得很!我們是看不過來的。

距離泉水不遠的地方,就是一塊洋芋地,周圍人們用種麻作為護欄,洋芋地的那頭,就是香子城城墻的遺跡。有意思的是,香子城最終卻因缺水而不得不放棄。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吐蕃人修筑香子城時,并沒有詳細規劃,只是簡單地修建了一個山寨。到了宋代王韶開辟河湟,宋軍占據香子城,才得以擴建加固。但水源不足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直到明代洪武年間,才在山下河谷中修建了寧河城。徹底擺脫了對水源的依賴。這說明山頂并沒有太多水源。

返回三岔路口,向左而行,大約百余米后,是一處居士林。方登科說,這里有眼泉,被人們稱為神泉。說起這眼泉的來歷還有段故事,乾隆年間,當地人胡世先想在后坡彎修建花園,可惜的是沒有泉水。某年六月,他游覽蓮花山,看見山中道觀有兩眼泉水,就說,如果能分我一眼泉就好了。他回到家中,修花園的地方果然出現了一眼泉水。可惜,花園后來被毀,到了民國年間,人們在這里修建了居士林。

故事背后,其實說的是水源的問題。從山腳下居士林,山勢漸漸升高,水往下流,山頂水源就漸漸枯竭。神泉所在位置,應該是意外發現的一眼泉,這也應該是山間泉水的最高露頭之處。

泉水,自青藏高原而來,在地下潛行至此

從山頂下來,算起來我們已經找到十四五眼泉水。這些泉水,有些有名,有些無名,有名的只有三四眼,多數泉水,人們籠統地用大大小小上上下下來命名。在一個縣城能集中如此多的泉眼,的確少見,這些泉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方登科的帶領下,我們又去了真正的龍泉。繞過縣城的轉盤,過一座橋,就是龍泉。以前這里的山形為一道黃土梁,遠遠看上去,好像是伸出的龍鼻子,在山梁的兩側,各有一眼泉水,分別向兩個方向流淌,就好像是龍的兩只眼睛。所以,把這兩眼泉,叫做龍泉。一個龍泉在水溝邊,可惜的是已經被垃圾所掩埋。另一座龍泉,保護得比較好,人們修建了水池,一個小朋友正在水池邊玩耍,這也是我們此行中找的最富有生機的一眼泉。

我們最后尋訪的泉水是石板泉。石板泉在和政城關鎮后寨子村。實際上,距離縣城只有三四公里。順著公路邊的一條水泥路進去,走不遠眼前一亮,重重密林,生機勃勃。我們身上,霎時感覺到了些許涼意。再往前行,道路狹窄無法前行。左前方是一條小溪,小溪兩旁綠樹蔽日,溪水湍急,沿著溪水而行,走了一里多遠,我們就看到了三四眼泉水。泉水依舊是從山崖中滲出,然后又被人們用水管引出。泉水或汩汩流淌,或在碎石縫隙中四散。

石板泉是由多眼泉水構成,不過最大的一眼泉已經看不到了。說起來,村民們就有些遺憾,他們說最大的石板泉是個自然噴泉,以前水勢大,嘩嘩向外涌,人站到遠處還能聽見嘭嘭的聲音。現在被人們覆蓋起來,做了縣城自來水的水源。

如此眾多的泉水究竟從何而來?從泉水的形成來說,它們是大氣降水滲漏地下,然后順巖層傾斜方向逐漸匯集起來,這些水遇侵入巖體阻擋,或者出現巖體斷層,地下水露頭,就形成了泉水。這是泉水簡單形成過程。最為主要的要有一個含水層。這個含水層是顆粒稍粗的砂礫巖組成,它們是地下流淌的通道。

方登科認為,和政縣城的泉水來自太子山。太子山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之間的一座名山,太子山帶著青藏高原的地理特點。而和政縣城恰好處在太子山延伸部分的環抱中,三面將縣城包圍。再加上這里地處兩大高原之間,黃土層下是厚厚的砂礫層。這就給地下水提供了通道,從太子山而來的地下水在這里,或形成承壓水,或在斷崖處露頭,形成了泉水。一座泉城也由此而誕生。

千百年來,人們依托著眾多的泉水,繁衍生息,形成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獨特的地域文化。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贊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分享

十幾分鐘后,我們才算找到了通往泉眼所在地的路口。這是公路邊上一處極不起眼的小徑,寬處能容一輛越野車通過。徒步而行,順著一條陡坡,向下,向前走三四十米后,就聽到了泉水的響聲。

很快,我們右邊的溝里傳出說話聲。繞過去,眼前出現了一堵水泥墻,墻上一根碗口粗細的鐵管伸了出來,泉水從管口流了出來,被一個水池盛住,然后引入一條小渠,接著順著山勢,往下流淌。周劉家村的來歷很有意思,據說這里最早的住戶是姓周和姓劉兩戶人家,所以村子名叫周劉家村。在過去,水井或泉水口就是一個村子的信息交換場所,人們利用汲水、洗洗涮涮的時間,來到這里,邊聊天,邊干活,許多信息就在有意無意中傳遞了出去。

在水池邊,老奶奶在洗蒸籠,邊上的中年婦女邊等候邊和老奶奶聊天。對我們這些陌生人,洗蒸籠的老人有些詫異,得知我們為尋找泉水而來,人們的話題就多了。

現在,各村都通了自來水,泉水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下降了許多,年輕人都喜歡用自來水,而老年人的內心深處還留著一絲泉水情節。洗蒸籠的老人,讓這眼泉水有了許多泛黃的記憶。隨后,我們又看了梁家莊后巷社的下泉、上泉等三四眼泉水。找到最后一眼泉時,已經到了縣城邊了。在這些泉水露頭點,人們或挖木為渠,引水至村邊,或鑿石為渠,以石匣引水至家門前。村落便圍繞著泉水而發展,如今有了自來水,泉水的重要性不僅大大降低,而且一些泉水也漸漸地被人們遺棄了。

尋訪到的幾眼泉,基本上分布在廣通河邊的懸崖上。雖然人們修建了各種各樣的住宅,遮蔽了斷崖的本來面目,但依舊能看出大體的地勢。仔細算一下,從周劉家村到梁家莊大約半公里的間距,在這半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七八眼泉水。而其它地方則沒有這么密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根據人們的講述,我們發現一個共同特征, 這些泉水的露頭之處,地勢走向形成了一個弧形,面臨廣通河,背靠滴珠山余脈,山麓與河谷的交匯處形成了一個崖坎,泉水便從這些崖坎上流出。

順山路而上,一眼眼山泉,就灑落在山腰

離開梁家莊,我們沿山路而上。和政縣城背靠滴珠山而建。滴珠山居高臨下,是控制這一帶的制高點。山上原先有座吐蕃人修筑的香子城,該城修筑于唐咸通四年,被和政人稱為舊城。

我們的目標就是山巔的古城遺址。有山必有水,有城自然也會有泉水。在山巔我們或許會發現更多的泉眼呢?

在梁家莊無名泉的對面,就是山路。沿山路,走不了幾步就停下了,這里就有泉水。果然,我們看到了一眼小泉,泉水不大。這里已經是寧河老城的東北根下了。順著山路 ,我們拐入了山村小巷,轉過一道彎后,眼前出現了一棵巨大的柳樹。山路蜿蜒,將泉水和柳樹分割在路的左右兩邊。這眼泉,當地人叫龍泉。方登科認為,不應叫龍泉,真正的龍泉則另有地方。從這眼泉往上,山上的泉水漸漸多了。不過,最為出名的卻是“懸壺點漏”。如今這里已經被改造成了公園。

在方登科的帶領下,我們從公園的側門進入,誰知剛進門,方登科說,門邊上就有一眼泉。看上去卻是一股極細的泉水。沿著山間臺階,我們到了滴珠瀑布前,站在石頭小橋上,我們發現,這是一處老虎嘴狀的山崖。水珠,如簾子懸掛在懸崖上,點點滴滴,匯集成珠簾,升騰起重重水霧。仔細觀察,懸崖是由砂子和大小不同的卵石組成,它們在地殼作用下,經過各種壓力,擠壓成為一個整體。而泉水,正是從這些卵石砂礫的縫隙中滲漏出來,有的是一個個小水珠,有的小水珠滴滴答答,有的小水珠接連不斷,有的穿珠為串,形成水簾。

“懸壺點漏”是和政最為出名的景色。方登科認為,景色優美不次于蘭州的五泉山,可惜的是,和政縣城小,泉水的名氣自然也小。不過,滴珠山是寧河八景之一,明代嘉靖年間,在此地建有滴珠禪院。據考證,明初著名文學家解縉,曾發配河州充任小吏,途經此處,寫下《和政驛》,其中寫道:寧河城頭百丈涌,瀉下通明五色虹。山上的“懸壺點漏”四個字也為解縉所題。

過瀑布,我們來到滴珠崖頂,發現上面有一股泉水,潺潺而來,在崖頂上形成了水潭,潭水滲漏下砂礫巖層,就形成了水簾。那么,這泉水從何而來?我們還要繼續尋找。

出了公園,我們沿著山路繼續前行。走了大約千米后,一個三岔路口前,我們停住腳步。我們向右拐,走入山中,又找到了一眼泉水。泉邊有水泥墻,看上面寫著的字,應該是某個道觀的用水處,這泉也被命名為龍泉。方登科認為,這里還不是龍泉。按照村民的說法,這里比較大的泉眼有上下兩眼,其他小泉更多。

從地勢上說,這里已經是滴珠崖瀑布的上方了。村子的名字后山路,想必就是城背后的一個山路。村民的院落三三兩兩散落在山間各處,大體還是圍繞著泉水而居。在后山路一戶人家門前,也有一眼小泉,泉水比筷子稍粗。時光已近中午,村內炊煙裊裊,村民端著切好的洋芋片,來到泉水前,淘洗起來。時光在這一瞬間,似乎凝滯了,從前他們的生活便是這樣,依泉水而生活,以泉水為命脈。

在后山路村的泉水比較多。我們特地邀請了兩位學生帶路。孩子們帶著我們很快又找到了其他三眼泉水。在后山路64號的門前,我拐入一條小巷,走不遠,然后左拐,一條僅容兩人相錯的巷子出現在我們面前,小巷的盡頭就是一眼泉水,碗口粗細的泉水嘩嘩流淌。張廷華看看四周的地形說,這眼泉水正是滴注崖泉水的源頭。

聽了這話,我們很興奮。從廣通河邊,到滴珠崖,再到這里,山勢不斷升高,水往低處流,顯然,它們屬于同一路水脈。那么,就有一個答案,我們迫切需要知道,地下的含水層的水是從何處而來?

揭開這個大地之謎后,我們將會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答案呢?

帶路的學生很開心,他們在泉邊玩水,在小巷中奔跑,最后,有些得意的告訴我們,山上的泉水有九十九眼,多得很!我們是看不過來的。

距離泉水不遠的地方,就是一塊洋芋地,周圍人們用種麻作為護欄,洋芋地的那頭,就是香子城城墻的遺跡。有意思的是,香子城最終卻因缺水而不得不放棄。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吐蕃人修筑香子城時,并沒有詳細規劃,只是簡單地修建了一個山寨。到了宋代王韶開辟河湟,宋軍占據香子城,才得以擴建加固。但水源不足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直到明代洪武年間,才在山下河谷中修建了寧河城。徹底擺脫了對水源的依賴。這說明山頂并沒有太多水源。

返回三岔路口,向左而行,大約百余米后,是一處居士林。方登科說,這里有眼泉,被人們稱為神泉。說起這眼泉的來歷還有段故事,乾隆年間,當地人胡世先想在后坡彎修建花園,可惜的是沒有泉水。某年六月,他游覽蓮花山,看見山中道觀有兩眼泉水,就說,如果能分我一眼泉就好了。他回到家中,修花園的地方果然出現了一眼泉水。可惜,花園后來被毀,到了民國年間,人們在這里修建了居士林。

故事背后,其實說的是水源的問題。從山腳下居士林,山勢漸漸升高,水往下流,山頂水源就漸漸枯竭。神泉所在位置,應該是意外發現的一眼泉,這也應該是山間泉水的最高露頭之處。

泉水,自青藏高原而來,在地下潛行至此

從山頂下來,算起來我們已經找到十四五眼泉水。這些泉水,有些有名,有些無名,有名的只有三四眼,多數泉水,人們籠統地用大大小小上上下下來命名。在一個縣城能集中如此多的泉眼,的確少見,這些泉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方登科的帶領下,我們又去了真正的龍泉。繞過縣城的轉盤,過一座橋,就是龍泉。以前這里的山形為一道黃土梁,遠遠看上去,好像是伸出的龍鼻子,在山梁的兩側,各有一眼泉水,分別向兩個方向流淌,就好像是龍的兩只眼睛。所以,把這兩眼泉,叫做龍泉。一個龍泉在水溝邊,可惜的是已經被垃圾所掩埋。另一座龍泉,保護得比較好,人們修建了水池,一個小朋友正在水池邊玩耍,這也是我們此行中找的最富有生機的一眼泉。

我們最后尋訪的泉水是石板泉。石板泉在和政城關鎮后寨子村。實際上,距離縣城只有三四公里。順著公路邊的一條水泥路進去,走不遠眼前一亮,重重密林,生機勃勃。我們身上,霎時感覺到了些許涼意。再往前行,道路狹窄無法前行。左前方是一條小溪,小溪兩旁綠樹蔽日,溪水湍急,沿著溪水而行,走了一里多遠,我們就看到了三四眼泉水。泉水依舊是從山崖中滲出,然后又被人們用水管引出。泉水或汩汩流淌,或在碎石縫隙中四散。

石板泉是由多眼泉水構成,不過最大的一眼泉已經看不到了。說起來,村民們就有些遺憾,他們說最大的石板泉是個自然噴泉,以前水勢大,嘩嘩向外涌,人站到遠處還能聽見嘭嘭的聲音。現在被人們覆蓋起來,做了縣城自來水的水源。

如此眾多的泉水究竟從何而來?從泉水的形成來說,它們是大氣降水滲漏地下,然后順巖層傾斜方向逐漸匯集起來,這些水遇侵入巖體阻擋,或者出現巖體斷層,地下水露頭,就形成了泉水。這是泉水簡單形成過程。最為主要的要有一個含水層。這個含水層是顆粒稍粗的砂礫巖組成,它們是地下流淌的通道。

方登科認為,和政縣城的泉水來自太子山。太子山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之間的一座名山,太子山帶著青藏高原的地理特點。而和政縣城恰好處在太子山延伸部分的環抱中,三面將縣城包圍。再加上這里地處兩大高原之間,黃土層下是厚厚的砂礫層。這就給地下水提供了通道,從太子山而來的地下水在這里,或形成承壓水,或在斷崖處露頭,形成了泉水。一座泉城也由此而誕生。

千百年來,人們依托著眾多的泉水,繁衍生息,形成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獨特的地域文化。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贊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