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暑 三伏天之中伏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太陽位于黃經120°, 預示著大暑節氣的到來。 今年的7月23號, 也就是昨天, 我們迎來了大暑節氣。 大暑,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是干支歷未月的下半月;這時正值“中伏”前后, 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氣溫最高, 農作物生長最快, 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 搶收搶種, 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民間有飲伏茶, 曬伏姜, 燒伏香等習俗。 2016年11月30日, 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高溫酷熱—大暑

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 大暑一般處在三伏里的中伏階段。 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 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 剛好與諺語:“冷在三九, 熱在中伏”相吻合。 大暑相對小暑, 顧名思義, 更加炎熱。 古書中說“大者, 乃炎熱之極也。 ”暑熱程度從小到大, 大暑之后便是立秋, 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 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

農諺俗語

大暑熱不透, 大熱在秋后。

大暑不暑, 五谷不起。

小暑不見日頭, 大暑曬開石頭。

小暑大暑不熱, 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無酷熱, 五谷多不結。

大暑連天陰, 遍地出黃金。

大暑展秋風, 秋后熱到狂。

飲食養生

大暑宜吃食物:多食用燥濕健脾、益氣養陰的食物,

及時補充水分及蛋白質。 如山藥、蓮藕、茄子、土豆、西瓜、香蕉、牛奶、豆漿、大棗、蓮子、綠豆、碗豆等;陰氣較虛的人可食用些鵝、鴨、甲魚等甘寒益陰的肉類, 陽氣較虛的人可食用些羊、雞、鱔魚、牛肉等性溫的肉食。

大暑養生謹記:

1、多喝熱水、少喝冷飲, 防暑濕, 大暑天氣炎熱悶濕, 很多人為了解渴就猛喝水, 一次性喝過多的水會增加心臟負擔, 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 甚至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 所以渴了要先少量喝水, 緩一會兒再喝, 最好是喝溫開水, 不要喝冰鎮冷飲, 對腸胃不好, 也會把濕邪帶入體內。

2、趁熱天驅濕寒, 冬病夏治, 根據個人體質來選擇冬病夏治, 比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 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等陽虛癥疾病, 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這個時節治病趁著暑熱天氣把體內濕寒驅除,

若是一個質熱的慢性病人就不適合用這種方式來治療了。

3、暑天小心患, 上空調病, 室外溫度太高很多人躲在室內開著空調, 雖說是降熱了, 但是室內外溫差大很易感冒患上空調病, 空調溫度過低或是對著人吹, 也會加重濕氣。 所以暑天空調房間的最佳溫度為25°C~27°C, 每隔2小時要通風換氣。

4、大暑飲食清淡為主, 大暑時節, 飲食要多咸少甜, 以清淡飲食為主, 忌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不宜進補。 最佳調味品是食醋, 最佳蔬菜是苦味菜, 最佳湯肴是番茄湯, 最佳飲料是熱茶。

5、從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 應放置幾分鐘后再食用, 或是加熱后食用, 冰冷刺激的食物不要吃。

6、對于長期從事室外作業人員, 最好隨身配備防暑藥(如藿香正氣液、仁丹、十滴水、風油精等)以預防中暑。 當發生中暑時, 應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 打開電扇或空調盡快散熱, 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等處, 并及時補充水和鹽。 情況嚴重者, 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出品|崆峒山智慧旅游

▍編輯|秋謹 監制|無為

▍轉載自網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