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军直升机单轮悬停着陆险中求胜:中国陆航为救人也这样拼过

7月12日, 美國俄勒岡州一名男子登上當地最高峰, 海拔3429米的胡德峰, 由于山上冰雪融化, 巖石不斷滾落, 下山的道路寸步難行, 男子報警求救。 美國俄勒岡州陸軍國民警衛隊派出一架CH-47F“支奴干”串列雙旋翼直升機參與救援, 因地勢險要, 直升機以單輪著陸的高難度動作降落。 飛行員讓直升機背向山坡, 僅用直升機兩個后輪降落在山頂, 讓獲救者從尾門登機, 將男子安全帶返。 胡德峰是美國最危險的十大火山之一, 2002年5月曾發生直升機救援6名登山者, 但隨即因稀薄的高山空氣中失去動力墜毀的嚴重事故。

有專家表示, 美國陸軍國民警衛隊這是一次成功的救援行動, 僅用3小時就將人員獲救, 真是奇跡!顯示了美軍直升機的高超飛行技術。

CH-47“支奴干”直升機, 是美國波音公司研制的縱列雙旋翼式直升機, 1956年研制, 1963年開始裝備美軍, 目前仍在服役并進行現代化改裝, 美軍擁有各種型號的CH-47支奴干直升機469架。 該機的貨艙能夠裝載45名全副武裝的士兵, 或10噸貨物, 或外掛155毫米榴彈炮。

支奴干直升機具有優異的飛行性能, 可在惡劣的高溫、高原氣候條件下完成任務。 甚至一次外掛6門大炮, 美軍曾利用CH-47支奴干重型直升機試驗過一次性吊掛一個炮兵連的全部6門105毫米M102榴彈炮, 這是一種高風險的試飛。

支奴干直升機最著名的動作是單點半空懸停,

由于采用串列的雙旋翼結構, 可以在懸停中讓機尾的起落架輕輕搭在窄小但突起的高地上, 比如山尖、屋頂的陽臺或者小船的甲板, 便于人員通過尾門迅速進出, 但前機身依然處在懸停中, 這是單旋翼直升機難以做到的。 前后旋翼利用動力輸出的差別, 還可以迅速改變飛機指向, 極大地提高機動性和在陣風中的控制能力。

在好萊塢大片里, 直升機向來是多面手, 懸停、單輪著陸、穿越山洞……各種特技無所不能。 但直升機飛行果真沒有限制嗎?其實電影那些大都是藝術的夸張。 直升機對降落場地有相當嚴格的要求。 首先是需要至少一個籃球場大小的空地, 周圍不能有高大的樹木或建筑, 以防碰撞直升機的主旋翼與尾槳。

其次, 著陸場地的坡度也受到限制, 最好是不大于3度的平緩堅硬場地。

因為直升機采用三輪著陸, 如果坡度過大, 或者是松軟農田等硬度不夠的土地, 很可能會側翻。 因此在野外, 直升機能夠選擇三輪著陸的降落場地非常有限。 經常采用空中懸停的方式運送人員和物資, 以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 但懸停索降或吊籃運送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訓練。 于是直升機會采用高難度的單點單輪著陸技術。

軍用直升機的單點單輪著陸技術并不是美軍的專利, 我軍陸航部隊也經常采用。

例如前不久軍報報道, 中部戰區某陸航旅在進行機降奪島演習時, 發現島上計劃降落區域被狡猾的“敵人”炸得千瘡百孔,

亂石遍布, 地質、坡度均不符合機降著陸條件, 于是在僅有四五平方米的坡地上實施了單輪著陸機降。

在汶川地震中, 我軍陸航飛行員也展示了高超的飛行技巧, 圖為陸航的米-171直升機在沒有平整停機坪的情況下采用單輪著地的方式懸停在一處碎石坡上。

2016年7月21日, 原第54集團軍某陸航團91724機組在河北涉縣下坪村執行救援任務時, 當地有6名重傷群眾亟待轉移。 現場遭到山洪的嚴重侵襲, 土地松軟, 高壓線密織, 沒有合適的降落地點, 該機組也是實施了單機輪著陸。

在2017年8月3日, 第77集團軍某陸航旅兩架直升機, 也就是通過這種飛行方式將被困夾江縣城附近的青衣江段的2人救起。 被困區域是不足10平方米的鵝卵石堆, 在湍急的洪水中形同孤島。

一架直升機在空中進行觀察指揮, 另一架則進行超低空懸停, 單輪著陸。

單輪著陸飛行主要適用于在地形條件不滿足直升機落地環境下的人員貨物輸送。 由于接觸點面積狹小, 飛行員很難看到機輪接觸到地面的情況, 需要后艙人員將打開艙門, 及時將直升機的位置高度報告給飛行員, 然后由飛行員精準操縱直升機, 頻繁微量修正偏差, 保證直升機的航向位置高度不變。

因為懸停需要使用較大功率, 一次懸停時間不能太久, 以防止發動機傳動系統過熱, 對直升機產生損害。 實戰應用中, 可能需要在海拔較高的地點進行無地效懸停, 這對飛行機組的要求更高。

目前, 單輪著陸已經是我軍陸航直升機飛行員必須掌握的實戰飛行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