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看懂徐克的《四大天王》,這幾個背景知識得瞭解一下

文/李金甫

徐克的新作《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將在暑期與觀眾見面, 5月24日, 網上曝出了回歸特輯, 將過去八年有關狄仁傑系列的一些細節回顧了一遍。 很多喜歡徐克的觀眾, 看了之後, 一定會為之感動。 為了方便大家瞭解狄仁傑系列, 筆者總結幾點常識性的知識。

關於狄仁傑, 後世演繹的成分太多, 其中貢獻最大的是荷蘭外交官高羅佩。 高羅佩在中國擔任外交官的時候, 在重慶大街上發現了《狄公案》這本書, 翻看後, 非常喜歡, 於是將其翻譯成了英文, 又以狄仁傑為主角, 續作了17部偵探小說, 在西方世界非常火爆。

徐克的《狄仁傑》系列選取的是武則天為稱帝而做的各種努力。 根據《四大天王》的介紹、花絮和預告片, 筆者發現, 有一些歷史常識問題需要梳理一下。 其中第一個就是大理寺。 在《神都龍王》中, 狄仁傑去大理寺報導, 最後負責查案。

這件事發生在鳳儀年間, 是唐高宗的年號, 跨度為676-679年。 狄仁傑在大理寺的職位是大理寺丞, 這個位置是比較低的。 他可以負責一些案子, 但是未必負責很多案子。 大理寺的老大大理寺卿的品級才是從四品上。

因為在大理寺的業績比較好, 狄仁傑從大理寺調任侍御史, 這個職位僅僅是從六品下。 在《神都龍王》的故事發生時, 狄仁傑不過是個不足六品的小官。 這樣的官員與武則天是沒法聯繫在一起的。

更何況, 當時的大理寺權力並沒有那麼大。

《四大天王》的故事圍繞著狄仁傑掌管大理寺展開的, 這個設定本身是不符合史實的。 歷史上狄仁傑沒有掌管過大理寺, 大理寺也沒有決策的權力。 在唐代, 凡是涉及到重大的案件, 一律是大理寺卿與禦史中丞、刑部尚書、刑部侍郎會審, 稱為三司使。

在電影的故事中, 狄仁傑掌管了大理寺, 於是對武則天構成了威脅。 這個設定顯然是完全不合理的。 即便是狄仁傑掌控了刑部, 他也沒有辦法干涉朝廷的政策, 因為皇帝之下還有負責決策的政事堂。 691年, 狄仁傑擔任地官侍郎, 代理尚書在職位, 是正四品下的官員。

武則天讓他以地官侍郎的身份進入政事堂, 加了鳳閣鸞台平章事的頭銜,

成為最高決策機構政事堂的常委, 整個政事堂相當於宰相, 所以他是宰相委員會的一員。 很多人借此認為狄仁傑是宰相, 其實是不對的。 狄仁傑在這個時候, 才是四品官, 並非真正的大權獨攬。

《四大天王》很顯然誇大了狄仁傑的許可權, 也小看了武則天的能量。 不過, 電影歸電影, 歷史是歷史。 相信徐克會以優美的畫面, 乾淨俐落的動作, 把這部戲做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