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隐身枭龙卷土重来专为小国研发,携带微型空空弹性能不输歼-20

作者 浩漢笑

曾經一架機身側面棱角分明的“隱身款”梟龍引起了我國軍迷的思考。 從氣動布局來說, 梟龍若改裝成隱身戰斗起其實也非常容易:DSI進氣道分布左右, 這一構型跟后來的F35系列和殲20都極為相似。 加之中規中矩的翼面設計, “梟龍”的性能說不上中庸, 但也并非等閑之輩。

如果站立在當前世界戰斗機設計的角度來講, “五代無輕型”顯然是一條鐵律。 即便是中型五代戰斗機, FC31顯然都不太受到重視。 F35系列勉強邁進重型戰斗機的世界, 但是其作戰能力還是大打折扣。 因為“低成本”, 很多東西都會被集成到一塊,

一旦遭到打擊, 很容易被“團滅”。

在當前看來, 梟龍戰斗機的最大起飛重量不過12700千克, 一臺RD93發動機推力也只能說是勉強滿足需要, 如果算上改隱身構型之后增加的空重, 且若要保持與當前相近的性能, 整機的機內2300升燃油除了削減容量, 別無他法。 即便改裝成隱身戰斗機之后, 論綜合性能, 還不如雙發RD93的FC31。

但是, 未來還有我國的新一代中推力發動機WS19的出現。 WS13只是RD93的國產版, WS19則是完全不一樣的國產發動機。 其推力比RD93大得多達到9500千克左右, 多了將近1200千克。 也就是說, 不削減燃油的情況下改裝機身, 推重比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增加。

單發戰斗機改隱身, 尤其是“梟龍”這樣的輕型單發戰斗機改隱身構型, 除了需要重新吹空洞、重新測試重心以外,

還有許許多多的因素需要考慮。 即便是以WS19這一款中推力發動機作為飛機主發動機來設計一款單發隱身戰斗機, 也還是有著許許多多難題的。

現階段, “梟龍”的機身內部改裝空間太少, 如果換裝了WS19, 恐怕還要修改進氣道。 而彈倉設計可以說沒有——在機腹最多也就只能采用半埋式掛彈, 兩側進氣道下面, 恐怕也只能各掛載1發中距彈。 如果涉及到航程, 恐怕還會在進氣道兩側加裝保形油箱, 這雖然可以“挖”開一個彈倉, 但整機空重也會增加不少。 即便采用國內技術最先進的航空用復合材料, 減重效果不顯著以外, 對于巴基斯坦來說反而是個負擔——他并無雄厚的復合材料工業。

曾經美國專門為F35系列戰斗機開發了一款微型空空導彈。

目前這款微型空空導彈也公開露面了——SACM, 全長僅為177厘米。 取消掉了常規導彈的各種爆炸殺傷式戰斗部, 依靠撞擊來毀傷敵機。 即便F35的機艙容積只供攜帶4發AIM120C, 采用SACM作為空空導彈之后攜彈量高達12發, 并且在射程方面與AIM120C相近!

如果中國的空空導彈發射藥技術有這么先進, 那么類似小型化導彈的研發就完全不是問題。 以“梟龍”為例, 可以安裝保形油箱, 借鑒F15SE“沉默鷹”, 挖開一個彈倉用于掛載一枚中距空空導彈, 整機的攜彈量達到4發, 由于SD10的尺寸比AIM120C大, 因此一個彈倉掛進2發類似SACM這樣的微型空空導彈并不成問題。 “隱身版”梟龍可以攜帶8發中距微型空空導彈, 戰斗力也相當強了。 對于發展中小國的空軍來說就是福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