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为什么曹操墓不足百年就被人给挖了,毁了墓地?疑冢之谜已被拆解

溯本追源,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之說是怎么在坊間流傳開的?

還記得演繹中曹操因病故亡時, 交代了哪些事兒嗎?深知“摸金校尉”厲害的他, 臨終之際特命人在彰德府講武城外事先挖好了七十二座疑冢, 以防墓賊們的光顧。

而在漳河之畔, 有墓冢如小山者陳列兩岸, 于是, 大家自然信以為真, 漳水之畔確有曹操墓無疑。

但據魏王遺令, 遵循太古薄葬, 喪葬從簡。 選西門豹祠以西的高而貧瘠之地為墓葬點, 在墓葬點的附近(包括地面之上)不堆砌任何建筑物(包括墳頭), 墓葬中不陪葬任何奢華寶器。

在大墓未發掘之前,

以上兩種觀點是史學家們辯論的焦點。

在糾纏了近兩千年后, 在河南省西高穴村, 魏王七十二疑冢之秘終于被專家們拆解, 有了一個定論。

在高陵(西門豹祠以西)大墓墓門被打開時, 考古學家們無不扼腕嘆惜。

因為大墓之中一片狼藉, 所到之處盡是被人損壞的玉雕構件, 就連墓室大門也被人砸毀。 且墓室中凡是書上了“魏武王常用”五字的石碑, 也盡皆被人錘爛, 除此外毀墓者們還開棺戮尸, 搗毀了遺骸。

據考古專家劉慶柱推斷, 高陵是被曹魏的仇家們給摧毀了而不是被盜了, 因為墓中石碑但凡和“魏武王”不沾邊的, 盡皆完好無損, 而被毀的玉龜等等諸多跡象表明, 他們并沒有盜墓, 只單純的發泄了不滿,

且在時間上不會超脫曹操入葬百年。

自此, 七十二疑冢被蓋棺定論, 子虛烏有之事。 而史學家們在推敲完文獻也給了它一個說法:純屬小說家們的臆想。

盡管曹操生前做了人神共憤的事情, 設立了摸金校尉以聚斂錢財, 但他入葬的高陵, 也確實佐證了他生前的主張, 以薄葬將他入殮, 殮以時服, 無藏金玉珍寶。 墓中除了日常用度品外, 沒有金玉等貴金屬的陪葬。

而為了防止人尋其墓葬點, 高陵因高為基, 不封不樹。 于是沒有墳頭, 就連個標志性的大樹也沒有的高陵。 在不被記錄在冊的情況下成了一個謎一樣的存在, 被小說家們寫進了演繹叢書。

而今我們再翻回來評價摸金校尉制度的合理性, 盡管不合乎人道, 但他提倡的“生前盡孝厚養,

死后文明薄葬”這個在兩千年前因他而興起的思想, 其先進性不言而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