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十年中越战争中国军队最大一次胜利,越军并不是毫无机会

1984年7月12日, 云南老山前線戰火正酣。 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第14軍部隊依托既得陣地堅決抗擊越軍發動的加強師規模進攻, 全天激戰14個多小時, 在我方炮兵支援下先后擊退越軍整營整連整排集群沖鋒30次, 以傷亡300余人代價殲敵3000余人, 堅決粉碎了老山輪戰期間越軍最大的一次反撲, 同時取得了十年中越戰爭期間最大的一次勝利。

這次戰斗史稱船頭地區防御作戰, 也稱“7.12大戰”, 民間稱為松毛嶺戰役, 總之是非常有名。 越軍用兩個月時間反復籌劃, 積極準備, 傾力調兵遣將囤積物資發起兇猛一搏,

結果雞飛蛋打, 實力大損, 數月內都無法重新組織攻勢, 可見這一戰對敵人的打擊作用。

回過頭來說, 在勝利之中也要看出問題, 這一戰我軍并不是完美表演, 在防御部署和作戰過程中都出現了一定被動, 需要總結經驗教訓, 對歷史有所交待。 那么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越軍是不是真的毫無機會取勝。

先來看一下這次作戰中我軍暴露出的問題, 主要有以下幾個:

首先一個問題是對敵人的企圖雖有所估計, 但掌握敵情不夠具體。 對于越軍要發動大規模反撲, 我軍通過各種偵察手段已獲取一定情報, 提前進行了應對準備。 但對敵人反撲的具體時間、兵力火力部署、主要反撲方向, 并沒有全部具體掌握, 在應對上精神不夠緊張。

到了7月12日凌晨, 戰斗即將打響前夕, 上級才根據情報判斷越軍即將發起進攻, 又緊急通報各部隊加強戒備, 不要睡覺。

網上曾經有幾篇很流行的文章, 說我軍通過情報販子早已獲悉越軍的全部作戰部署, 因此胸有成竹張網以待, 這純屬構思小說的寫法, 我軍還沒那么神。 還有一篇回憶稱我軍提前進行了炮火偵察, 但沒發現動靜(實際情況是越軍已進到我陣地前500米地段內, 遭我炮火打擊傷亡嚴重, 但嚴守紀律偽裝不動), 于是“指揮部下令睡覺, 這是三點過, 所有的部隊都睡了”。 這個回憶又屬于走到另一個極端, 過分夸張, 我軍也沒那么松。

第二個問題是對主要防御方向估計不夠, 兵力部署不足。 老山戰場正面寬20余公里,

從西到東分為老山(主峰及附屬高地)、662.6高地(即松毛嶺)、那拉、八里河東山四個防御方向。 其中位置最低、地形最不利、態勢最惡劣的要數那拉前沿陣地, 部隊在作戰期間稱之為那拉口子。 越軍的重點反撲方向正是那拉地區, 其次是662.6高地, 而對老山和八里河東山則作牽制性攻擊。 對于越軍的這個反撲部署, 我軍指揮層估計不足, 在一線平均擺了三個步兵團, 其中比較關鍵的662.6高地和那拉地區用一個步兵團來防守, 老山、八里河東山各用一個團。 如此在主要防御方向上兵力就顯得不足, 我軍一個團對越軍兩個加強團, 造成戰斗打響后出現用兵緊張, 形勢被動, 連續丟了5個前沿陣地。

第三個問題是團營預備隊兵力不足,

作戰建制較為零亂。 第14軍部隊的防御正面較寬, 作戰環境惡劣, 加上從4月28日收復老山到7月12日抗敵反撲, 中間抗擊了越軍發動的多次中、小規模進攻和偷襲襲擾, 前沿態勢一直緊張, 因此部隊出現了不少戰斗和非戰斗減員, 但未得到充分補充, 建制不夠充實。 7月12日的戰斗異常激烈, 持續時間長, 在兵力使用上非常緊張。 特別是防守662.6高地和那拉地區的部隊(即步兵119團), 情況更加嚴重, 預備隊頗顯兵力不足。 當需要向前沿派出增援分隊時, 不得不臨時抽調人員逐次補充, 致使作戰建制零亂, 影響了指揮和協同。 而且臨時抽調的人員對前沿陣地的敵情、地形不了解, 行動不夠迅速有力, 也增加了戰斗傷亡, 延長了戰斗時間。

第四個問題是戰斗期間指揮員略顯急躁,

把握反沖擊時機不夠沉著。 7月12日凌晨戰斗打響后, 我方接連丟失了5個前沿陣地(102號、138號、150號、142號、169號陣地, 其中142號陣地丟失表面陣地), 均在步兵119團防區。 指揮員恢復陣地心切, 很快組織增援分隊出擊, 但途中遭到越軍炮火封鎖, 進展緩慢, 傷亡較大。 直到下午, 越軍被我炮火殺傷嚴重, 攻勢乏力后, 我增援分隊再次出擊, 行動比較順利, 先后收復了4個陣地(僅138號陣地沒有收復, 后被接替輪戰的我第1軍部隊收復)。 如果當時指揮員能更加沉著一些, 先用炮火大量消耗敵人, 同時積極組織增援兵力, 等越軍的攻勢弱下去后再出擊, 可能會減少一些傷亡。

第五個問題是我方工事不夠堅固, 抗打擊能力弱。 這次反撲越軍集結了14個炮兵營,有76毫米以上火炮180余門,開戰后火力猛烈,對我方陣地破壞很大。特別是那拉前沿陣地,我方工事被毀達70%至90%,削弱了防御能力,增大了部隊傷亡。這也暴露出了我軍前沿陣地態勢惡劣,一直處于越軍火力瞰制之下,難以有效構建堅固陣地的困境。從戰略上說,到底需不需要一定堅守這樣不好守的陣地,也應該引起反思。

總結了上邊五個問題后,結論也就很明顯了。越軍要想取勝,或是獲得一定戰果的唯一機會,就是在那拉方向加強兵力火力連續猛攻,趁我軍丟失前沿陣地措手不及之機迅速擴大戰果,形成中間突破之勢。在主攻那拉的同時,兩翼的牽制性攻擊也要緊密配合,以分散我兵力炮火力量,造成我方全線緊張。

然而呢,越軍在那拉方向只使用了一個加強步兵團,雖然對我軍的一個加強營陣地形成了兵力優勢,但不具有絕對優勢。在我軍炮火攔截之下,越軍不得不采取添油增兵的方式,這又削弱了兵力上的優勢。如果在這個方向能再加上一個步兵團,抓住戰斗打響后我方被動的有利空隙并力猛攻,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而且越軍暴露了大兵團作戰能力弱的問題,組織協同很不利,四個方向的攻擊沒有同時發起,你打我不打,用兵上也是逐步添油,力度不夠,這就給了我軍以喘息之機,能夠調整部署及時加強防線的薄弱處。

上述幾個因素結合起來,越軍的唯一機會也就失去了。而“7.12大戰”的結果,也奠定了老山作戰的基本格局,越軍再難以撼動我軍的鋼鐵防線,只能胸懷不忿曠日持久一直拖下去。

這次反撲越軍集結了14個炮兵營,有76毫米以上火炮180余門,開戰后火力猛烈,對我方陣地破壞很大。特別是那拉前沿陣地,我方工事被毀達70%至90%,削弱了防御能力,增大了部隊傷亡。這也暴露出了我軍前沿陣地態勢惡劣,一直處于越軍火力瞰制之下,難以有效構建堅固陣地的困境。從戰略上說,到底需不需要一定堅守這樣不好守的陣地,也應該引起反思。

總結了上邊五個問題后,結論也就很明顯了。越軍要想取勝,或是獲得一定戰果的唯一機會,就是在那拉方向加強兵力火力連續猛攻,趁我軍丟失前沿陣地措手不及之機迅速擴大戰果,形成中間突破之勢。在主攻那拉的同時,兩翼的牽制性攻擊也要緊密配合,以分散我兵力炮火力量,造成我方全線緊張。

然而呢,越軍在那拉方向只使用了一個加強步兵團,雖然對我軍的一個加強營陣地形成了兵力優勢,但不具有絕對優勢。在我軍炮火攔截之下,越軍不得不采取添油增兵的方式,這又削弱了兵力上的優勢。如果在這個方向能再加上一個步兵團,抓住戰斗打響后我方被動的有利空隙并力猛攻,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而且越軍暴露了大兵團作戰能力弱的問題,組織協同很不利,四個方向的攻擊沒有同時發起,你打我不打,用兵上也是逐步添油,力度不夠,這就給了我軍以喘息之機,能夠調整部署及時加強防線的薄弱處。

上述幾個因素結合起來,越軍的唯一機會也就失去了。而“7.12大戰”的結果,也奠定了老山作戰的基本格局,越軍再難以撼動我軍的鋼鐵防線,只能胸懷不忿曠日持久一直拖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