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高氧水150元一瓶,青海景区现天价水!“天价”背后,监管执行何在?

近日有網友爆料在青海景區遭遇了天價“高氧水”, 是網購價格的6倍。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 青海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早在6月份就發布了關于取締湟源縣小高陵等地出售富氧水購物場所的通知, 但在此之后的7月份, 依然可見天價 高氧水, 這背后的監管執行的不到位令人深思。

150元的天價高氧水

10日晚, 網友爆料到青海旅游, 當大巴車到達湟源縣休息時, 幾個身穿白大褂的人上車以每瓶150元的價格叫賣“高氧水”, 并聲稱可以預防高原反應。

雖然對價格有所懷疑, 但是為以防萬一, 還是有游客購買了所謂的”高氧水,

但在搜索后發現同樣品牌的“高氧水”網上售價僅為25元一瓶。

事實上, 高氧水不僅沒有補氧的科學依據, 而且根據2014年12月31日國家衛計委頒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下稱新國標)的相關規定, 高氧水、小分子水等主打概念牌的包裝飲用水名稱今后或將退出市場。

新國標明確規定:當包裝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時, 應在產品名稱的鄰近位置標示“添加食品添加劑用于調節口味”等類似字樣。 包裝飲用水名稱應當真實、科學, 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干種成分來命名包裝飲用水。

也就是說, 飲用“高氧水”預防高原反應, 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有研究機構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 在常人中以20位成年男子為實驗對象,

10名受試者每日引用1.5L高含氧水, 另10名則引用未處理的日常水, 2周后, 針對運動強度、心跳數、呼吸交換率與血液中乳酸含量做測試, 結果同樣證明, 高氧水一點用都沒有。

面對高反, 目前已知的得到科學認證的唯一有效緩解高反的特效方案就是吸氧, 高反的主要癥狀就是因為人的身體缺氧導致的一些列癥狀, 補充氧氣后能第一時間緩解高原反應。 除此以外, 還有一些抗高反藥物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均可有效解決高反癥狀。

旅游部門要求取締關停

地方政府僅以罰款了事

沒有科學依據的高氧水, 卻在景區周邊如此明目張膽的天價出售, 絕非短期行為, 有媒體報道稱, 這種高氧水自2014年就開始在該地區售賣, 當時售價就已是150元。

對此, 當地監管部門不可能不知。 據中新網記者調查發現, 對湟源縣小高陵地區高價出售“高氧水”一事, 西寧市旅游局早在6月25日就接到青海省旅游發展委員會關于取締湟源縣小高陵等地出售富氧水購物場所的通知。

6月28日, 西寧市旅游局向湟源縣政府下發督辦通知。 通知稱, 150元的“富氧水”造成大量游客投訴, 湟源縣政府要對湟源縣境內購物場所涉嫌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游客高價購物造成投訴量居高不下進行普查。 同時對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場所一律關停整改并作出處罰。

隨后湟源縣政府對督辦予以回應稱, 對4家供氧站分別進行了5000元的處罰。 但在湟源縣的督辦回復中并未按省市旅游部門要求予以取締或關停,

而是僅做罰款了事。

虛假宣傳、誘導游客高價購物、擾亂當地市場經濟秩序, 僅以罰款了事, 這側面反映出當地政府在此事件上的不重視。

對于有明確取締或關閉通知指令, 當地政府僅以5000元罰款了事, 這對于售價高達150元的高氧水售賣者而言, 也無非是30幾瓶水的價錢。

政策到位, 執行卻缺位, 這在許多地方旅游市場上并不少見。 這或許也是許多地方旅游亂象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

旅游部門將發布二次督辦通知

并對湟源縣政府進行問責

對于關于此爆料, 西寧市旅游局質量監督處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目前尚不確定時間發生時間, 如果網曝高價出售“高氧水”時間發生在7月5日以后,

則表明市場亂象出現了反彈, 只罰款而未要求商戶停業整改是地方政府督辦不利。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 7月11日, 西寧市旅游部門會下發二次督辦通知, 并表示會對湟源縣政府進行問責。

對于旅游亂象的整治, 對于旅游部門而言, 不應只是發布通知, 更應該監督執行進度。 否則, 只有方案, 沒有改進變化, 當地的旅游亂象依然滅有辦法得到改善, 當地的旅游經濟自然也不會有好的轉變。

對于旅游亂象的發現與整治, 也要有堅定的態度與決心。 旅游亂象對于當地旅游經濟的影響有目共睹, 從曾經紅極一時的云南麗江旅游到東北雪鄉, 都因多種旅游亂象而跌到谷底, 元氣大傷。

“天價”成旅游亂象爆紅點

每年, 都有景區亂象爆出, 而在眾多的旅游亂象中,涉及高物價的旅游亂象成為新聞爆點,就連高鐵上的盒飯以及機場里的高價面條都沒有逃脫這個規律,有的新聞點甚至成了人人皆懂的專用詞。

如2012年的三亞天價海鮮、2015年的青島大蝦、2016年的哈爾濱天價魚、2017年張家界的天價旅游商品、2018年的雪鄉天價泡面等等。縱觀這幾年,景區及周邊爆出的天價餐飲、天價娛樂等新聞不斷。其實,在許多網友的評論中可以看出,當下人們對于景區物價略高于日常物價的現象大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景區運營也存在成本問題,此外,物有所值的天價消費,也是理解的。但是貴也要貴的標準,并非可以一味的高,高的離譜就過分了。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景區爆出的天價新聞不斷,但是在處理上更多的是呈現了“打地鼠”現象,出現一例處理一例,并沒有發揮本應具有的“殺雞儆猴”的效應。一旦天價宰客新聞曝光,在很大程度上會對一個景區、一個地方聲譽和形象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提醒當地旅游管理者、經營者等不要只重視短期的紅利收割。建立平穩有序的旅游環境才是獲得長期紅利的最有效方式。

文 | 王真真

編輯 | 王真真

部分信息來源中新網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游新聞(ID:xjblvyou)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而在眾多的旅游亂象中,涉及高物價的旅游亂象成為新聞爆點,就連高鐵上的盒飯以及機場里的高價面條都沒有逃脫這個規律,有的新聞點甚至成了人人皆懂的專用詞。

如2012年的三亞天價海鮮、2015年的青島大蝦、2016年的哈爾濱天價魚、2017年張家界的天價旅游商品、2018年的雪鄉天價泡面等等。縱觀這幾年,景區及周邊爆出的天價餐飲、天價娛樂等新聞不斷。其實,在許多網友的評論中可以看出,當下人們對于景區物價略高于日常物價的現象大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景區運營也存在成本問題,此外,物有所值的天價消費,也是理解的。但是貴也要貴的標準,并非可以一味的高,高的離譜就過分了。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景區爆出的天價新聞不斷,但是在處理上更多的是呈現了“打地鼠”現象,出現一例處理一例,并沒有發揮本應具有的“殺雞儆猴”的效應。一旦天價宰客新聞曝光,在很大程度上會對一個景區、一個地方聲譽和形象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提醒當地旅游管理者、經營者等不要只重視短期的紅利收割。建立平穩有序的旅游環境才是獲得長期紅利的最有效方式。

文 | 王真真

編輯 | 王真真

部分信息來源中新網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游新聞(ID:xjblvyou)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