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港交所的锣为谁而鸣

我們之前說上市很近、上岸很遠。 可是現在我們大概不能有那么高的要求了, 能不能“上岸”先不說, 至少要先“上船”才有機會。

——馨金融

洪偌馨/文

1

最近一段時間新經濟公司扎堆上市, 被港交所天天刷屏已經沒什么可奇怪的。 但是今天看到一條新聞, 還是忍不住笑了。

因為8家公司同時IPO, 港交所的鑼!不!夠!用!了!

最后的敲鐘儀式, 只能兩家公司共用一個鑼。 而且仔細一看, 四個鑼的大小尺寸都不一樣, 看來是真不夠用了

忍不住想起香港的餐廳經常拼桌, 現在上市都可以“拼鑼”了, 果然共享經濟拯救世界。

讓我們記住這八家公司的名字:

指尖悅動控股有限公司

映客互娛有限公司

英恒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齊屹科技(開曼)有限公司

弘陽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天立教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人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恒偉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這八家公司里, 有一家主營業務是手表, 一家做房地產, 還有一家做鋼筋的。 剩下的五家都可以算作新經濟公司——兩家互聯網公司, 兩家與大文娛相關, 還有一家主營車聯網。 從這個比例來看, 新經濟很快就要撐起港股市場的半邊天了。

據說為了不打架, 港交所對每家公司的拍照時間都做出了限制, 因為攝影師也不!夠!用!

回想下幾天前小米的IPO, 待遇差別也是有點大。 據說雷老板敲的那口鑼是港交所最大的一個,

重達200公斤, 造價30萬。

按照今天這個勢頭, 港交所明明應該多做幾個小一點的鑼, 這樣既能滿足數量, 大廳里也可以放下。

8家公司同時上市雖然空前, 但不一定絕后啊, 如果未來數量更多, 港交所剛剛翻新的上市大廳恐怕都要重建。

2

距離那篇《新經濟企業扎堆上市》(傳送門:氣氛有些不尋常)才不過兩周時間, 無論是在境外市場還是A股, 中國的新經濟公司們面對的情況都不容樂觀。

自今年2月創下33484點的新高以來, 恒生指數截至7月11日已累計下跌15.4%。 其中近一個月, 恒生指數就下跌了8.7%。 數據顯示, 今年4月, 單月南下資金首次出現了全月凈流出;而到了6月, 多支反向產品凈流入交易額創下上市以來新高, 市場看空情緒高漲。

事實上, 盡管今年在港交所完成IPO的企業數量創下歷年來新高, 但是按照他們的股價表現, 市場給出的反應一點都不讓人感到奇怪。 Wind數據顯示, 截至7月4日, 在港股新增上市的100家企業中, 75家企業存在破發現象, 破發率高達75%。

遠的不提, 剛剛上市的小米雖然將發行價定在了價格區間的下限, 也難逃開盤破發魔咒。 從近期上市的這些企業來看, 恐怕只有今天將發行價定在3.85港元、PE不足10倍的映客在上市當日股價大幅上漲, 不過這個估值到底“流血”到何種程度, 可能也只有投資者自己知道了。

相比之下, 美股市場上的中概股們情況也并沒有讓人樂觀。 從上周五開始, 拍拍貸兩個交易日內股價下挫16.94%;信而富股價一度跌至不足2美元,

市值僅1.33億美元;而二手車電商第一股優信, 上市才半個月, 市值已經縮水近三分之一。

而A股市場所謂的新經濟獨角獸同樣未能幸免, 工業富聯登陸A股一個月, 股價已從巔峰時期的26元跌至不足18元, 市值同樣被削去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 這些慘痛的現實都阻擋不了企業上市的步伐。 原因我們之前討論過, 簡單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

上市窗口不會永遠開放, 錯過了這個周期, 很多公司在目前這種惡劣的外部環境下大概很難熬到下個周期。

一級市場融資難, 成為上市企業的融資渠道要比非上市企業多得多, 尤其是對于尚未盈利的企業, 這是熬過資本寒冬的最后機會。

受資管新規影響, 金融市場持續緊縮, 債市違約頻頻且發債越來越難,

市場上的資金整體都在減少, 所以這確實不再是資金流向哪里的問題, 而是有沒有資金的問題。

這種環境下, 任何一個可以獲得資金的渠道都是極其珍貴的。 甚至有一種說法是, 這一輪新經濟股上市幕后的最大贏家——騰訊, 之所以樂于看到投資的公司上市, 包括自己旗下的騰訊音樂也已經分拆準備IPO, 無非為了屯糧過冬。

我們之前說上市很近、上岸很遠。 可是現在我們大概不能有那么高的要求了, 能不能“上岸”先不說, 至少要先“上船”才有機會。

3

最近, 有不少創業者和金融圈朋友跟我大吐苦水。 資本市場動蕩不安、債市違約頻頻、P2P暴雷不斷……立于危墻之下, 沒人能夠全身而退。

更重要的是, 由此引發的擠兌、踩踏等連鎖反應, 讓越來越多原本經營正常的企業也壓力陡增。畢竟,個體再強大也難敵大勢。

對于這些新經濟企業來說,能上市總算是邁過了一道關卡,又續上了一段命,后面還有翻盤的可能。

By the way 我也來香港湊熱鬧了,近距離圍觀“上市潮”。送上一張剛拍的照片,見證了香港百年金融風云的維港,還是那么美。


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你我都該珍惜原創的價值,相信優質內容的力量。

轉載請注明來源、微信號及作者

讓越來越多原本經營正常的企業也壓力陡增。畢竟,個體再強大也難敵大勢。

對于這些新經濟企業來說,能上市總算是邁過了一道關卡,又續上了一段命,后面還有翻盤的可能。

By the way 我也來香港湊熱鬧了,近距離圍觀“上市潮”。送上一張剛拍的照片,見證了香港百年金融風云的維港,還是那么美。


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你我都該珍惜原創的價值,相信優質內容的力量。

轉載請注明來源、微信號及作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