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拼多多闹着要上市,但它的盈利方式居然是靠罚款?

最近幾天, 科技圈和金融圈最火的一條新聞非“拼多多計劃上市”莫屬, 這家誕生僅三年的公司, 如今已經可以與老牌電商平臺平起平坐了。

月活用戶1.6億, 人均消費673元人民幣, 達成這樣成就的公司, 卻僅有1159名員工, 員工平均年齡也僅有26歲。

在前期, 拼多多顯然未能摒棄傳統互聯網公司的“燒錢”模式, 但是, 錢沒有白燒, 鋪天蓋地的廣告帶來了大量的用戶和商鋪的涌入——流量由此產生。

隨著淘寶上線“特價版”、京東開始“拼購節”, 傳統電商大佬對于拼多多的擠壓態勢已經凸顯。 于是, 不論是圈錢也好、割韭菜也罷,

拼多多上市勢在必行!

那么問題就來了, 拼多多這個在大眾眼里只會“燒錢”的企業, 又是如何實現盈利的呢?

固然, 借助商家在平臺投放廣告、現金流理財等等傳統方法都是有的——但是單靠這些把戲是無法迅速地把燒掉的錢賺回來的。

所以拼多多盈利的大頭是——罰款。 對, 罰款!與京東、淘寶等平臺相比, 拼多多的入駐門檻十分低:一般的保證金為1000-2000元, 極個別種類為10000元。 流量大、門檻低, 拼多多靠著這兩點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入駐。 然后……以為占了便宜的商家就哭了, 因為他們萬萬想不到, 回復率低會導致營業款被扣, 要繳納罰款;48小時內未發貨一單罰3元;申請缺貨一單罰5元;沒有物流跟蹤記錄一單罰15元……對于許多小賣家來說“賺得沒有虧得多”已經是常態,

而動輒凍結貨款也上許多人幾乎傾家蕩產。

對于這種盈利方式, 大家怎么看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