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三国十大名人留下的著名遗言,周瑜的家喻户晓,刘备的走进教科书

俗話說, “鳥之將死, 其鳴也哀;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 但是讀過《三國演義》之后, 我們卻會發現, 事實好像并非如此, 不同性格的人物, 臨終遺言, 也各有各的風格。 例如, 周瑜爭強好勝, 臨終前也不忘比較;劉備“長厚似偽”, 臨終遺言也保持了一慣的風格;魏延狂妄, 死到臨頭, 依舊自認為天下無敵, 等等。 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 演義中最著名的十句遺言, 體會一下, 當時那些名人, 在留下這些遺言時的心情。

一、最可笑的遺言——董卓

董卓原本在西涼擁兵自重, 后來何進為了誅盡宦官, 引董卓入京, 結果在董卓到達京城之前,

他便因為事敗, 被宦官誅殺。 因此, 董卓入京之后, 沒有人可以牽制, 逐漸把持朝政, 廢立皇帝, 成為了一代權臣。 更可恨的是, 他殘暴不仁, 為了排除異己, 不惜迫害忠良。 于是, 為了誅滅他, 曹操發布了討賊檄文, 聚齊十八路諸侯, 想要討伐他, 事敗之后司徒王允設連環計, 導致董卓的義子呂布, 與董卓反目, 并暗中聯絡呂布, 擊殺董卓。

可惜, 董卓并不知道, 呂布早就背叛了他, 因此當王允等人要動手的時候, 他驚慌失措, 大喊:“吾兒奉先何在?”結果呂布只回了他一句話——“奉旨討賊”, 于是董卓的遺言, 徹底變成了一個笑話。

二、最狂妄的遺言——魏延

在演義中, 魏延原本是襄陽的一員小將, 后來先投韓玄, 后降劉備, 被諸葛亮稱之為腦后有反骨的小人。

諸葛亮的確沒有說錯, 第五次北伐的時候, 諸葛亮剛剛去世, 他便萌生了降魏的想法, 后來又打算擁兵自立, 甚至想要火并由楊儀等人率領的大軍。 這個時候, 楊儀按照諸葛亮留下的妙計, 對魏延說, 你敢不敢大喊三聲“誰敢殺我”, 魏延本就非常逢傲, 聽完此言后, 立刻大喊“誰敢殺我”, 可是此言卻成了他的臨終遺言。 單看這句話, 不可謂不狂妄, 可是他剛剛喊完, 便被馬岱取了首級, 卻又讓他變復非常可笑。

三、最諷刺的遺言——呂布

呂布是演義中, 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 就算同時面對關羽和張飛, 他也不落下風, 再加一個劉備, 他也能全身而退。 但是, 因為他本身有勇無謀, 最終還是遭到了曹操的擒殺, 命殞白門樓。

在被縊死之前, 他曾求劉備為自己說好話, 但是劉備卻選擇了落井下石。 這個時候, 他喊出了一生中, 最后一句話——“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當初袁術與劉備開戰, 當劉備不能支撐的時候, 的確是他轅門射戟, 為其化解了危機。 但是劉備之所以撐不下去,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就是徐州的丟失, 而趁機搶走徐州的, 不是別人, 正是他自己。

只能記住自己對別人的好, 卻不記得自己對別人的背叛與傷害, 呂布的遺言, 不可謂不諷刺, 他的自私, 也展露無遺。

四、最多疑的遺言——曹操

曹操是一代梟雄, 最被人詬病的特點是奸詐, 最廣為人知的特點, 卻是多疑, 例如他為了防止, 別人在他睡覺之時謀害他, 故意裝睡, 擊殺為了蓋被子的侍衛,

聲稱自己好夢中殺人等。 他的臨終遺言, 也秉承了這一風格——“勿令后人知吾葬處, 恐為人所掘故也。 ”于是, 有了七十二疑冢。

五、最靈驗的遺言——龐統

像諸葛亮等人, 會夜觀天象, 可以提前料到自己的死期;曹操被冤魂索命, 自知時日無多;劉備病重, 提前托孤;田豐分析了袁紹的心理, 自知必死無疑等, 都不值得驚訝, 他們預料到自己的死亡, 也不算靈驗。 但是有一個謀士, 僅憑一個地名, 便料到了自己的死亡, 卻不得不令人驚訝, 這個人不是別人, 正是鳳雛龐統——他攻打雒城的時候, 路過落鳳坡, 說道:“吾道號鳳雛, 此處名落鳳坡, 不利于吾。 ”結果真的誤中埋伏, 死于了亂箭之下。

六、最有教育意義的遺言——劉備

劉備一向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

有人認為他真的仁慈, 有人則認為, 他虛偽無比。 不管如何說, 他的臨終遺言, 非常具有教育意義, 卻是不爭的事實——“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不同于前面幾句, 此言不是羅貫中為其編造的, 而是真的被記載于史料中。 另外, 這句話早已走進了中小學教科書, 成為了千古名言。

七、最悲憤的遺言——周瑜

在演義中, 周瑜的形象并不好, 他嫉賢妒能, 而且小肚雞腸, 在江東與劉備結成盟友的情況下, 卻一直打算置諸葛亮于死地。 只不過, 諸葛亮總是技高一籌, 或四斤撥千兩, 或讓他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最后更是將其生生氣死。 而周瑜直到臨終, 也沒有解開心結, 悲呼“既生瑜, 何生亮。 ”雖說他一直與諸葛亮爭斗, 讓很多讀者不爽, 但是如果我們細讀小說,就會發現,其實他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江東,而他努力良久,卻至死沒有占到便宜,也著急令人心疼,這六個字中,表達了他濃烈的悲憤之情。

八、最悲壯的遺言——張任

在那個亂世中,有人悲憤而逝,有些則悲壯不已。例如蜀將張任,他是劉璋的屬下,能力非常卓越,諸葛亮想要生擒他,竟需要出動近十員名將,并以自己為誘餌;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更是死于他的埋伏之下。而他不僅智勇雙全,還頗為忠義,因此他被生擒之后,一心求死,留下了一句極為悲壯的遺言——“忠臣豈肯事二主乎?”

九、最堅決的遺言——陳宮

被生擒之后,一心求死之人,并不僅是張任,還有一個謀士,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這個人就是最初因曹操奸詐,背棄曹操的陳宮。當初曹操擒殺呂布,卻打算留他性命,甚至提出他的母親、妻小,想讓他生出留戀之情。可是陳宮早已下定決心,于是留下了一句非常堅決的遺言,讓曹操再也無法挽留——“吾身即被擒,請即就戮,并無掛念。”

十:最有責任心的遺言——諸葛亮

提到諸葛亮,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八個字,此言的確足以概括諸葛亮的一生,演義中,他的臨終遺言,更是將他的這一品質,展現的淋漓盡致——當時他并沒有為自己悲哀,而是想著蜀漢的未來,痛恨自己出師未捷便要撒手人寰,于是只留下了一句“我識破國家之大事也。”這大約是整部作品中,最具有責任心的一句遺言了。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但是如果我們細讀小說,就會發現,其實他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江東,而他努力良久,卻至死沒有占到便宜,也著急令人心疼,這六個字中,表達了他濃烈的悲憤之情。

八、最悲壯的遺言——張任

在那個亂世中,有人悲憤而逝,有些則悲壯不已。例如蜀將張任,他是劉璋的屬下,能力非常卓越,諸葛亮想要生擒他,竟需要出動近十員名將,并以自己為誘餌;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更是死于他的埋伏之下。而他不僅智勇雙全,還頗為忠義,因此他被生擒之后,一心求死,留下了一句極為悲壯的遺言——“忠臣豈肯事二主乎?”

九、最堅決的遺言——陳宮

被生擒之后,一心求死之人,并不僅是張任,還有一個謀士,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這個人就是最初因曹操奸詐,背棄曹操的陳宮。當初曹操擒殺呂布,卻打算留他性命,甚至提出他的母親、妻小,想讓他生出留戀之情。可是陳宮早已下定決心,于是留下了一句非常堅決的遺言,讓曹操再也無法挽留——“吾身即被擒,請即就戮,并無掛念。”

十:最有責任心的遺言——諸葛亮

提到諸葛亮,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八個字,此言的確足以概括諸葛亮的一生,演義中,他的臨終遺言,更是將他的這一品質,展現的淋漓盡致——當時他并沒有為自己悲哀,而是想著蜀漢的未來,痛恨自己出師未捷便要撒手人寰,于是只留下了一句“我識破國家之大事也。”這大約是整部作品中,最具有責任心的一句遺言了。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